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电影院:远去的快乐往昔
作者:浦海涅 @ 2004-07-26
电影院:远去的快乐往昔
好久没有去电影院了,差不多都忘却了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滋味。那滋味随着时间渐渐远去,只剩下些许回
忆,让人慢慢体味……
当我还住在乡下的时候,隔壁就是镇上的放映站。夏日傍晚,跟哥哥翻过放映站的矮墙,挤在人群里看电
影,还在穿开裆裤的我虽然几乎不懂其中的意思,只是看到白布上有人动,听见旁边放着的盒子里有人说话,就
觉得十分有趣,有时也会很纳闷:“那些人干嘛要躲在布后面呢?”那时放映站条件很简陋,只有一台放映机,
一间二十平米的房间,几张破板凳,颠来倒去放那几张黑白老片,但对于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乡镇居民而言,这
就足够了。
四岁半的时候,和父母一起进了城,城里的一切对我而言都是新鲜又陌生的。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我很
有些孤独,好在母亲工作的地方隔壁就是电影院,父亲也常常能从单位分到电影票,于是电影陪我度过了许多无
聊的时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什么会让人觉得太多,电影也是如此。那年头好片子太少,难得遇上一部,
买票又成了问题,排长队不说,有时轮到你了票又卖完了。儿时的我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只知道吵吵着要看
电影。记得有一年冬天,为了让我看上一部电影,一家人站在电影院门口的寒风中,指望着能有谁临时有事不看
了退票什么的,那时的人实在,“黄牛党”也还没有出现,加之电影院对“投机倒把”查得又很严,那夜直到最
后也没有看成。 当然,那时也有好片子,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就曾让儿时的我哭个淅沥哗啦;反映抗日战
争题材的影片《烈火金刚》我先后看了十几遍,至今对片中敌后武工队员飞车买药的情节记忆犹新;《周恩
来》、《焦裕禄》等影片虽然一些情节我直到后来才慢慢弄明白,但在那时也足以让我感动不已。那时那地的电
影、电影院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
再后来,改革开放送来了市场经济,仿佛一夜之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年,VCD、DVD
走进寻常人家,依靠电脑网上看电影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要是买上一台DV摄像机,您还可以“DIY”一下,
过一把电影明星的瘾。可是,就在这一片繁荣景象之中,我却找不到电影院的身影:镇东头的放映站早被拆了,
改建成六车道的马路;儿时去得最多的母亲单位隔壁的电影院两年前改行开了饭店;市区其它几家电影院或是城
市拆迁没了地方,或是改弦易辙另谋出路,有的甚至沦落到靠放“限制级”的东西吸引观众的地步。每每走在城
市街头,看那些曾经红火一时的老电影院现在的尴尬局面,不知为什么,心头总会油然而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也许,随着时代的进步,真的有一天,电影院会和其他一些代表过去的东西一起,渐渐被时间忘却;但我相
信,所有曾真切感受到电影院所带来过欢乐的人们,许多年后依然会想起:曾经,就在那个不知电脑网络为何物
的年代,小小电影院承载起的快乐往昔……
浦海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