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岛
读书原是长寿方
作者:扶云 @ 2004-09-28
读书原是长寿方
读书是一种心灵旅行。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将时光托付给高尚的思想和真诚的
文字,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那么他的心胸终将狭窄。读书是一种德性,读书
人在理性的引导下,获得了灵性、自由以及精彩的人生。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不仅是医治愚笨,且可使人开
朗、消怒和化郁,有延寿之效。“读书有味身忘老”,这便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
深切体会。
去年94岁的美国商学宗师奥地利人杜拉克(PeterDrucker)博士,神态举止
看上去只有80岁,作报告时,思维敏锐通达若盛年。会上有人问他可有长寿秘诀,
他顿了顿,道:“读书。”他说:“我每五年把莎士比亚全集从头至尾重读一遍。
”会场上鸦雀无声,接着响起一片赞叹声。
我国自古就有杜甫之诗能解除病痛的传说,原因就在于“其辞意典雅,读之
者脱然,不觉沉疴之去体也”。百岁诗翁葛祖兰(1887~1989)曾说:“我的长
寿之道就在读书与写诗,它使我胸襟豁达,心情闲适。”上世纪50年代,经济学
家马寅初(1882~1982)受到点名批判,大字报铺天盖地,他却毫不在意,照样
有说有笑。他能做到这一点,与长期读书修炼出的涵养有关。读书在进入专注状
态、进入忘我阶段、进入豁达境界之时,一切有害的心理因素均可被排除在外,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生机勃发的健康心态,从而十分有利于健康长寿。
日本长寿专家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最长寿的是统观世界万物的哲学
家,其次是艺术家、科学家等。而美国有关保健学家在研究人的寿命时,发现获
得博士学位的人,要比中等学历者寿命长3年。
读书何以能够养生延寿?因为读书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活动,不仅有各种感官
的参与,而且涉及大脑反射和意识活动。据研究,脑的重量与聪明程度没有直接
关系,但与寿命有直接关系,人衰老的本质是细胞的衰老,尤其是脑细胞的衰老。
所以,通过阅读书籍不但能开阔思维视野、消除抑郁情绪等心理疾病,而且合理
读书、用脑,亦可防止脑萎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个人健康长寿,首要是心理健康,而良性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经常读好书、适当用脑,能消解烦恼,养护“精、气、神”,有利健康。比如,
老年人离退休后易感孤独,改变这种心理状态,经常读书学习是有效方法之一。
陕西省城固县的李本善老人,今已百余岁,其长寿秘诀之一就是读书。李本善身
体原本不好,但自他爱好读书以来,身体状况渐渐好转。他有选择地读完了四书
五经、《幼学琼林》、《古文观止》等书籍,以及一些史料杂记和古典小说,并
摘录了不少范文和名言警句。上海苏局仙老人1989年时108岁,仍坚持作诗、写
字、看书报,每天绕桌千步走。
“好书如圣药,坏书是毒药”。我国有一位学者,年近百岁,但每天依然读
书不辍。他认为,“对于养生,读书似乎比滋补营养品更胜一筹。”年已九旬的
当代诗人吴奔星写过一篇《背诗与长寿》的文章,他研究了许多爱好写诗、背诗
的人,发现他们个个年逾古稀却不显龙钟老态。读书背书中,优美的语言文字能
够调节心境和思想感情,如每日朗读15分钟效果更佳。此恰似深呼吸运动,起到
气沉丹田、呼吸绵绵的效果。所以,读书养生要选择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品味
高雅的书来读,注意体会它带给人的良好心境,而且要反复读,不断读出自己的
见解和趣味来。同时,坚决拒绝那些格调低下的书,因为它们非但不利于养生,
反而会使人误入歪门、心绪难平,导致短寿。
文/扶云 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