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从兴 @ 2005-09-30
和的智慧
张从兴 联合早报
中国各地的文庙和孔庙,昨天举行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首次联合大祭孔活动。其中,规格最高,场面
最大,
参加人数最多的,应该是在孔子老家山东曲阜孔庙举行的祭孔仪式了。
必须承认,这次的曲阜祭孔仪式比往届正规多了。司礼生、乐舞生穿的是清一色的明朝服饰,祭乐用
的是雅
乐,也看不到去年那种“清宫太监”当司仪的滑稽场面了。
最引我注意的,倒不是这些仪式,而是在曲阜市长江成宣读的祭文(由59个四言句组成)中,居然有
九个
“和字句”:“仁者爱人,和而不同。阴阳和谐,执两用中。和生万物,万物和兴。天道和运,地势和
行。家国
和睦,世界和平。……政通人和,德道常青。”
“和”字也是这短短的236字祭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即所谓的关键字。
江市长在祭文中,一唱三叹地强调“和”字,想必和中共中央不久前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曾经主管意识形态的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李瑞环的新书《学哲学 用哲学》,也在孔子诞辰
的前一
天正式发行。而“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就是这本理论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与忠恕仁爱一样,“和”也是孔子首先提出的概念。而最著名的论述,就是他在《论语·子路》篇中
说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老夫子的这句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君子讲求和谐,而不主张一
致,小
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和谐。
何谓“和谐”?在音乐学上,和谐就是两个或几个不同音高的音的共鸣。换言之,只有让不同的“声
音”同
时并存,各自鸣放,才可能让人们听到更协调、更优美的“和谐音”。
求同存异,并不是最高境界,和而不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