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军文化
窈窕奶爸: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连恩 @ 2006-01-10
窈窕奶爸:与孩子共同成长
连恩
一个四个多月大的女婴在办公室角落里的婴儿床甜蜜地睡着。
在忙碌的工作中,定时来为女儿换尿布、喂奶,是这几个月唐诏在办公室的例行事务。他是绿地设计
有限公司的建筑师,去年才离开原来政府单位的工作,和几个好友合伙创业。由于老婆是广播电台节目主
持人,上班时间不像他那么弹性,而且夫妻俩都希望"孩子跟我们最亲,而不是保姆",决定由爸爸带着小
baby上班去。
"其实,孩子和工作满像的,有她自己的规律,什么时候该睡、该喂、该陪她玩,时间都满固定的,
我乐意多花些时间跟她在一起。"唐诏说。
启动父爱
随着愈来愈多妈妈走出厨房,投入职场,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也随之弹性调整,共同分担养儿育女
的工作,其实是近二、三十年来才有的。
上个世纪,美国有一半的父亲从未为孩子换过尿布。但是在今日,当妈妈外出工作,有四分之一的爸
爸曾兼职或全职照料过学龄前儿童,而被父亲带大的美国儿童至少有200万名。现代爸爸积极参与换尿
布、喂奶,会为父子关系加温。最新研究发现,当男人投入育儿工作,体内荷尔蒙会跟着改变,启动父
爱。
建立父子关系的黄金时期,是新生儿出生3周内,因为爸爸的睪固酮会急速下降33%,尔后会慢慢上
升,第7周以后,则回复正常。当睪固酮下降,会减低男人的攻击性、竞争意识,易于和人建立亲密关
系。
研究人员找来一群老婆即将在24小时内临盆的准爸爸,发给他们一个用布包好的假娃娃,安排他们听
6分钟新生儿哭声,观看baby吸吮母乳的画面,半小时后为他们抽血。
结果发现,体内睪固酮下降最多的爸爸,最愿意去安抚哭闹婴儿。在等待抽血的半小时,抱着娃娃的
爸爸们比不抱娃娃的,睪固酮量也来得低。
而睪固酮也和男人安不安分有关。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葛瑞指出,喜欢与家人相处的已婚男子,睪固酮
比单身汉低,而身为父亲又比已婚男子更低。
他推测,睪固酮低促使男人花时间与家人相处,而且待在家里又可能使此种荷尔蒙的量更低。
带孩子为了自我成长
带孩子,不但会改变男人体内荷尔蒙,有助于亲子和婚姻关系,也是一趟心灵成长的学习之旅。
《新爸爸──家有学步儿》一书中提到,参与育儿的父亲,往往比没参与育儿工作的父亲,获得更高
的社经地位。根据研究指出,因为照顾孩子的经验增进了父亲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别人的同情理解。
男人一辈子有一整年陪自己的孩子是很重要的。上海一位外企职员从去年2月初到今年1月底,请了整
年的育婴假。 他的太太任教于中学,前年也请过一年育婴假当她发现1岁多的儿子个性很急躁,跟自己很
像,因此不得不调整自己,藉以观察孩子有没有改变。 她最开心的是,这一年先生在家带小孩,使儿子
变得比较独立,会自己喝牛奶、去睡觉,不像以前,一定要有人陪。而且,孩子急躁的个性,改进满多。
这一年来,这位爸爸在家并没特别教儿子什么,而是陪他玩积木,讲故事给他听,或者父子一起泡
茶,他做什么,孩子就做什么。 他经常跟着朋友到野外溯溪,拎着尿布、奶瓶,照样背着孩子一块去体
验大自然,认识蝉鸣、鸟叫、花草树木。 很多事情不用教,给他环境,让他参与,孩子自然就会了,听
过的儿歌,孩子能够一字不漏唱出来。
这位爸爸相信,在各种行业里,只要你认真生活,自然会有东西长出来,生活是自我教育最好的老
师。 他说,孩子会映出你自己,爸爸有成长,孩子绝对会跟着你成长上来。
只要愿意就能改变
中国城市单亲家庭日益增加。去年沿海地区离婚统计,每5.9对就有1对离婚,带孩子成为单亲爸爸不
得不面对的课题。
40岁的士源(化名)是个单亲爸爸,离婚一年多,8岁的儿子跟他,5岁小女儿则跟前妻。之前,他一
个星期总有两、三天加班,晚上七、八点才下班,回到家,连碗都很少洗,更别提其它家事。
由于离婚,他对孩子感到愧疚,想当个跟以前不一样的爸爸。首先,他跟老板说明无法加班,每天准
时下班回家。
" 洗衣服、打扫,都是小事,功课本来就要看,做菜是比较大的突破,"士源说。
刚开始,他不会炒饭、炒蛋,连下个面也看不出熟了没有,到今天,请朋友到家里来吃饭,做出一桌
子的菜,已经没问题。
士源学做菜的动力,来自于"我想要煮饭给我儿子吃",不希望父子俩天天吃外面。他相信,凡是做过
的每件事,都会留在孩子的记忆里。更何况,妈妈不都这样在做,为什么爸爸不能做?
除了照料儿子的生活,他对父子关系比以前有更多的期待。他不希望孩子一看到爸爸就会害怕,而是
希望跟孩子做朋友,能够分享孩子生活里的任何事。
起初,他也会用喊的、骂的来管教孩子。当他想改变自己,认知到以前那样做不好,他发现自己真的
就不太会对儿子用喊的,起码现在比较不会有情绪。
"这一年的时间,我体会到人中间的爱,"他说。以前想的都是自己,现在会把自己降低,把孩子摆在
自己的前面。
虽然自由度下降, 但窈窕奶爸这个角色带给了他人生最大乐趣!
把握每个和孩子相处的机会,是男人心灵成长的一帖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