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玉生散文:战士亭
作者:浦玉生 @ 2005-11-04
战士亭
浦玉生
一个七月流火的日子,我们来到了守卫在刘公岛上的某部岸炮连,只见营房洁白,绿树成荫。离营房不远的
地方有一座三米多高的亭子,远远看去,飞檐丽瓦、梁柱蔫红。这就是我们慕名已久的“战士亭”。
连长王志明告诉我们,1960年原指导员赵庆喜和战友们怀着一颗建设海岛、保卫海岛的坚强决心,抡锤飞
斧,从英帝国主义的旧炮台上搬来石块,从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残坑道里抬出木柱,在这风吼潮啸的荒岛上垒起
了这个亭子。在这些战士中间,有来自上海的青年工人、有来自北京的干部子弟、有来自大专院校的学生……大
家给她冠以一个亲切的名字——战士亭。1979年9月,张爱萍同志第二次来到“战士亭”与战士合影留念,并亲
笔题写了“战士亭”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多少年来,“战士亭”始终鼓舞、激励着指战员们的斗志。迎着沁人心肺的海风,我们来到“战士亭”下,
连长给我们讲了很多动人的事迹。战士朱松弟入伍前是浙江温州市的工人,1978年入伍来到海岛岸炮连,觉得岛
上生活又单调又艰苦。连长在“战士亭”下与小朱促膝谈心,给他讲连队光荣传统 ,讲革命战士应该怎样树立革
命的人生观……小朱终于开窍了。祖国的需要就是自己的理想!他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入伍两个月就加入了
共青团,去年底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从农村入伍的共青团员阮春秋,入伍前已考上了中专,在两张通知书面
前,他毅然放弃了升学的机会,来到部队。分配到岸炮连后,以连队的一代代老战友为榜样,工作任劳任怨,努
力为建设海岛多作贡献,年年受到嘉奖。
呵,战士亭!多美的亭子。战士们用青春热血浇灌的理想之花,将使你更加绚丽多姿!
1980年8月于威海丁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