作者:望 海 @ 2000-11-16
恋人梦演义
第一回 龙榻汉王梦美女
且说越州地方,有一位太守,姓王名忠,乃本京人氏,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夫人姚氏,年俱
半百,膝下无子,只生一女,取名皓月,又叫昭君,生得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女工针
凿,自不必说,且精通翰墨,又善暴音律,父母爱如掌上明珠,不肯思轻易议婚,所以昭君年已十
七,尚待字闺中。
那年八月中秋佳节,一家同坐饮酒赏月,但见一天月色,照得如同白昼,令人心旷神怡,昭君
多饮了两杯,有些醉意,拜辞双亲,先进香闺,和衣上床,朦胧睡去,是夜偶得一奇梦,兆她一生
的奇缘。就是当今汉天子,也于此夜睡龙床,梦见芍药阶剪、太湖石畔,有一窈窕女子,冉冉而
来,生得:
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
汉王见此美貌女子,就是三宫六院,也找不出这个绝色来,由不得浑身酥软,心中沉醉,急急
抢步向 前,把美人的袖子扯住,问道:“美人家居何处,姓什名谁,青春多少,可曾婚聘?”那女
子回道:“奴家家住越州,姓王名嫱,乳名皓月昭君,年方十七,尚未适人。”汉王听说大喜,叫
声:“美人,孤只有正宫林后,东宫张后,西宫尚缺妃子,孤欲把美人选进西宫,以伴寡人,不知
美人意下如何?”那女子道:“只怕奴家没福,若万岁不嫌奴容颜丑陋,可到越州召取奴家便
了。”汉王见她依允,此刻春情难销,便叫声:“美人,既蒙你怜爱寡人,怎奈水远山遥,一时难以
见面,今夜且赴佳期去罢。”说着要来搂抱美人。那女子被汉王纠缠不过,心生一计,便叫:“陛下
放手,后面有内侍来了。”哄得天子回头一看,她就用力把汉王一推,汉王叫声“不好!”一交跌
倒,惊醒在地。
第二回 戚府公子风流梦
戚友先回至书房,回想刚才放风筝之情境,不由觉得十分丧气。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刚刚拿起
书本,便伏在桌上睡着了。
朦胧之际,见他的时面有一位貌似天仙,容似嫦娥的美女子,频频向他招手,戚友先一见,欢
喜若狂,不由春心欲动,恰如雄蜂见了花粉,不加多思,便急步赶到少女跟前伸手拉信住她那娇嫩
的玉腕。戚友先问她家姓啥名谁。她说是詹府小姐。之后,二人又恩恩爱爱地谈了一席又一席的知
心话儿。戚友先见少女之言出自真诚,禁不住心猿意马,欲待与小姐成其美事。小姐见此正色说
道:“终身大事,不可 鲁莽,必须回去言明父母,明媒正取才行。”后来,戚友先告于父知,托人
牵了红线。择选吉日,成其姻缘。
花烛之夜,戚友先高兴无比,众宾朋离席之后,他急忙来至新娘跟前欲揭去头巾,再饱眼福,
方一抬手,只听“啪”的一声,戚友先从梦中惊醒,睁眼看时,原来是手中的书落到了地上。
第三回 隋炀帝意马难拴
一日,隋炀帝杨广同众美女说说笑笑,饮酒作乐,遂放量雄饮,才吃得十数杯,便俯伏在龙案
上昏昏沉沉地睡去了。朦朦胧胧之间,忽梦见一个美女,生得梨花容貌,杨腰枝,袅袅婷婷的走到
他面前说道:“妾邯郸女也。见陛下独处凄凉,愿荐枕席。”炀帝大喜道:“美人素下识面,何多情
若此,其妙人也。”慌忙抱到床上,将衣带松开,露出一身白雪般的肌肤。炀帝看了欲火如焚,随
将身跃上狂逞起来。不料用力太猛,那美人禁当不起,忽娇啼一声,尽力将炀帝往上推,炀帝不曾
防备,连忙将双手去撑,撑了一个空,忽然惊醒,几乎将龙案推倒。众黄门见炀帝梦惊,慌忙上前
扶定。炀帝定了定神,追想梦中女了,甚是懊悔。然此时情兴已放,引得满腔怒火,犹如烈焰一
般,如何按纳得住?忽然抬头见一个小黄门站在面前,虽只有十七岁,倒生提唇红齿白,有几分俊
俏,怎见得?有诗为证:
妙年同小史,姝貌似朝霞,慢道非佳丽,风流实可夸。
第四回 梦情人巫山云雨
北宋政和年间,河北东路一代有位小有名气的贾商,姓张名源,卓号张大户,是寻花问柳的行
家。一旦听说哪有姿色的女子,不惜重金买回来占其所有。其家中有位姿色丰盛的小姐,名叫潘金
