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作忠 @ 2005-12-22
济南淘书记
湖北荆州市 刘作忠
春节外出淘旧书,是我这些年一大乐趣,近20年间我有10个春节外出淘书,如:2004年在西安,2003
年在长沙,2002年在南宁,等等。我家所藏的二万多册书中,有相当部分为春节外出所淘得。
2005年春节前的一天,我顶着凛冽的寒风自楚都荆州抵达齐鲁故地济南。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和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的两位朋友既是近代史学家又是藏书家,他们首先向我介绍了
一番济南旧书业的概况。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古旧书业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府学、县学、考棚四周举目可见旧书铺。进入
民国后,大小书店多达200多家,其中半数经营木版线装书和铅印古书、碑帖、字画等。解放后,由于频
繁的“政治运动”,济南的旧书业除了一家国营古旧书店,私人旧书店全部关闭。再次兴起是20世纪90年
代,全市除了零星书摊,形成市场的有三处:中山公园、成通文化城、英雄山文化市场,三处中又以中山
公园规模最大。
翌日天尚未明,我和友人冒着严寒自住地千佛山乘车前往中山公园旧书市。尽管气温已降至零下10
度,仍挡不住诸多爱书者的热情,此时旧书市已是人头攒动。但见数十个旧书摊一排排、一摞摞,错落有
致地排列着,除了常见的文学、教辅之类的书刊,还有大量的地方史料和近现代史料。山东人性多率直,
不喜浮文套语,你翻许久不买也不用担心摊主给你脸色看,而且他们喊价不算高,还价余地小。加上陪同
我的友人是济南屈指可数的藏书家之一,旧书商们多与他熟悉,经他一荐介,大家纷纷介绍各自售书的特
色,这样我一口气买了好几十本。比如:山东画报社出版社出版、近年十分畅销的《老照片》丛刊及其丛
书,在我们湖北出原价还难于购齐,而在这里仅要书价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就可购齐,我一下就买了30多
本(如:《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原价35元,我8元购到,还是新书)。
其它一些文史工具书,我也买了不少,如: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出版、16开本、560万字的《中国
现代日志》(1919-1949),厚厚二巨册,定价350元,我花40元就买下了;还有:山东师范大学主编、山
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运河文化史》,山东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纪年》(1840-
1989),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编印的《曹禺研究资料》,香港东亚研究所编印的《星马人物志》等
等,皆为我求之不得的好书,在这里均以低价购得。再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火灾大
典》,是书从9万余条火灾、消防史料中选录出4万条,时间跨度起于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中的火灾遗
迹,止于1994年底的新疆克拉玛依大火灾惨案。这是一本集我国6000多年火灾、消防史料之大成的大型历
史文献资料工具书。全书1200万字,32开三大卷,定价600元,我与旧书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120元购
得。当我手抱、肩背几大包书步出书市,抬望眼似觉泉城的天格外蓝,连刺骨的霜风吹来也是暖和的。此
时的心情,可借用大藏书家郑振铎先生得到好书时常说的一句话:“喜欢得弗得了!”
自此后,我每日奔波于济南大小旧书摊淘书,每日满载返回住地。如:在成通文化城,我买到了商务
印书馆1935年出版的《中国近七十年教育纪事》和人民交通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中国石桥》。《中国石
桥》一书系与茅以升一起主持修建杭州钱塘江大桥的罗英的佳作,是书 “蒐集了三百余座大中型石桥的
资料和照片”。时过40多年,当年的石桥或荡然无存,或面目全非,此书也就尤显珍贵了。
每天逛旧书市,许多旧书商认识了我这个“说湖北普通话”的远方淘书者,有人还引荐我到旧书商中
淘书。腊月二十三那天,我应约倒三次公交车前往北郊动物园附近一旧书商的家。在他的地下室里,我淘
到了《中国特务概况》和《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两本好书。
一周很快过去,按计划我将转赴刘勰、诸葛亮、王羲之等人的故里——沂蒙山——带访书、淘书,到
托运处托运济南所淘之书,称一称,竟有70公斤之多。下一站,不知还能搜集到
多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