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姚梦散文:一台录像机的回忆
作者:姚梦 @ 2005-03-30
一台录像机的回忆
姚梦
今天说到录像机就象电影里出现的老式唱片机,有些发黄的色彩有些怀旧的情调。我知道这么说会引起别人
的嘲笑,显然老式唱片机的情调有些低文化层次的小资味道。
第一次看到录像机是在交通局的小礼堂里,当时我究竟几岁已经无法考证。只记得是坐在母亲腿上看的内部
放映的国外电影。所谓内部放映显然和许多人印象中文革时期的内部电影不大一样,只是观看人员都是机关系统
的,往往一家人扶老携幼乘着周末赶个新鲜。那天看的电影其实就是007的《生死关头》,现场环境很好,没有
人胡言乱语也没有人抽烟,看电影当时好像还是比较时尚但又严肃的东西,不象今天年轻人是为了找个机会向身
边女孩下手。那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了所谓的镭射录像机,一个不大的黑色盒子斜射出一道白光,打到一块
白布上,然后就出现了内部影片放映条例。 再次看到录像机就是父亲89年从深圳买回来的那台,也就是我
今天说的主角。录像机是松下产的,黑色外壳附带一个遥控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远距离遥控设备,倍感新
鲜。随机赠送的还有一盘录像带,《眼镜蛇血战斧头党》,史泰龙主演,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血腥电影。主角用
枪柄擦亮火柴,点燃一个淋满汽油的坏蛋的镜头,至今使我对暴力存在极大的幻想;家里人观看影片的趣味各有
不同,父亲喜欢007,母亲热衷台湾文艺片,我独喜爱《神探亨特》。为了满足我的要求,母亲曾经将电视台未
曾播放的神探亨特系列全部借回,以供我晚间欣赏。现在想来,当日成绩优秀衣食无忧,每天放学早早完成功
课,就等亨特和迪迪.麦科儿,倒也无忧无虑,不似今天,为了诸如考研之类的无聊小事,耗费精力唉声叹气。
当时录像机按功能划分尚有两种,一为放像机一为录放像机。放像机又名单放机,只能播放录像带,不能录
制节目;而录放像机则可同步录制电视节目。我家中为录放像机,每年春节晚会都将其录制,以供日后消遣。但
如果要把借来的录像带录制下来,就必须再找一台录像机,两台机子一放一录方才可以。当时我家后排住着父亲
的一个同事,家中也有录像机,两家常常互借机器使用。有一天家中想翻录台湾的电影《聚散两依依》,便遣我
前去借录像机。结果发现对方家中明显有人却大门紧闭,后来在门缝里看到顾家似乎正在看录像,画面好像是一
个不穿衣服的女人。当时我年少无知,认定家中有人便加紧叩门。许久之后,顾家才将大门打开,明白我来意之
后,说:这样吧,晚上我给你家送过去。现在想来,当时顾家定是在看黄色录像,只是欺我无知罢了。
92年之后,全国大街小巷开始流行开设录像厅。2元一看,时间不限。我也曾和几个同学进去看过,只觉得
人声鼎沸,吵闹万分,不如家中观看来得悠闲自在。但几年之后,VCD席卷中华,录像机慢慢开始推出历史舞
台。据说录像机是1956年美国人发明的,距今已经快半个世纪了。而我家中使用录像机,其实也不过短短6,7
年,却觉得是很长的时间段。至今我的许多生活习惯和欣赏眼光总和录像带里情节有些牵扯不开。其中一个很重
要的就是:70年代锺镇涛,刘德凯等人演绎的大学校园一直使我相信,一个吉他歌手或者文学青年,可以在校园
如何怎样,再加上八十年代大陆的文学潮流,使我在大学时期干过许多浪费时间的事情,诸如办杂志、写“文
青”式散文,至今想来尚觉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