莲,大户为享春福,在一天黑夜带领贴身小厮来至金莲屋中。室内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可金
莲那细微的呼吸声和安然的梦呓声以及她那青春的身躯体所发出的馨香,却引导着张大户,一步一
步向床边走去。
金莲确实睡得很香甜。如果能看清她的面孔的话,那上边一定带着少女所特有的怡然悦人的微
笑。因为在这一忽儿,她正在做着一场美梦,象这样的梦他还是第一次做过。
是在一片小树林里,就象她的同床姐妹玉莲向她的小树林一模一样,天上悬着一轮明月,地上
月光溶溶……啊,只是没有噪人的蛙声,四处静悄悄的,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声。一个男人站在她的面
前,不象大宝那样粗粗壮壮的,而是一个白净脸儿,细高条儿,文文弱的书生。那相貌怎看怎顺
眼,真是王母娘娘所说的如意郎君哪!她看出他对她非常钟情,可就是规规矩矩的,不敢越雷池一
步。金莲心里想:瞧他,怎么还不如大宝呢?她希望得到他的一个令人销魂的吻。可他就是不敢。
金莲本是个急性子的人,加上心情激越,就主动上去,把滚烫的嘴唇送过去。他好象终于明白了什
么,一下把金莲抱住,狂热地吻她,并趁机把她推倒,压在她身上。金莲觉得喘不过气而来。她憋
得难受,不由得伸手推他,可怎么也推不动他。她想喊,但嘴巴仿佛被什么堵住,又喊不出。“咯
登”一下,梦醒了。
她睁开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嘴仍然被什么堵住,说不出话来。身上负着重压,象一座山似
的沉重。她不由地吃了一惊,残留的梦的回忆全部消失了,使她清醒地回到现实中来,于是,她发
现了一双绿莹莹的眼睛离她只有一寸远!就凭这双眼睛,她就知道压在她身上的是张大户。
金莲发现了张大户后,为了保持自身清洁,不顾一切高喊救命,喊声惊动了乡临,可惜张大千
的一场好梦如同泡影一样,履灭了。后来张大户为消心中之气把她卖给了当地丑得出了名的武大
郎。
第五回 张生梦得莺莺情
花艳粉香招蜂采,美女貌容若人爱。莺莺由于长居寺中,她的文才美貌 就传扬开了。张生离
了寺院,行了三十里,来到草桥,这时天已黑了,便找了个小店住下。他晚饭没吃,倒头便睡。他
想,昨夜还是翠被香浓,今晚却孤枕生寒,心里真不是滋味。许久都不能入睡,只听见虫声唧唧,
秋风飒飒,窗纸都被吹破了,这更增加了他的离别之愁。
他刚入睡,就做了一梦:莺莺趁老夫人和红娘都睡熟了,就私奔出城。她在荒郊旷野里,跑得
上气不接下气,高高低低,道路曲折,四野风来,左右乱踅。她好容易找到小店,敲门进来,说是
要和他同去京城。张生听罢,一把拽住莺莺的衣袖,说:“你真是我的好妻子。”莺莺说:“我为
您,顾不得路途遥远。”张生说:“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我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不图虚名,不羡
富贵,但愿生则同 ,死则同穴。”二人正在倾诉离情别绪,忽见一队士兵,手执火把,赶进来把
莺莺抢走了。张生在后面边追边喊:“莺莺……”一下惊醒过来,才知道原来是自已做了个梦。张生披
衣下床,打载门看,只见一天露气,满地霜花,晓星初上 残月犹明。
第六回 奇梦谪仙姻缘美
明嘉靖年间,山东沂水有一世家旧族弟子,名叫何式玉。父亲由两榜做了一任刑厅。后来致仕
回家,不幸与夫人相继去世。家业虽然不大,尚可温饱度日。这何式玉为人潇洒,狂放不羁,且生
平好奇,尚未婚娶。又见当时仕途倾险,遂无进取之念。寻常惟与几个好友往来,无非以诗酒琴剑
为乐。
这一日,从平日最初知的通家世弟史蒋士奇家赴席回来。时已薄暮,到得书斋,已觉微醉。呼
小僮烹茶来,吃了一杯,随宽衣解带欲就安寝,朦胧中忽觉睹背后似有行动之声,即回头看时,却
见一素袂女郎在后,手掠鬓鸦,嫣然微笑。何生蓦然看见,大吃一惊。及细看时,生得美丽动人,
光艳夺目。何生素有胆识,自思此女非狐即鬼。因定一定神,问道:“你是精是鬼?请实说无
访。”女郎笑道:“请问君郎,妾如是鬼,郎君可畏惧否?”何生道:“人鬼虽殊,其情则一。倘情有
所钟,生死以之,何惧之有?”且请问小娘子姓名来历?
