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舒云亭荐:因为爱,所以温暖(下)
作者:浪漫灰 @ 2004-08-26
舒云亭推荐: 因为爱,所以温暖(下)
浪漫灰
四
公共汽车停在一个小镇上,不再向前行驶,前面是崇山峻岭。而这里,离于小童的家还有40里。出租车司机
一听去于小童家的地方,全摇头,说跑一趟赚的钱都不够修车———路太难走了。最后好说歹说,才有一个司机
肯去,条件是我加一半的价。
近黄昏,到了于小童所居住的山坳。于小童的家比她说的几乎还要穷。破旧的泥草屋,屋内空空如也,只有
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上面贴着某地捐助字样。全家四口人,只有她和她妈妈是身体健全的人。过度的劳累在她
妈妈脸上碾出重重的痕迹,是沧桑,看见我的刹那,沧桑的脸上对我展露的,却是我在城市从未见过的最纯粹笑
容。
得知我的身份后,他们简直把我当恩人一样接待。想到我对他们的怀疑,我曾经的气愤,我隐隐脸红。
第二日早晨,闻见扑鼻的香味。他们把唯一的一只鸡杀了。于小童妈妈说:“这鸡,整日叫,吵死人,一直
都要杀的。”可我记得,于小童以前曾与我说,家里的日用品,都是靠鸡生的蛋卖钱换来的。他们的一只鸡相当
于我们的一份兼职,为了招待偶施小惠的一个人,牺牲掉财源,不知我们谁会做到?
我打了个喷嚏,她妈妈把她最好的衣服找出来给我披上。嘱我多吃菜,说我这么瘦,如果在这儿吃不饱饿得
更瘦,回去我妈妈该心疼了。我使劲忍住,没让眼泪掉下来,我没告诉他们,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们
各自建立新的家庭,各自有了新的孩子。我上高中后就独立生活了,偶尔例行公事地去看他们,他们对我像对客
人,生疏而客气。我从未想到,会在陌生的家庭,得到最真挚的温暖。他们也给我善良淳朴的最好诠释,让我明
白“好人好梦”这个道理。
而我却曾一度轻视他们,认为他们试图不劳而获,骗取别人的同情和金钱。看到他们所处的环境后,我知我
错了。这里,最好的建筑是半山的希望小学。政府给孩子们免学费,还是有很多人念不起。交通不便,土地有
限,物产稀薄,是这里孩子读书的宿敌。
家里穷,读不起书,不是孩子的错,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却不帮,是我们的错。
五
我告别于小童一家时,怎么都找不到于小童。我看看表,说不等她了。我刚要走,一个小孩跑来告诉:“于
小童挂在半山的树枝上了。”
我们急匆匆跟那个孩子跑到那个山上,离山顶很近的陡坡上长着几棵果树,零星地结着几个野果子,于小童
挂在中间的一棵树枝上。她恐惧地大喊大叫,树枝被她压得摇晃着。虽然这不是悬崖,可也非常陡峭,摔下去后
果不敢想象。大家的脸都吓白了,她爸爸让她妈妈赶紧找绳子和喊人。
来了很多人帮忙。大家把绳子的一端绑在石头上,另一端抛下去,一个攀山好手顺着绳子滑到于小童身边,
把她托到绳子上,小童被拉了上来。
我气坏了,觉得这孩子看起来像个小大人,却这样不懂事。我问她:“你说,为这几个野果子让父母为你担
惊受怕、让大家为你兴师动众,你不觉得惭愧吗?”于小童受惊地看我一眼,从兜里拿出野果子递过来:“姐
姐,我摘野果子是给你坐车的时候吃。”我顿时说不出话来。半晌,轻轻牵起于小童的手,摘下我的腕表,戴在
她的手腕上。我知道她半夜时,偷偷抚摸我放在枕边的这块卡通表。
虽然于小童和她的父母极力拒绝,我还是坚持要资助于小童的学业,到高中,甚至大学。
列车奔驰,我的手似乎还留有于小童的余温,很暖,很柔,很细致。我感觉到血液里增加着新的成份,温
暖,爱,帮助。当我们的手牵在一起的刹那,这些成份在我们之间绵延不断地传递,传递,再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