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工场
智慧学理论在小学创新性课堂教学
作者:尹亚萍 孔庆瑾 @ 2006-02-27
智慧学理论在小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探索中的研究
2002.11——2003.12研究工作汇报
尹亚萍 孔庆瑾
我校在“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中承担的子课题研究题目是“智慧学理论在小学创新
性课堂教学探索中的应用研究”。现已完成二个阶段的研究工作。现对照检测目标汇报研究工作的完成情
况如下:认真学习智慧学理论,提升教师对智慧学理论的认识。我们在研究小组的活动过程中和日常工作
过程中主要学习了顾秉钧先生的《漫谈智力智慧》和几次讲座的文章;还学习了有关智慧学方面的文章:
《谈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智慧》《素质结构测验方法介绍》《评价你的智慧层次》等文章。通过这些理论学
习使教师们对智慧学理论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用心体会智慧的激发和培养。
现阶段对智慧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面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机智、课堂教学设计和对教材的二度
开发利用方面有所收获。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完成教案的教学要求,提出在课堂教学中
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让教案暂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能灵活、机智,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一位
教师在教学案例中这样写到:“《课堂因智慧而充满灵性》……‘读的不好是很正常的事,学生们笑了,
这因为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用笑声感谢他,请大家再用掌声鼓励他,让他再
读一遍’……用由衷的赞美开启学生的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不足、面对学生的特殊表
现、面对学生的提问,等等突发事件的处理都体现出教师的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要求方面明
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对学生智慧发展的要
求。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包括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课外作业的设计,都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能力的培
养;注重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思考热情的培养;例如:数学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数学作业:试试
看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和周长,再计算它的面积。学生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不是简
单地想一想、算一算,而是要充分地开动自己的大脑,想出别人想不到的、更好的方法。设计这样的作业
是为学生创造智慧发展的条件。我们在新课程实施前就已经对教材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是运用教材
‘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我们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十分重视。一是在课堂教学设计前认真钻研教
材,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智慧的发展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二是联系生活实际探索开发新的教学内
容。例如:我们在高年级尝试组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为学生智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车轮滚滚”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不仅仅学会怎样去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怎样对收集到的数
据进行整理,还学会了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学生们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我国汽车行
业的发展,展开了有益而热烈的讨论。使很多听课的教师大受启发。我们高年级四个教学班的“综合实践
活动”课设计分别获省级的二、三等奖。我们在对学生的智慧发展探索过程中有了这样的认识:智慧的发
展需要知识的积累;智慧的发展需要主动、积极的思考;智慧的发展需要有效激发;智慧的发展需要一定
的环境。因此,在创新性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中,认识智慧发展的规律、运用智慧学的理论是一个很有价
值的探索路线。
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研究确定了对这一子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人员和班级并对确定的研究
对象进行了初步的情况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后附人员安排和班级情况调查报告)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
施和新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将课堂教学中,强化师生教育、教学资源的生成和合理开发运用。使我们的
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而是激发学生智慧的发展,促进教师智慧的发展。提升智慧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和
发展。
我们在完成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中,进行了学习的思考,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出现了一些困惑。主
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在研究工作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尚显不足;二是研究计划的可操作性欠缺;针对这二
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个阶段的研究工作中预意进行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