女郎笑道:“妾实告君,我非狐鬼,乃谪仙也。只因有过,暂谪尘凡,与郎君有夙世之缘,故不避
嫌疑俯就。若不见弃,且与郎君有益。”何生大喜道:“小娘子真神仙中人,今自来此,只恐我无福
消受。纵然是鬼,亦当相恋,何况仙乎?”当时情兴勃然,随携手并肩,与之宽衣。只觉 肌香肤
滑,情荡神迷,互抱上床,极尽缱绻。何生从未入此温柔乡,而今真个销魂矣!因接颈问其住居眷
属,女郎道:“仙凡交接,大凡要有夙缘,方能会合,若便无缘,断难相强。至于信住居虽有,君
亦难到,问欲何为?”何生道:“闻得亦有狐属之类,假托仙名,与人为祟者,是何缘故?”女郎
道:“凡属精灵变幻惑人,亦常有之事,不足为怪。大抵缘至而合,缘尽而散。即或其人有夭折伤
亡之处,原是其人命尽禄绝,并非若辈之祟。再或其人凶狂淫乱,故使若辈促其伤亡。如武三思
辈,亦是数所使然。倘有人无故伤残若辈,自然也有报复之道。否则与人交接,有益于人处甚多。
若其人根基深固,福禄绵厚,则若辈更可益以厚福;若其福德浅薄,即与之因缘会合,亦不能强而
益之。”何生道:“据仙姊说来,与小生固属有缘,但恐我无福以当。将来究竟何以结局?”女郎沉
吟未答,似有欷欠叹息之意,良久乃言:“郎君此时,情意虽好,其中修短有数,不能预定。所虑
郎君福禄浅薄,恐有中变。然此时尚早,不必过计。”何生亦不复问。两个枕上欢娱,绸缪备至,
欢笑诉情。何生一觉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自此这女郎宵来昼去,终日不离。
第七回 离合悲欢皆是梦
自从张生和莺莺定亲之后,又被老夫人反悔,张生无可奈何,在红娘的帮助下,二人终成好
事,但没过多久,被老夫人发觉,立逼张生进京求取功名之后才能与莺莺成婚。
张生别了莺莺,上马登程。坐在马上,还是一步一回头的望着莺莺,直到看不见了,方才加上
一鞭,望着通京大道匆匆前进。
走了一程,天色已晚,就在草桥驿一处小店里住下。琴童吃过饭,一倒头便鼾鼾睡去。张生饭
也不吃,懒懒的和衣睡下。离情绮思,触绪纷来。正在胡思乱想,忽听外面有人叩门。唤琴童时,
再唤不醒,只得自已走去。开了门一看,哪知走进来的不是别人,却是莺莺。张生大惊,,怕门
道:“小姐,怎的独自一人走到这里来了?”莺莺倚在桌子上,掩着脸儿,只是哭泣,问了几回,一
声不发。张生方要走近前去,细细追问,忽见外面闯进一人,大喝道:“在这里了。好个不要脸的
贱人!怎么逃到了这里?快快跟我回去!”张生吃了一惊,却摸不着头脑,便喝问道:“你是何人?
怎么好管别人家的事情?”那人喝道:“你这穷酸相,还敢口强!我姓郑名恒,就是莺莺嫡亲丈夫!
我不管她,谁管她?你敢谋占人家妻室,叫你知道我的厉害!”说着,摩拳攘臂,直扑上来。张生
大惊,“哎哟”一声,连忙拉了莺莺向外逃走。哪知绊着门槛,扑地一跤。睁眼一看,却原是梦。推
窗一看,只见满地霜华,一天露气。晓星初上,残月犹明。正是:
离合悲欢都是梦,
笑啼歌哭总成痴。
第八回 夜梦表妹盗遗书
骏马西风冀北,杏花春为江南。
北国暮春三月,别具佳趣,另有风光。
清明节后的一天清早,冀北平原,蓟城北边的阳谷出上,有妹秦弄玉,于此会见,告别辞行。
久等不见,不由负手俳徊,引颈眺望。虽是朝霞未散,旭日初升,满山异花缤纷,却也无心观党
赏。
这少年名叫耿照,家住蓟城,是离金国京城“中都”不过百里的地方,蓟城沦陷已久。其父曾出
仕金朝,做过官员,因前年病逝,眼下只有老母在堂。他是官宦之后,文才武艺,出色当行,在本
