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丰等 @ 2000-10-10
专家话名牌
《人民日报》社艾丰:
名牌的实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名牌实质是一种知识产权,是经济领域中的现象。这种知识产权,是以产品的和
服务的高质量的持久的作用为基础形成的;这种知识产权,又升华为企业的信誉,包含
在企业的信誉之中;这种知识产权,被凝聚在小小的商标之中,又泛化到全国以至全世
界的范围。作为知识产权它自然是受法律保护的。
其次,名牌又是一种文化,是超出经济领域的一种社会现象。这是两个方向的作用过
程:一个方向造就名牌,要靠科技、靠管理、靠策划和营销,要靠更广泛地吸收各种文
化要素,乃至实现与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的结合等等。就这个角度说,名牌是文化的产
物。另一个方向,名牌一旦形成,本身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文化的内容,一种文化的体
现。很长时间人们都在说,可口可乐代表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我们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其实,名牌就是这样的结合点和凝聚点。
第三,名牌又是一个社会系统或社会工程,它兼有经济、文化以至政治意义。它不是哪
一个部门、单位、行业、方面可以包揽的事情,必须是全社会协调去做才能成功。
我们注意到了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但牌子上的竞争,我们还注意得
不够。我国有一个厂家生产的珠光晚礼服,其产量占全世界的大约70%,但外商收购
之后,都换上他们自己的商标,以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的价格出售,而决不用我们中
国原来的商标。他们这样做决不只是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是为了把中国产品的声誉永远
封住。我国的名牌产品如何进入国际市场,目前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颜建军、樊雄:
中国名牌发展的战略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作,其结构框架包括企业战略如商标、质
量,产权、人才和经营管理等,社会战略如政府行为、法制保障、社会评估、文化导向
等,国际战略如集团优势、国际公关和金融战略等。要从微观和宏观加强名牌战略的研
究,在社会大力宣传并逐步树立名牌意识,大力支持和帮助我国名牌产品的“母鸡”——名
牌企业,把企业进一步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名牌企业的铁军。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常务副总编颜建军:
以名牌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分割世界资源,形成垄断格局而后继续竞争,这是当代国际经
济运行的一个特点。二战以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其代表国家形象的名牌商品占领
国际市场,各大名牌商号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最优势的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发达国家更
以政权的力量支持本国企业在国际上创牌子,因而成效卓著。我在《中国名牌发展战
略》书中,将名牌比作“聚宝盆”、“摇钱树”、“点金术”和“护身符”。说它是“聚宝盆”,
是因为它比企业动产、不动产更加宝贵,甚至企业所有的物质财富加在一起,也不及那
小小的方寸彩纸价值高;它将企业的智慧、效率、质量、效益等聚集一身,尽力将全社
会大众的期特、需求、投入、消费也都聚集于一身,并释放出强大的动力,推动企业和
社会前进。说它是“摇钱树”,是指名牌的资产转换形式和速度都比普通商品灵活和快
捷,这些特点在企业转让、兼并、合资、联营时体现得很明显;以名牌入股与其他企业
合资或联营等办法,现在已开始在国内外流行,这不仅体现了名牌自身的价值,也实现
了投入产出的效益。说它是“点金术”,是因为一般商品一旦与名牌嫁接,身价立刻提
高。说它是“护符身”,是因为尽管各国的商标法规不尽相国,但对驰名商标提供的特殊
保护却是相同的。
河南赊店酒厂长王成来:
随着企业的转机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杠框架的形成,特别是《质量法》、《商
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实施,为企业创造名牌形成
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浓烈的民族气氛。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的今天,全
民族的名牌意识空前高涨,我们必须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敢于同当今世界名牌强国一
争高低,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融汇于名牌建设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我们
祖先“四大发明”那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名牌,并和转机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
起,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
驰名商标保护组织执行总监事李继忠:
一个有信誉的商标,便犹如“核聚变”,商标作为一个中子,通过不断地撞击,释放出无
可估量的能量。“健力宝”的内核凝聚着企业的产品质量、经济状况、技术、设备、管理
和人员素质;这个内核可以产生真正的“核聚变”。
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倪润峰:
名牌是吸引凝聚人才的旗帜。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名牌本身是靠企业中大
量人才一代接一代地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和艰苦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名牌又吸
引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为之献身。同时名牌企业中人才辈出的环境又为本企业培育出一代
又一代的杰出人才。大多数人,无论是专门性人才,还是一般的普通大众,都愿意到名
牌企业中去供职,并以此为荣,因为名牌企业能够为这些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
在名牌企业尊重人才的环境中他们也能够更快地发展和充实自己。
四川省省长助理邹广严:
名牌文化,其中包括企业文化和质量文化,是企业的整体形象,每个文化,都会对几
代人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名牌文化的建设,提高民族素质,使人们的观念、行为和规
范纳入一个新轨道,使人们能自觉自愿地宣传“名牌”意义、发扬“名牌”精神、保护“名
牌”价值,政府行为就是要培养名牌意识、造成名牌氛围、塑造名牌形象,高素质的人
去生产高质量的名牌产品,只要有了高素质的人,我们就不愁生产不出高品质的产品,
也不愁创造不了高效益的名牌经济奇迹。名牌不是命牌,市场是取向;名牌不是鸣牌,
质量是内涵;名牌不是缗牌,实力是基础,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政府行为,才
能促进名牌的发育、成熟和壮大。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钱寒晓:
品牌文化特征。每个拥有国际性著名品牌的大企业,都在探索自己的品牌所应包含的文
化底蕴——它应该象征什么,应该给消费者怎样更深层次的启迪。(如Sony品牌所体现的
不断创新、不断地追求卓越、高度的艺术审美情趣的文化意境)这种文化的内涵,可以
代表企业的哲学理念、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的精神,也可以包含一种时代的文化特征,
一种时尚、一种流行,或者是一段美好的历史记载,一种传统美德的凝聚。品牌所内含
的质的东西——文化,是品牌战略所期望达到的最高境界。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是具
有生命的。这种生命也在不断地更新成长,充实完善,并打上时代的烙印。而具有文化
特征的品牌,其生命力才更充沛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