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收藏古玩:清代书画家袁江《牧羊图》
作者:浦玉生 @ 2006-02-20
2006/2/18 清代书画家袁江《牧羊图》
浦玉生
收藏家红神秘兮兮地告诉我,让我看一幅画。他用报纸包裹着的那幅
画已经残破,看得出来,那是有了年代的古画了。他说是袁江《牧羊
图》,我作了一番研究,查看、检索了书画家袁江的一些资料。
袁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画家,转工山水楼阁界画。在清康熙、雍
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当时还有他的侄子袁耀同
齐名。他的山水画学宋人,人物花卉技艺都相当精湛,擅画界面,山水画
最为出众。袁江在清代美术史上被认为是界画中的领军人物,但袁江的绘
画作品流传下来的并不太多,有记载的只有六十多幅,可见数量相当少。
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战乱或者保存不当造成的损失,二
是画家严格的创作态度,画的作品较少。仔细阅览袁江的作品,其绘画作
品都是相当严肃认真的,绝无马虎潦草只作。袁江生活的年代至今只有二
百多年的历史,时间并不算太长,被毁坏的作品应该不会太多,对收藏保
存他的作品影响不大,因此画家的作品数量不多可能是主要的原因。他的
每一幅画都有较长的创作周期,付出相当大的劳动才能完成,这与文人画
了了数笔一挥而就有很大的区别。
袁江字文涛,号岫泉。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出生于1662年,雍正
时,召入宫廷为祗侯。据网络资料:袁江,字文涛,扬州人。
艺 术 风 格
袁江主要活动于民间。是职业画家,长时间在扬州和江浙一带活动。
他擅画山水楼阁,早年师法仇英,中年对古代作品尤其是宋代的山水画作
过细心地摹绘。绘画技艺大增。其画传流功力深厚,尤其继承青绿山水传
统,所作青绿山水,浑朴有致。中年“得无名氏所临古人画稿,技遂大
进”。他将雄伟壮阔的山色与富丽堂皇的楼阁,很好地融为一体,既精细
入微,又气势磅礴,有力地提高了“界画”的表现能力,被推为清代“界
画”第一。 如他的大幅精品代表作《骊山避暑图》,现藏北京文物事业管
理局。画幅以唐明皇(玄宗)在骊山避暑游乐为题材。描绘出楼台殿阁,
古树环绕,散缀于山石巨岭之间,山下湖水一片。整个画面构图繁复,场
面宏大,局部精细入微,最引人注目是建在深山中的宫殿。设色极为浓
重,鲜艳奇目。
袁江的作品从画风上分有精笔和细笔两路。大部分是工整细致一路
的,有少量的是用笔粗放一些。袁江除工山水楼阁界画外,还兼作花卉,
并也流传下来一些作品。袁耀的风格与袁江基本相同。
作 品 流 传
袁江存世作品较多,多在国内收藏,也有一些流到海外。天津市文管
处收有一幅《瞻园图卷》,表现南京的园林建筑;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幅
《东园图卷》;北京文物局收有《骊山避暑图轴》,表现想象中的仙境;
南京博物院藏有《海山三山图轴》,也描绘了想象中的仙境和古代建筑,
瑰丽壮观,富有意境。
市 场 价 格
袁江、袁耀曾被在扬州经营盐业的山西商人聘至山西作画多年。他们
被当地富室请去作画,画幅的大小方圆都与主人房屋的格式相配合。在北
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古画商人,由山西运至北京的袁氏真迹,大小不下
百幅。
袁江叔侄的作品非常为日本人所钟爱,在日本能卖到高价,但日本没
有固定的国际艺术市场,一些日本收藏家则到纽约去买袁江叔侄作品。
早在1983年纽约就卖过袁江的作品,当时有一幅叫作《桃花园》
的作品拿出来拍卖,这幅作品于1719年,是个设色绢本屏风,描绘想
象中的桃花园景色,极为富丽秀美,引起买家极大兴趣,竞争激烈,以6
3250美元成交。1990年又有两幅作品成交,一幅是袁江的《雪江
归渔》轴,卖到7万美元;另一幅是袁江侄子袁耀的《归猎诗意图》轴,
卖到45000美元。这两幅作品都是绢本,保存完好,对提高价格有所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