城素注重视,之次偷赴江南,事关重大,携带着父亲的遗书。
原来,其父在金朝为官,并非贪图富贵,而是怀有孤臣孽子,效忠故土之心,他做金国军官的
十多年来,把金国的虚实打探得基为清楚,例如兵力布置的情况,政治上军事上有什么谋略,陷区
久义军有哪些可以联络等等,最机密的还是南宋有哪些私通金国的奸臣,把探听的这些都写下来,
在临死之前,留给夫人,并吩咐再过两三年,待儿子长大,武世也学全了,就要叫儿子将这份遗书
带到南宋去,找到可以倚靠的忠臣,呈给宋皇帝。他相信这份遗书,对于南宋的兴兵北伐,恢复河
山,定然大有帮助。为此耿照母亲竿千叮万嘱切不可泄漏行踪。
耿照久等不见表妹,不由心灰意冷。焦急之时,然想起前日所做之梦:
一日,他表妹在阳谷山中姻缘石下嬉戏,他们追逐蝴蝶,采撷野花,濯足山溪,朝霞染红了溪
水,碧波微漾,形成了七彩虹霓般回旋着的层层圈环,各式各样奇妙悦目的石子排在水底,如珍
珠、似翡翠、象宝石,堆成了水底宝藏。耿照跳进水中,拾起一颗最美的宝石,献给表妹,倾吐他
心中的情意。不料表妹忽然娇嗔,道:“这不是宝石,是假的。你把你对我的爱心比作宝石,你的
心也是假的。你的甜言蜜语,是天上的彩虹,美丽得很,却最易消散。总之,一切都是虚幻,地切
都是假的。你滚开!”突然,美丽的表妹,变成了狰狞的夜叉,一把撕裂他的衣裳。就抢他父亲的
遗书。他可以甘心受表妹嗔骂,但这份遗书却千千万万不可遗失,正急处耿照大叫一声醒来。
第九回 遇仙赐珠降佳人
却说这地方,有一大老,姓江名章,字鉴湖,是江淹二十代的玄孙,祖居于此。这江章少年登
弟,为官二十余年,曾做过少师。他因子嗣艰难,宦途无兴。江章又虑官高多险,激流勇退。到了
四十七岁上,遂乞休致仕,同夫人山氏回家,悠游林下,要做一位明哲保身之人。在朝为官时,山
氏夫人一夜忽得一梦,梦入天宫,仙女赐珠一粒,江夫人生下一个女儿。江章大喜,因夫人梦得而
生,逍取名蕊珠。这蕊珠小姐到了六七岁时,容光如洗,聪慧非凡。江章夫妻,视为掌上明珠,后
归闲居林下,便终日以教训女儿为事。这蕊珠小姐,一教即知。到了十一二岁,连文章俱作得可
观,至于诗词,出口皆有惊人之句。这蕊珠小姐十三岁,长得异常风流,娇姿堪画。江章见他长
成。每每留心择婿,必欲得才子配之方快,然一时不能有中意之人。
这日江章闲暇无事,带领小童,到兰渚之上,灵圯桥边,钓鱼为乐。恰好这日双星带着青云,
依着盘旋曲径,看那涓涓逝水。忽见一个老者垂钓,双星看了,将巾帻衣服一整,缓步上前,低声
地说道:“老先生钓鳌巨手,为何移情于此巨口之细鳞,无亦仿蹈海之遗乎?”那老者看见是一个人
物秀美、出口不凡的儒雅翩翩少年秀士,不胜欣喜,即命小童移过小杌,请他坐下,笑首说
道:“老夫年迈,已破浮云。今日千梦初回,借此适意,然意不在得鱼耳,何敢当足下过誉!”双星
道:“鱼爱香饵,人贪厚爵。今老先生看透机关,借此游戏,非高蹈而何?”江章笑道:“这种机
关,只可在功成名遂之后而为。吾观足下,英英俊颜,前程远大,因何不事芸窗,奔走道路,且负
剑携琴,而放诞于山水之间,不知何故?然而足下声音非东南吉士,家乡姓名,乞细一言,万勿隐
晦。”双星见问,忙打一恭,将自已家世及出游之因诉说一遍。原来老者是双星的父亲先前在朝做
官时的八拜订交的好朋友,双星即是他的仁侄。于是江章便将双星引至自已内,与全家人逐一相
见,双星一看江家小姐蕊珠如天仙一般,暗忖道:“怎的他家有此绝色佳人?”忙立起身来迎接。双
