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广场
浦玉生关于“塔”文的反响
作者:望海 @ 2005-08-19
- 原上草文学论坛 (http://www.yincool.com/index.asp)
[转帖智慧城文章]从佛界走向凡间的塔
作者 浦玉生
塔的本意只是一种坟冢性质的建筑,专门埋藏释家舍利和佛门高僧涅(般字下有木字)后的遗骸。谁见到塔
就会激动,激动于它的峻拔、高显,它的坦然、自信,它的似乎出世又似入世,它的天长地久。
当年秦皇汉武都曾为迎迓想象中羽化而凌虚的仙人,大兴土木建造高层楼台。佛教东渐后并成为中国国教,
社会上对佛的尊奉之至诚便无以复加,塔也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超凡脱俗的塔,它雄踞于官家大宅之上,给人以佛法无边的神秘感和超然物外的崇高感。如东台的海春轩塔
人们习惯称之为西溪宝塔。相传唐朝贞观(627-649年)年间尉迟敬德监造,塔身砖砌,高20米,七级八角八
面,无台基,塔内空心到顶。当时西溪以东就是大海,建海春轩塔的目的主要是导航,可以说它是一座方向塔,
当时渔民称之为“定海神针”、“镇海塔”。古人曾有诗云:“西溪塔影寒山月,东海钟声古寺风。”至今此塔
仍有“孝母塔”、“尉迟塔”之称。
佛教境界的塔,它令人景仰以至敬畏,但它给人的感觉总的说是稳固、可靠,是一个绝妙的归宿。如建湖县
朦胧塔在射阳河与西塘河汇合处,塔高16.7米,塔形为三级八面,呈楼阁式,古朴雅致。塔内有地宫,呈八角
形,每边长55厘米,深1.47米,宫内有葬舍利的函,根据藏物判断,该塔建于北宋元丰年间,修复于明代。民
间传言,捡起一个瓦片插入塔缝内说是腰不疼,人们总是宁信其有。
功能嬗变的塔,由原来的圣葬发展为可供人们登高揽胜、了望敌情、借景入园、远观近赏的功用。如大丰麋
鹿自然保护区的观鹿塔,拾级而上,再借助于望远镜,你可以将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一览无余。这使我想
起在南昌滕王阁上欣赏到的一切,在这里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样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展示的是一种文
化的象征,城市的标志。
形形色色的塔,此时此刻已经从佛界走向凡间了。
作者:剑胆琴心
-- 发布时间:2004-7-28 19:58:00
塔现在只是一种象征了.
也许是精神吧.
作者:檀香木鱼
-- 发布时间:2004-7-29 2:09:00
塔其实还是天、地、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工具
-- 作者:铁马冰河
-- 发布时间:2004-8-2 11:13:00
世界木塔之冠——山西应县木塔,建塔九百四十年,历经漫长的风雨侵袭和七次大地震,仍安然无恙,巍然屹
立,创我国建筑抗震的奇迹。
作者:出尘入世
-- 发布时间:2004-8-3 9:03:00
世上本无塔,*塔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塔。
-- 作者:铁马冰河
-- 发布时间:2004-8-3 9:27:00
河北省定州市料敵塔-----最高的古塔
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南門內。這是一座磚砌的樓閣式塔,建於北宋咸平四年到至和二年(公元1001—1055年)。建
塔的目的,是為了存放僧人會能往天竺取回來的佛經和舍利子,但由於當時正值宋遼之間的戰爭頻繁,而定州地
處軍事前沿,地位重要,宋王朝便利用此塔瞭望敵情,故名料敵塔。
此塔為八角形,十一層,總高達84米,相當於一座二十多層高的大樓。塔外,一層設有塔檐和平座;二層以
上,僅有塔檐而無平座。塔內,建了一根上下貫通的磚柱,其形似塔,故有塔內包塔的說法;建有穿心式樓梯,
可盤旋而上,直達頂層;各層均建迴廊,以便向外瞭望。
-- 作者:铁马冰河
-- 发布时间:2004-8-3 9:33:00
嵩嶽寺塔。該塔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城北,建於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已屹立了近1,500年。
這座塔所在的嵩嶽寺,原本是北魏宣武帝的離宮,後來才改為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它在唐代曾盛極一時,
連武則天和唐高宗遊嵩山時,也以它為離宮。但隨著少林寺的興起,嵩嶽寺日漸衰落,到今天,只餘這古塔聳立
在嵩山的幽谷中。
塔的形制為密檐式,有密檐十五層。塔身磚砌,塔基、塔剎則為石製。總高39.8米。塔的平面為十二邊形,
是現存塔的實物中唯一的例子。
此塔不僅歷史悠久,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全塔呈圓弧狀的拋物線形,十五層塔檐層層和緩地向上收
縮,每層的間距也逐漸收緊,充滿節奏美感。第一層塔身特別高大,分作上下兩段,是全塔裝飾的重點,這也是
密檐式塔的特點。塔剎由三部分組成.
-- 作者:璁
-- 发布时间:2004-8-7 16:20:00
顶!
-- 作者:笑天
-- 发布时间:2004-8-19 17:45:00
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