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工场
创新的分类\公关策划创新的起点
作者:李兴国 @ 2005-10-27
一、 创新的分类
创新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智慧最集中表现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创新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
和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
(一)创造学中的创新
按照创造学原理,创造一般包括三种层次,创新是创造的最高层次:
1、扩展层次的创造,也就是联想型、平面展开型的创造。如:把石头作成斧子,把砖头盖成房子,修成长
城、宫殿,把冰箱作成大大小小的各种冰箱等……;其原始形态基本尚在,相对容易些,用的最普遍。
2、转换层次的创造,亦称为变化型的创造。如:把石头作成项链,把砖头刻花作为书挡……。由冰箱转成空
调等。其原始形态基本尚在,相对难些,用的较少。
3、创新层次的创造,可以看作原始创造,从无到有的创造。如:把石头炼成青铜、钢铁,再作成工具;把砖
头研碎当作染料、装潢材料;由冰箱的思路出发最后设计出人造生态环境等……。已改变原始形态,创出了前所
未有的事物,最为难得可贵。
(二)经济学中的创新
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熊彼德教授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给创新下的定义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
合。"其形式包括五种:引进一个新产品;开辟一个新市场;找到一种原料新来源;发明一种新的生产工艺流程;
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熊彼德认为,创新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动力。创新不等于发明,是把已有发明运用与
实际,创新的主力是企业。
(三)公共关系学中的创新
1999年,笔者在《开创广义公关创造学》一文中提出:所谓广义公关创造学是以研究公关创新为核心,以无
形资产的增殖为目标,以开拓组织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为宗旨,研究公关创造活动的规律、方法、技巧的综合
性、应用性学科。公共关系学中的创新既包括创造学中的创新(主要指方法),也包括经济学中的创新(主要指
运作领域)。还应包括管理、传播等一切相关领域中的创新。而且这些创新又必须能为主体与公众都带来好处,
这样,才不失为公共关系的创新。
(四)社会流行说法中广义的"创新"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创造"与"创新"是在同一层次上使用的。过去的"创造学、创造方法,创造力"的培
养,现在几乎都冠名以"创新学、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其内容不变。这种创新包括拓展、转换、创
新,甚至"组合"等各个层次。
公关策划创新的起点
公关策划创新的起点,在于"发现问题,满足需求"。发现问题是创新之父,满足需求是创新之母。一切创新
盖源于此。需求与满足需求,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满足不了需求,其中就有问题,要发现问题,就要有问
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凡事问个为什么。有了问题意识,就能发现问题,找到创新的突破点,没有问题意
识,就会只看表面现象,对问题熟视无睹,或认为"需求"是不合理的,也不知道应该创新,如何创新。
据“质量万里行”组委会统计,我国注册企业对商标注册意识淡薄。有效注册的仅有46万个,平均为十七分
之一。如:中国的商标有150多个被澳大利亚抢注,48个被印尼抢注,27个被日本抢注。没有问题意识却出了大
问题,自己的商标不能用了。"美加净"品牌无偿合资给美国,而买回自己的商标却花了5千万元,岂不冤乎哉
也!所以我们的公关策划需要为企业策划品牌,推行名牌战略。
回顾几年来的策划,创新都是伴随着发现问题满足需求产生的。找准问题是成功策划的关键。长安汽车、石
家庄国大集团食品厂等企业,表面要解决营销问题,实际上是品牌力,形象力问题。河南信心药业前身是破产的
郑州药厂,要重振雄风,首先要解决被收购后的失落,内耗问题,内部理顺了企业就轻装前进了。总之,新的品
牌,新的定位,新的工艺,新的活动,新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为解决问题,满足需求逼出来的。
李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