星连忙谦逊说 :“愚兄巴中远人,贤妹瑶台仙子,阆苑名姝,本不当趋近,今蒙久义父母二大人
叙出亲情,容双星以子礼拜见矣。因于贤妹有手足之谊,故不识进退,敢有一拜。”蕊珠小姐低低
说道:“小妹闺娃陋质,今日得识长兄,妹之幸也,应当拜识。”二人对拜了四拜。双星此时,心猿
意马,奔驰不定。然一片神情已站恋在小姐身上,无暇他顾。蕊珠小姐见双星亭亭皎皎,真可称玉
树风流,也不禁注目偷看。及坐了半晌。又见双星出神在已,辗转旁徨,恐其举止失措,遂辞了夫
人而去。双星远远望见竟痴呆在椅上,一声不做。过了一会儿,家人移桌,摆上酒肴,三人同席而
饮。饮完,江章就着人打扫东书院,作双星安歇之处。
到了次日,双星醒不,忙忙梳洗了,整衣入内室问安。江章夫妻见双星直进不,不禁满心欢
喜。江章说道:“你父亲与我是同年好友,你实实是我年家侄子,原该以伯侄称呼,但当时曾过继
了一番,又不是年侄,竟是父子了。”双星喜不自胜。
双星自在江家认了父子,便出入无人禁止,虽住在东书院,以读书为名却一心只思量着蕊珠小
姐。那蕊珠小姐,自见双星之后,见他少年清俊,儒雅风流,又似乎识窍多情,也未免默默动心。
自此,二人各揣一颗相互怀念之心,畅谈腹言,写诗互赠,共订终身,非她不娶,非他不嫁。后
来,双星中了头名状元,不踏前约,娶蕊珠入室,二人欢渡一生,白头到老,给后人留不了美谈。
第十回 金生落海芙蓉贬
晚上,孤灯一盏照着墙壁,蟋蟀凄凉和叫声回荡在室内,金生独坐静听,更觉形单影孤,十分
寂寞。不得已,铺开被躺下。头刚着枕头,立即进入梦乡。忽风一个仆人持着名帖径直走来,向金
生禀道:“某司马派坐骑来迎接你。”金生听后不由随来人同行。纵马疾驰,顷刻间已走了十几里,
远远望见一座衙署巍峨耸立,衙役侍卫垂手慰问。金生说 今天不幸落水,差点与你不得相见,今
日能到贵府,真是天幸。友人也为之叹息感慨。说;罢,见宴席已设在衙署左边的一个小室,室前
有花、木、池、石的胜景。当时木樨已盛开,香气袭人。酒至兴处,友人唤歌女出不助酒。四五个
歌女婷婷多姿地来到席前,其中有个身着绛纱衣裙的女子尤其若人喜爱。几个歌女都执壶捧杯,巡
环着劝金生饮酒。金生笑着对几个歌女道:“能不能听听你们的美妙歌声,一洗凡耳?你们唱一
曲,我就饮一杯,决不食言。”于是,几个歌女拨古筝,弹琵琶,吹笙箫,竟相演奏起来,所唱的
都不是人间曲调,吐字清晰,行腔自然,悠扬婉转,只觉得音脆如裂帛,响亮遏行云。金生听着这
美妙的音乐,不禁魂销心醉,情不自禁,急忙拉过那绛纱衣裳女子白衣般的手臂,举杯让她饮酒,
道:“且用这杯酒与金饼,酬谢你的歌声。”那穿绛纱衣裳的女子两颊泛起红晕,勉强饮了半杯。金
生道:“妙哉!”仰脖一饮,倒过一杯,一滴也不剩了。友人道:“这女子就是杜分司所要来的紫
云。你若看中了,就让她嫁给你吧!”金生起身致谢。
酒罢夜深,友人送金生到西堂休歇息。不一会儿,穿绛纱衣裳的女子盛状而至;此刻看她,更
觉妩媚。金生把她拥抱在膝上,细问她的家世和生平。这女子自姓秦,字丽娟,本是扬州人。父亲
也是个秀才,很早就去世了。因家中贫困,母亲不能守节,便嫁给了寻阳的一个茶商。那时她十八
岁,因无依无靠被卖到教坊,转辗漂零到这里。说罢,她泣不成声,不胜悲伤。金生百般劝慰,表
示一定要对司马说,娶这个女子为妾。女子这才舒展愁眉,施礼致谢。女子卸了妆上床,便与金生
同欢。不想正与这女同榻正香之时,忽然有个人破门直入,大声呼唤金生道:“快起来!快起来!
