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人报
中国当代小说重新关注现实
作者: @ 2006-01-26
对现实伸出尖锐的笔 中国当代小说重新关注现实
据上海《文汇报》报道,文艺评论家王晓明在最新一期《上海文学》上撰文指出,最近有不少中国作
家“对现实伸出了尖锐的笔”,“在最近一年半的文学杂志上,差不多有一半小说,都是将‘弱势群体’
的艰难生活作为基本素材。”
许多中国作家的笔触及当代的社会矛盾和不幸。韩少功的近作《报告政府》、荆歌的《谋杀》、麦家
的《一生世》以及2005年《十月》(1~4期中短篇卷)所刊登的30余篇中篇小说,都将目光投向现实。日
前,这一文学现象已经引起了批评界的注意,《上海文学》专门辟出相当版面,以“当小说重新关注现
实”为题刊发笔谈,参与笔谈者有王晓明、徐志伟、张硕果、张屏瑾、汤惟杰等。其中《报告政府》的作
者韩少功更坦言:“我们的写作要尽量打破模式化都市生活的围城,把盲区中隐藏着的东西解放出来,看
一看那里的生活状态和生命存在。”
近日有消息称,贾平凹的《秦腔》和杨志军的《藏獒》,刚刚获得《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专家最佳小
说奖和读者最佳小说奖。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在颁奖时说:“在经过现代主义小说的探索之后,许多作
家开始发现现实生活、中国式叙事所蕴藏的魅力,逐步向现实精神回归。”毕飞宇的新作《平原》以质朴
的叙事话语,精妙地叙写了乡村青年的冲动、焦灼和迷惘,凸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法协调的尴尬。
对作家们近来纷纷关注现实这一现象,陈建功说,中国作家的目光已从海外反观国内,对借鉴国外的
东西变得更加理性,不再一味简单地模仿和生吞活剥。经过反思和超越,他们逐渐认同现实资源、生活资
源和民间资源的可贵。
据悉,除《上海文学》外,《小说选刊》杂志社也于日前在京宣布,该杂志将于明年1月全面改版。
据称,新改版的《小说选刊》编辑理念定为“贴着地面行走,与时下生活同步”,因此那些关注现实、具
备人文情怀的小说作品将成为杂志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