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苑
晓惠散文:穿行在美丽与忧伤之间
作者:张晓惠 @ 2004-08-23
穿行在美丽与忧伤之间
——走进乌镇
张晓惠
是黑白分明高高的防火墙,是蜿蜒曲折了千年万年的古镇小河,是斑驳的两壁长满了若古铜钱般的青苔和蕨类
的青石板,是在春风中肆意翻飞的白碎碎小花蓝蓝莹莹的印花土布,是木雕门窗幽深深的回廊还有旧式的木排门,
是水阁和廊棚还有迤逦千余米的石驳岸……
呈”之”字型的河道弯弯曲曲,将其清洌洌的泉浆漫洒四方。于是,镇在河中、河在镇里,似亲密爱人交缠廝
守;于是三步一桥五步一埠青青石板灰驳岸,似忠实的朋友和卫士与河水永远不离不分。熙熙攘攘的游人在桥上繁
花似锦,绿密密的烟柳映在河中新绿如云。河水汩汩流淌,问你:流过了多少岁月和朝代? 花开花落背负了南来北
往多少船辆?河水波光潋滟:不要问我的年纪有多大,不要问我船要划往哪一条水巷,不要问我那背着包袱穿着长
衫的书生走向何方,我也不知那常来我身边梳长辫的姑娘去了哪,我愿意就这样在人们的注视和依偎中永远奉献自
己的丰盈和绵长。微风轻拂,密密的细雨洒向河道,河水就泛起圈圈涟漪,水气氤氲弥漫出淡淡的忧伤。
不足五米宽的小巷狭窄悠长,脚下是千百年的青石板, 举首是狭长长的天空。走啊走啊,两旁是密密麻麻的木
排门,白墙黑瓦间是不知摇曳了多少年代金黄黄的狗尾巴草。空气里弥漫着久雨的雾气,风在这儿旋成穿堂的气
流,潮湿而暧昧。一木排门后斜伸出一棵郁郁苍苍的老树,是杏是桃?一户人家门洞开着,是与这古巷无比相称的
灰衫老妇人坐在小凳上剥豆,沟壑纵横的面庞是一如这古巷般地宁静。一粒青豆滚至我的脚边,她却并不去检,抬
起头,迎着我久久的注视,笑了,张开没牙的嘴。一位老先生躺在竹椅上,摇头晃脑哼着绍兴戏。桌上的玻璃瓶中
是满束柔白柔白的栀子花,在黝黑的小屋中满溢出岁月带不走的芳香。这老妇人可是当年那小巷那挎着篮子的卖
花姑娘?
午后的阳光有点儿迷离又有点儿慵懒.。老纺车静静地守在那儿,似一幅有点洇化了的水墨画,又似一位过时
美人守着一个绵长而古老的梦。你去碰碰她,吱呀呀吱呀呀就很容易将你摇进那时光隧道。摇呀摇呀,眼前这晃动
的经经纬纬白纱纱,恍惚你以为你就是那插着白兰花的大辫子姑娘.摇呀纺呀,是为父母高堂摇出孝心一片,还是为
情郎纺出款款深情?那深深的情那厚重的爱密密如这经经纬纬……诚然,时代的进步使这纺车只能作为文物陈列,
但那内敛厚重的情和爱也随着这纺车的停止转动而日渐稀少了。“嘣”!一根纱在眼前断裂飞起白絮片片,将摇车
人从梦中惊醒。迷迷蒙蒙,眼前是高高的竹杆,悬挂着无数幅蓝蓝白白的印花布,在春风中翻飞出古镇积蕴千年的
情事,湿漉漉的。
立志书院中挤满了来来往往的游人,不为这书院曾经培养出多少读书人,不为这书院记载了多少史料典故,只
因这儿是《似水年华》的拍摄地,是文(黄磊)和英(刘若英)相识相恋的地方。一模一样哎!真的哎!是黄磊整理古
籍的地方哎!旧而不破的书架稳稳地承载起千年文化古镇的历史记忆,在喧嚣中沉静地散发出脉脉苦香。出了六十
一位进士十一位举人的江南古镇,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啊,敌不过一部电影的拍摄地。一位当地老人似笑非笑地倚
在墙边看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其实,现在真的还有几人进这书院为的是这册册泛黄的线装书的呢?
还有当铺,巨大的“当”字高高的柜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无人的古戏台,空气中似乎回响着锣鼓的铿铿
锵锵;挂满了红灯笼的木船泛溢着浓郁的水乡风情,古式古香的花轿旁走着神色木然的乌镇老百姓。茶社里是吆五
喝六的人群.酒馆饭店弥漫着臭干的香味……
走啊走,走进乌镇,就走进了千年沧桑;
走啊走,走过乌镇,也带走了美丽和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