大火烧到窗户了。”金生从梦中惊醒,已看见房檐火焰环绕,便不及穿衣服奔出了屋。突然想起订
上还有美人,便返身掀被抱她出来,他横抱着一丝不挂的美人刚出了门,见火已烧到了床前,内衙
的数百间房屋顷刻已化为灰烬。被火烧伤手脚,烧焦了头发,奔跑扑救的,塞满了道。突然发现衙
旁空地处有许多人围聚在一起,赶过去一看,见是友人的眷属,那一群女子都在,一个个都是云鬓
蓬松,花容黯淡。见金生抱女而来,询知女子安然无恙,都来慰问,解下衣服给这美人穿上,簇拥
着美人而去。金生自思生不逢时,刚得了个美人便遇到这场浩劫,悲痛已极,放声大哭 这时,
金生忽觉有人拍他的肩道:“老兄又做美梦了吗?”回身四下看,发觉自己身在荒岛之上,不见一
人,只是游鱼成队,出没于烟波浩渺的大海而已。
第十一回 多情女子赠宝船
陶兰石,吴县知名人士。从小随着父亲在衙门里读书,研讨经籍,仿古作诗。父亲死后他寄居
在济南。兰石长大,温和深沉、风流倜傥,能作文章,尤善诗词,更精于钟鼎铭刻之学,凡是古书
彝鼎之类,他一看,立即就能辨别是真是假。年及弱冠,尚未婚配。别人问其个中缘故,他回答
说:“如果不是能通晓经史、美如桃李的,不屑和她结为夫妇。”
一天晚上,明月初升,月光如水。兰石无聊,打酒独饮。喝了一会儿,他有点醉,显出倦意,
就伏在桌子上打盹。
忽然,一个白胡子老仆拿着请帖来邀,请兰石尽快出发。兰石说:“素不相识,为何相请,大
概是误会了吧?”老仆说:“不是误会,您到那里,自然就知道了。”于是兰石随他到门外,已有人
揽马等候。兰石跨马蹬鞍,手握用丝编成的僵绳,促马而行,四蹄生风,快如闪电,很快到达一
地,院子巍峨,门匾写着“碧杜红蘅之馆。”兰石一到,就有门房引入,过几道门后,在门房止步、
击廊下铜鼓三下,马上有两外小丫环掀帘出迎。兰石进入里面,小院处处回廊,曲曲折折,最后到
一室,非常宽敞。里面满架藏书,抬头看横额,写着“秋畹庐”。
这时,兰石正想观看四壁书画,忽听宝玉佩饰的铿锵声已在门外响起,两个丫环上前说:“我
家姑娘拜见先生。”兰石斜眼一瞅,见一十五六岁模样的女郎,秀丽无双,娇态绝世,珊珊来到面
前,深深道个万福。兰石也长揖还礼。兰石入座,姑娘一旁站立,兰石说:“刚才看请帖,怀疑是
汉代有名的女豪杰,怎么会在人间呢?现在亲睹玉容,才知天下姓氏本来就有偶尔相同的情况。难
道是出于仰慕的原因吗?”姑娘说:“我用真实姓名,怕请先生不来,故耍个小花招儿。听说生喜欢
吟诗,愿成为你的女弟子,行吗?”兰石说:“我略懂点诗赋,对于此造诣不深,不敢妄自为
师。”姑娘说:“先生不必过谦,愿听教诲。”兰石于是详细讲述诗学源流,以及各代可以仿效学习
的名作。姑娘连连点头,并说:“金代诗风纤弱,元代诗歌境界狭小,明代诗自称复古,不过一时
模仿,也无可取。”兰石称赞说:“您慧心聪颖,离诗道不远了”刚要起身告辞,姑娘说:“请稍坐,
请先生来,自当敬一杯薄款待。”于是命仆人在水晶帘下设置宴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姑娘也
陪坐在旁。那两个丫环接连劝酒。酒过三巡,兰石怕喝醉失去常仪,停杯止饮。姑娘指着两个丫环
说:“这两个婢女都会唱新歌,可用清脆声音为先生助酒。”斟满一大环酒,两个丫环弹起琵琶,发
出优美歌声,一唱《湘姻曲》一唱《眉妩词》,宛转缠绵,真叫人情移心荡。兰石倍加赞赏,两个
婢女把酒斟在玉雕小船中,捧给兰石,兰石仔细看,玉质洁白无瑕,雕刻技术,鬼斧神工也难达
到。小船有十二帆,注满酒,帆一一张起,酒尽,帆又一一降下,大约容酒二斗,兰石推辞因酒量
小,不能脸胜任。姑娘说:“没关系,喝尽此酒,立即送先生回去。”兰石仍推说自己是个书生,素
来骑不惯马,何况酒醉,更担心摔下马来,所以不敢多饮。姑娘说:“先生归途,可走水路,届时
用画舟相送。这个玉船,当作是初次见面的礼物,请不要谦礼菲薄。”兰石仰头饮下,再次拜谢,
收下玉船。姑娘送兰石到阶前,那两婢女仍引导兰石由回廊进入小园,鸟语花香,别有洞天,全不
是来的路。峰后路尽,到一大池边,荷花菱藕无数,一眼望去,烟波浩水,无涯无际,岸边有船,
船夫持蒿等候。两婢女送兰石登船,并把玉船放在舱中桌上,对兰石说:“从此一别,天各一方,
不知何时再相见,但愿先生勿忘今宵。”兰石也凄凉欲哭,解缆后,兰石仍 立船头,遥望两婢
女,也痴立在岸边尚未离去。许久,不见人影,兰石方才入舱。
船舱中陈设古雅,笔架台砚,洁无纤尘,宝鸭型的香炉,里面的炷香还是温的,案头放着《秋
柳》尤其出色。
其一:
秋雨秋风黯客魂,萧疏白下旧时门。
翠眉浓淡颦姻影,碧眼分明晕泪痕。
堤上夕阳还树树,杜前黄叶自村村。
玉关送尔征车去,愁怨难为笛里论。
其二:
鸳鸯瓦上逗微霜,百里关河十里塘。
金勒昔曾嘶旧怨,铢衣今已叠空箱。
绿荫愁杀樊川杜,桃叶歌残于敬王。
叹别伤离无限意,那堪重过碧鸡坊。
其三:
弹来香汁点征衣,如缕如烟是也非?
