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玉生 @ 2000-11-16
“掮 客” 大 舞 台
经纪人一一这个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今已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朝朝代代,朝朝暮暮,“牙商”、“牙纪”、“牙行”、“掮客”、这些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取
佣金的中间商,亦称“经纪人”尽管社会上对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掮客”仍以自已的规律应运
而生,并且从隐蔽走向公开,从幕后走向前台,在社会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话剧。上至教授名
模,下至个体村妇,各界人士纷纷卷入了经纪活动。
A.从“游击队”到“正规军”。小K是一个有什么能赚钱就经纪什么的机灵人。从一开始的冰箱
彩电到后来的钢材丝绸,又从香菇木耳到空调电话,小K如川流不息的梭子,在买方和卖方间编织
着一根根红线,以赚取差价款。小K的腰包悄无声息地迅速丰腴。后来,深谙此道的小K干脆辞去
公职,南下当了正式“经济人”。他得意地说,现在我不是“地下游击队了”,而是一本正经的正规军
了。
B、“药都”经纪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的安徽省 州,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如今的 州人普
遍认为,开行的不如“跑行”的,开药材的本大利大风险更大,而“跑行”当经纪人的都是无本经营只
赚不赔。一天,华光中药材贸易部来了3位“跑行”的,他们点名要以每公斤4.05元的价格,买
积压几个月未卖出去的中药材“腹毛”,结果,这3位“跑行”转手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名外
地商,一分本钱未花,两小时内就从中净赚2800多元。
C、出版界第一经纪人。北京视野图书选题信息事务所创办人颜玉强成立了全国首家出版经纪
机构。事务所已建立了;图书选题库和作者库,作者只需要交10元手续费便可登记入库,选题享
受3年连续服务,作者享受永久服务。目前选题已达300个。“视野信息软盘”内容及作者简介、
国内外出动态,每月一盘,每盘20万字,收取信息费100元。已有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等10多
家出版社订购了软盘。中国大地出版社从中选取《房地产投资与交易》一书已出版。颜对软盘最为
得意:“选择了有用信息、打破了作者原始的沟通方式及编者狭隘的信息面”
D、校园文化“掮客”。刘君,北京某高校四年级学生,来自贫困山区。他头脑灵活,股票热不
未掀起。一本《股市大 发记》就上了书摊,且销路畅通。眼下已是9本书“副主编”的他,又在组
织学友编写有闰关房地产的热销书,银行存款已达6位数,成为富甲一方的“校园文化掮客”。刘君
坦率地说:“涉及经纪人行当纯属偶然”。当初他帮老师编些辞条,后来编写任务多了,就开始“批
发”给别的同学,自已当些“辞条倒爷”。再后来,由于与出版部门接触日多,干脆自已编写辞典,
同时策划一些热门书籍。一年下来,收入颇为可观。
经纪人,确实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渊源。古人云:经,织物的纵线;纪,找出散线的头绪。经
纪二字,似有穿针引线之意。我国古老的经纪人被称为“质人”,如西周市场上就有所谓“质剂”之
法。《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 者质剂
焉。”其中的质人就是管理市场、收取一定费用的经纪人。因居间商是为买卖双方说合贸易,评定
价格需花费口舌的人,因而居间称又俗称为“牙人”、“牙子”、“牙侩”、“牙郎”等,都是“牙商”的
归称。汉称谈合牲畜买卖的牙商为驵会;唐发展到各种买卖。到明朝则有“官牙”和“和牙”之
分。“官牙”由政府指定,“和牙”也需要政府批准并取得印信文簿后始得营业。至近代,“牙商”又
称“经纪人”,专指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居间商人。作为行业组织的行栈在
唐代叫“邸店”,明代以后通称“牙行”。
记者曾接触过很多经纪人,他们往往一支笔、一本簿子、一只包,走南闯北,无所不钻,不仅
存在于市场商厦、咨询公司、信息交易所,也存在于三教九流、五光十色的其肆酒楼、宾馆公园与
游乐场所。纵横四海见识多,春江水暧鸭先知。他们对市场经济产生难以估量的“催化剂”作用。过
去计划经济的“市场”,是有“市”有“场”,一对一,或买或卖。今后更多的则是有“市”无“场”,即
交易不一定非要在某一固定营业场地或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直接实现。如期货市场则完全是“买单
卖单”。没有这种“皮包”式的经纪人公司,就难
以把千千万万个套期保值者和套利投机者联合起来。
“风乍起,吹皱一池水。”经纪人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形
成,在社会上真正树立起名副其实的“掮客中介人”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他们在引导生产、信息咨
询、调整供求诸方面的真正作用,让新兴崛起的经纪人行业升堂入室。
浦玉生 于瓢城南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