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态势
作者:蒋述卓 @ 2005-11-13
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态势
蒋述卓 光明日报2005年
回顾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的内涵,大致可归于两大方面 一是西方性,二是人民性。西方性是指古
典文学研究者多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及文学研究方法来观照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从而将中国古典文学文本作
西方式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进程,并与有清一代“桐城学派”和“乾嘉学派”
的研究特征真正区分开来。这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形成了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从20世纪初叶一直延续至80年
代,80年代中期,有学者尝试着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研究汉代文学,更有学者像萧兵、叶舒宪等运用原
型批评或人类学方法研究《诗经》、《楚辞》、《老子》以及中国上古神话,还有学者如傅道彬等所进行的文学主
题学研究,等等,应该说,西方视角和方法构成了古典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研究传统,对若干代古典文学研究者产
生着深刻的影响;人民性则是指“五四”以来,在鲁迅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古典文学研究者从平民大众角度来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从而建立起以人民性来衡量古典文学价值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
代性风气,并与过去的贵族性研究特征真正区分开来。这一传统从二三十年代开始,至五六十年代达到高峰,80年
代开始对这一传统虽有反思,但“人民性”作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一个特有的概念与术语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性
的阶段性的概念,构成了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进程的重要内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古典文学研究界开始从反思而产生变异,到90年代后期则进入多元化研究格局。反思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法反思,学界召开过多次宏观研究与方法论研究的学术研讨会,试图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而
又有所回归,如有的提出返回文史哲合一的综合研究方法,有的提出文化学研究方法,有的提出回归古典文学研究
对象自身问题。二是学术规范的反思。古典文学研究界首先在文学研究领域重提建立学术规范问题,表明它更加重
视按照学术研究的规律、规则来拓展古典文学的研究。变异表现在学者们不再一窝蜂地追求什么“方法”,而是根
据研究对象做出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可采纳多种,途径与结论也呈多元化格局。此时,“方法”已然退到研究的
次要位置,而“创新”与“特质”上升为主要位置,即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个性,在评价标准上也试图有新的突破,
而不再囿于“人民性”这一标准。“无用之用”的研究目的悄然进入研究者的思想中,研究者甚感学术自由,多元
化格局由此大显。
进入新的世纪已五载有余,古典文学研究在多元化格局中推进甚快,一批中年学者成果坚实,收获颇丰,年轻博
士才情勃发,锐力四射。可以说,研究队伍的青黄不接与断层现象已不复存在。但在新的世纪里,古典文学研究如
何进一步明了自己的责任与任务、如何进一步拓展研究的领域,取得更能令国人满意的成果,却是需要深加思考
的。基于此,古典文学研究应取何种态势,我以为可从三方面去把握。
一、文学史的反思与文学史的建构
在过去的15年内,对中国古典文学史的反思一直都未停止过,围绕着“文学史观念与文学史写作”课题曾进行
过多次研讨,并有专门论著出版,更有成就的则是学者的勇于实践和大胆构建。然而,对文学史的反思并不能说已
经彻底,诸多问题的争论并未完全解决,比如文学史中的爱国主义、民族融合与民族英雄、文学交流与文学接受、
文学传播与文学演进、文学史的分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讨论并廓清的。对过去编写的文学史,我们需要深
入检讨和总结,弄清楚哪些基本问题是应该坚持的,哪些问题又是需要澄清是非的,哪些问题又是必须新增的。中
国理应有一套较为成型的古典文学史。
在考虑文学史建构时,古典文学研究者应深入探索中国文学精神问题,最好的结果是在文学史中能够充分体现
中国文学的精神内核。中国文学精神是中国文学史的灵魂。如果我们能揭示出这一灵魂并使之贯穿于文学史中,这
部中国文学史将更能体现出“生气贯注”的生命特征。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中有许多贯穿始终的问题,如以复古为
创新的文学演进观,以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社会观,以艺道合一为目的的文学理想观等等,均可在某些方面体现出
中国文学精神的一部分。或许,对中国文学精神的深入研究,能使写作文学史的学者可以站得更高些。
二、中国文学艺术特质的拓展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特质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哪些最具有中国特色或东方特色 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拓展
研究。比如文学体裁演进形式的问题,诗歌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问题,中国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述方式问题,中国
文学母题与意象问题,等等,都应该进一步展开新的研究。西方的汉学研究论著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就在于他
们是站在一个“他者”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古典文学,而且他们又常常以西方文学来作为参照,从而凸现出中国古典
文学的特别。但是,由于语言的隔离性,西方学者要深入体会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形式方面的特质,还是有较大距离
的。我们从一些具有西学背景但又了解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外籍华裔学者的论著里,反而能体察到他们对中国古典文
学艺术特质的特别揭示。因此,新世纪里新一代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应努力拓展中国文学艺术特质方面的研究,能
学习一些比较文学的方法,以拓展研究视野,增强创新能力。
三、文学的文化研究应更专一些
将中国古典文学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视野、大背景下去考察研究,是过去十年来的大趋势。文学的文化研究使得
古典文学研究方法显得更为综合,视角更为宽广,研究者们更注重挖掘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文化原因、文学内容所体
现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学接受的文化环境等。文学的文化研究是古典文学研究形成多元化格局的重要推动因素。但
是,从当前的研究趋向看,研究课题多求全求大,成果反而显得扁平而不精深。真正出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论文,而
不是追求全而平的著作。文学的文化研究做得更深更精,才有助于古典文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