篱落乱蝉声远近,池塘细雨梦依稀。
荒荒古驿人俱寂,淡淡寒鸦日暮飞。
灞岸归云连不断,自从别后两心违。
其四:
腰肢瘦绝可人怜,隔断平溪一抹烟。
残月唱来宜苑曲,长堤飞尽武昌绵。
章台迟暮空今日,京北风流减昔年。
多恨多愁描不尽,丝丝 地小桥边。
兰石刚刚吟诵一遍,船夫已来报告到家了。离舟登岸,刚入门,绊在门槛上而惊醒,那烛还在
亮着,先前看的书还翻着,而玉船却实实在在地摆在书旁,倾倒一下同学 有余酒流出。于是兰石
感叹说:“怪呀,这个梦!”作为秘密不告诉别人。
第十二回 秀才一梦游阴冥
半夜三更,秀才刚睡熟,就见申家少女满面泪痕地孤伶而来。她对秀才说:“我的行动已被你
看穿,你我阴间的缘分就此结束了。可是阴间的缘分结束正是人间缘分的开绐,我今天晚上就到杜
家投胎,这杜家也是城里有名望的一个大家族,当我十六岁的时候还要做你的媳妇。等你的夫人去
世后,如果你想再取亲,就到天南端去防察上舍出身的杜监生。他家的第三个女儿就是我。请你牢
牢记住这些,不要忘了。”少女叮咛再三才与秀才分别。秀才送她出了门,见一贵夫人用一顶豪华
的轿子已停在门外。少女洒泪上了轿子,秀才正要张口说什么,坐在轿子左边的一个人,白衣白
帽,生得一副可怕的面孔。他扬起鞭子朝秀才背后猛一抽打,秀才突然惊醒。天快亮时,他觉得身
上时冷时热,就借故回到家乡。秀才恐怕以后忘掉梦中情景,就把梦中少女嘱托之话秘密地记在了
一个本子上。
第十三回 红楼相思梦中会
林黛玉与贾宝玉自前日为一点小小的纠分吵嘴之后,宝玉心厌意乱,时常伤心落泪。一天晚
上,他冷泠清清独自睡了,睡到三更时分
忽梦见晴雯急急忙忙进来说道:“宝二爷,林姑娘在那里等着你,你还不快走”。宝玉立刻站起来,
跟着晴雯便走。正要走出门,只见人走进来,张开两手拉往了门说道:“宝二爷现在咱们二奶奶在
屋里,你往那里去?”宝玉恼起来道:“你而今还要管着我么!”就推倒了袭人出来。正走间,遇着
王夫人。王夫人便道:“宝玉你往哪里去?”宝玉急得很,就哭出来道:“我要去在看看林妹妹。”王
夫人笑道:“好个傻孩子,你死了这个心罢。林妹妹已经许了姜解元,早晚要过门去,你这会子做
什么还跑过去?你老子叫她躲着不见人,你还要拉扯她,你仔细着你老子要捶你!”宝玉听了这个
信,急得没民命似的,也不管王夫人,一直望着潇湘馆门口多少彩灯火把,彩轿也在那里。宝玉赶
忙进去,这黛玉艳妆着正要上车,宝玉就跪下去,抱了黛玉的腰,哭道:“林妹妹救我你死也不要
到姜家去,我情愿跟着你一块儿的。”只见黛玉呆着脸儿笑道:“这是我的哥哥作主不干我事。”宝
玉哭道:“好妹妹,这是什么事,由你哥哥做主呢?”黛玉笑道:“你而今守着你的宝姐姐就是
了。”宝玉哭道:“我往后总与宝姐姐不见面、不言语。”黛玉笑道:“不中用了,我做了姜家的人,
终究要去的了。”宝玉哭道:“你就到姜家去,我做奴才也情愿,也要跟你去,总要妹妹做主。”这
黛玉就总不言语。宝玉抱着黛玉的腰哭道:“林妹妹你向来是和我最好的,又最疼我的,到了紧急
的时候怎么全不管?不要说而今,你只看从小相处的分儿也该顾恋些。”只听黛玉说道:“紫娟你过
来,送宝二爷出去歇歇,我正要上轿,倒被他闹乏了。”宝玉情知不是路了,不灵剜出心来,便一
手拿着刀,要剜出自已的心来。只见黛玉笑道:“你道我真个的到姜家去,我而今已经是没心的
了,管你什么心来。”就一会子妆卸了去。宝玉道:“真个的,你也到底瞧瞧我的心。”就一手的剜
出一块心来。黛玉只冷笑着,掉转头走开了。宝玉自已只血淋淋的站着,疼又疼的很,就放声哭起
