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海涅 @ 2005-01-29
梦 逍 遥
浦海涅
我想,这“逍遥”就该是我的一个梦吧。
梦中,有任贤奇的歌,与之近义的令狐冲的老丈人,还有一叠纷繁复杂的“超凡脱俗”、“空灵隽永”之类
的形容词——梦中,逍遥所有的就是离现实中的我最最遥远的。
真的,即便逍遥如鲲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
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一
飞三千里,一上九万里,天地在他如无物,人间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黄土一掊。可是那不是我要的逍遥,我没有包
含万物的广阔胸襟,很多时候,我还不免因一些鸡毛蒜皮斤斤计较,鲲鹏的逍遥,在我,只是一个梦啊!我生活
在这个满是人、满是蜚短流长、利欲纷争的世界,我知道独善者的愤懑;我也做不到姑射仙子的飘然物外:“肌
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鲲鹏的逍遥是跳出了外物的束缚,姑射仙子的
逍遥是摆脱了自身形骸的桎梏,可是即便这样的洒脱也不是谁都可以有的。
也许,逍遥在我只是一种境界;也许,有一天,从世俗中爬出来的我可以用另一种心态审视今天的我;也
许,到那时,逍遥就只是那种审视下的我的最深的梦魇。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大概就是逍遥之本吧?可是,我又想,即便是鲲鹏的逍
遥,也少不了要借助大风、长翅,逍遥如姑射仙子,也要有云可乘,有龙可御,如此看来,这两者不也是“有
待”或是“有己”么?真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内在精神力量超越外在条件的限制,自觉地产生
与道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的内在体验,这样的人何其少也?
于是,就把追求逍遥当作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吧!想象一下,每日拘泥于市井俗事之中,遇上难得的半日闲
暇,不妨,静坐,手边放一杯清茶,摒去心中一切不快,让躁动的新归于平静,思绪随香茶袅袅上升的烟雾,
“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或者会因此大有收获。
仔细想来,恐怕连庄子自己都未必能尽达逍遥吧?庄子师承老子,崇尚自然无为,以“道”为其哲学最高概
念,可是观其一生,也是郁郁不得志,伤世忧生,打过草鞋,向人借钱遭人戏弄,只做到很小的官职……在《庄
子》里,我们更多的看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的苦笑,或是“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狡黠,或
许,这逍遥,在庄子,也不过是一个可望而不可求、可遇而不可得的梦吧。不过,相对于庄氏“游世”、“避
世”的逍遥,我更看好向秀、郭象的“新庄学”,毕竟,现今之世,游世太特立独行,避世又心有不甘,也许以
随俗之逍遥处世更符合生存之道,“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身处喧嚣闹市,心已游于远山僻
野,能有这等心境,不逍遥,亦不远矣!
其实,逍遥就是一种心态,不在外物,而在内心,“有待”必不可取,稍稍有己也无妨,倘若能用这种眼光
来看,其实逍遥也就在我们身边,上课时听到老师的一段精妙的讲解,让你混沌尽开,你的喜悦就不是随便谁可
以“与有荣焉”的,那就是你的逍遥;走过校园的林荫道,看见一只不知名的雀鸟,唧唧喳喳地掠过林间,四下
无人,仿佛那就是鸟儿与你一个人的交流,这不也是你的逍遥;回到宿舍,看一本好书,陪舍友聊聊天,忘记一
天的疲倦,末了,再美美地睡上一觉,做一个好梦。梦里化作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或是
变作姑射仙子“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不还是你一个人的逍遥;周末,和同学一起去烧烤,吃
自己烤出来的东东,即使不熟,倒也是兴趣盎然,这样看来,其实逍遥这东西也是无处不在的,就看你是否有发
现逍遥的眼睛。
所以,我想,大可不必死缠着干瘪的两个字不放,自己去找!找不到,至少你也找到了寻找逍遥的过程!
就把逍遥当作一个梦吧!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