来。忽听见莺儿,麝月叫道:“二爷。二爷、快醒醒儿罢。”宝玉一翻身,原来是一场恶梦。宝玉不
知做的梦是怎么解。又想道:“常听说梦儿反详,梦红穿白,梦死得生。”宝玉经此一番,益发变得
神气起来。
第十四回 梦里仙子叙因果
据说,一百多年以前,东南一带有一姓蒋的知名人士,因厌烦官场生活,返家著书立说。因为
人公正,颇受人们敬佩。他膝下有一女,叫蒋淑贞,小字丽娟。这姑娘从小聪明伶俐,大了,长得
清秀可人,远近闻名来求婚的人纷至沓来,可姑娘的父亲皆不同意。一年后,丽娟父亲去世,她就
和寡居的母亲相依为命。整天住在深闺秀楼,绝不出门。看看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女儿陪着母
亲去给父亲上坟。刚弃船上岸,就看见一信位青年在小船旁边踱来踱去,象在等待什么。这青年长
得魁梧英俊,潇洒大方,风度翩翩。姑娘给父亲戴孝,一身素服,更觉清丽动人。青年惊叹姑娘的
多姿,姑娘也觉得这青年人材出众,两人相见,彼此倾慕,不多时,青年乘的小船也划到近前,姑
娘回头一看,马上就低头跟着母亲向前走去。青年家的墓地距丽娟父亲的坟墓只几步远。他们摆下
祭品,化了纸钱,两家几乎是同时做完。然后,姑娘回避,青年也登上了小船。两船一前一后地向
前开去,从船窗里两人也不时看见。到河流叉口,两船才分别各行其道。
这青年姓吕,字伯辉,人才出类拔萃。这天见到丽娟后,神魂为之颠倒。于是就托船上的人去
暗暗打听,这才知道姑娘的家世底细。回来后,他独自坐在书房里,想入非非,晚上点灯读书,时
间已过三更,感到有点累了,伏在书桌上迷迷糊糊,似睡非睡,他在朦胧中听房檐瓦上有淅淅沥沥
声音。窗外雨声很大。忽然听到有弹指的声音。一问,对方回答:“我就是你白天看见的那个
人。”青年正在惊愕之际,没等打开门,人已经进来了。只见白衣飘飘,体态轻盈,看她面容。和
白天看到的那信位美女绝然不同。于是,青年问道:“你是会么人?实话告诉我。”姑娘说:“我是
绝幻仙子。和蒋家姑娘前生是一同侍候西王母香案的。一次蟠桃宴开始时,您跟随董双成来庆贺,
手捧葡萄美酒敬献南极老人,你笑出了声,因此,触儿儿犯了天规,被撵出了瑶池,你也因此被贬
下凡间。至今事隔二十年,蒋家姑娘与你继续前世缘份,我特地把你们的这种关系告诉给氤氲使
者,来给你们作媒,蒋家姑娘自从看见你后,感慨以前的情缘,已幽怨满怀,就提笔给你写了一封
短信,以诉说以前的信约。”绝幻仙子说着从袖中拿出信来交给了吕伯辉。并说这就是她的亲笔,
伯辉仔细看着字迹,原来是用白粉写在芭蕉叶子上,边读,字迹边隐去,他仅仅记信其中几句话。
信上说:“自从贬到人世间已十五年了,前世关系还没忘记,可事情总是不能遂心如愿。我访遍了
你的足迹,今天才不期而遇。我忍受着强暴而期待着你的到来,可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一片情
意?请你看信后快快派个媒约前来,也好成就了我们的姻缘。假如明年春末夏初还不见人来,那
么,在桃花纷纷谢去,梨花正成盛的季节,就昌埋葬我的时候。生在世上做个有情的人,死也要做
个有情的鬼,请千万把此事放在心上。”吕伯辉读完信,禁不住痛哭失声。惊觉而醒。
那么,在桃花纷纷谢去,梨花正成盛的季节,就昌埋葬我的时候。生在世上做个有情的人,死也
要做个有情的鬼,请千万把此事放在心上。”吕伯辉读完信,禁不住痛哭失声。惊觉而醒。
望 海 于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