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区
应当重视软资本的开发与积累
作者:朱晓荣 @ 2000-10-10
应当重视软资本的开发与积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思考之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从产品到商品的转换,形象地比喻成“惊险的跳跃”。传统的计
划经济否认商品的存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用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用计划分配取代
市场机制,这一时期,国民经济运行长期呈现物资短缺特别是消费品短缺的特征,范围
越来越广的“票证分配”和黑市是这种经济状况的突出表现。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亚诺
什.科尔内(Janos Kornai)将其称之为“短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运行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生活中的产品短缺、资源短缺、生产能力短缺的“短缺经济”状态宣
告结束,出现了全面性的商品供给过剩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过剩,呈现出经济过剩运行
的基本态势。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阶段性过剩,同时也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在当前
和今后一定时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经济运行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转变,企业
越来越多地面临着马克思所说的那种“惊险的跳跃”,光能生产出产品还不算本事,能把
产品卖出去,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跳跃才是真本事。
根据经济运行基本态势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近几年来,我国一
些地方和企业以市场需要优化结构,让天下资源为我所用,推行“软性策略”,即少拚
“硬件”抓“软件”,不单一追求有形资产的增长,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而是
集中精力在以人才、品牌、管理理念、销售网络、高新技术为核心内容的软资本上做文
章,使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增长。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从1994年至1997年,该市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入逐年递减,但由于成功推行“软性策略”,集中精力在软资本开发与积
累上大做文章,国内生产总值却以20%的速度逐年递增。1998年,在固定资产投入与上
年相比下降幅度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21%,工业
产品销售率达96%。该市推行“软性策略”的具体内涵,形象地说,就是将自己的“帆”
(软性资本)挂到别人的“船”(加工基地)上去征战商海。他们针对目前国内出现的买
方市场与不少企业开工不足,厂房、设备等“硬件”富余的状况,一改过去办企业上项目
先建厂房,然后再去找市场、搞推销的做法,转为在抓人才素质、产品品牌、技术开
发、市场网络和创新机制等下功夫。先根据市场需要研究开发出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
产品,再利用或树立知名品牌,建立营销网络,在销售产品、开拓市场方面大做文章,
产品在初期则委托本地或外地的其它企业加工生产。惠州人认为,“营销网络为王”。在
买方市场条件下,对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成败的决定性约束力是市场、品牌和营销网
络,有了这些,没有工厂可以找最好的工厂加工。如惠州在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企业TC
L集团,在1992年决定将TCL品牌从电话机等通讯设备产品向彩电领域拓展时,当时
没有建自己的彩电厂,而是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技术开发、品牌的宣传和销售服务网络的
建立上,产品的生产则委托给一家港商在惠州的生产基地加工。结果彩电生产仅用了3
年的时间就稳居全国彩电工业前三名,仅次于四川长虹、深圳康佳。近年来,TCL集
团用几乎同样的办法成功地使自己的经营领域拓展至计算机、洗衣机、空调器等多个产
品,充分发挥了TCL品牌、人才、管理、营销网络、技术开发等软资本的潜在效能,
使TCL迅速成长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规模集团。如今惠州除了TCL之外,还创
出了麦科特、德赛、富绅、达园、侨兴等一批在全国乃至国外市场有相当知名度的自有
品牌,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几千个销售分公司或连锁专卖店,使得在市场疲软的状况
下,惠州产品连续多年销售达96%以上。惠州通过运用品牌、营销网络等软资本,进而
建立了彩电城、光学城和亚洲最大的电话机、电池等一批生产基地。目前,在惠州已有
一批企业依靠“软性策略”发展壮大起来。在惠州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有1家,年产值
超十亿元的企业有14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78家。惠州的这一做法,已被选入美国
哈佛大学教学案例。
惠州经验的根本所在,实质上体现的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演变过程中,经济增长和
经济运行方式的根本转变。对我们盐城来说,近年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
在压力越来越大,但同全国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我们也面临着大规模的产品积压和生产
能力闲置,面对全面疲软的市场,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难于寻找好的投资项目,投资欲
清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剔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的因素,挤
去层层级级上报指标所含水份部分,实际上是增长缓慢,部分地方呈零增长甚至是负增
长。面对新的形势,如果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期惯用的以计划指标和行政命令的方式压
经济指标、压投资规模的传统方法,来推动经济增长是难以收效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
的根本转变,首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从制订、分解具体
的、短期的经济发展计划和指标,转向确定和实施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实施区域产业政策导向,从主要依靠硬资本投入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重
视软资本的开发和积累,寻求资本有效增值和扩张,通过推行“软性策略”带动经济有效
增长。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实现政府“归位”,企业家“到位”,以培养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作为搞活国有企业的重
要资本。政府管理国有企业回归到只是提供发展思路、制定政策、监控重大决策的动
作,而把企业经营管理完全授权给企业家。惠州人认为,他们手中最大的一笔资本就是
拥有一批40岁上下,懂管理、视野开阔、有闯劲和魄力的企业家,他们是惠州经济日益
活跃并实现持续增长的领头羊,是TCL、麦科特等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企业
兴旺、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我市的情况来看,企业的兴衰也是直接和企业家密切
相关的,正如森达与朱湘桂、悦达与胡友林、飞驰与葛传华、江动与朱瑞龙、丰山与殷
风山等,而燕舞由兴至衰,企业领导人的频繁更迭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市
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关键,一是应当保持“企业家”队伍的相对稳定,对有成绩的企业家不
要动辄“加官晋级”,用政治家的标准来衡量企业家,破除“官本位”的用人意识,支持企
业家把事业搞大、把企业搞强才是对企业家真正意义上的重用和爱护。二是应当加强企
业家队伍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考虑从市级机关选派一批35岁以下的科级干部到企
业挂职锻炼,从中培养和选拔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视野开阔、有闯劲和魄力的企业经
营管理人才到企业担任主要领导的实职。据专家统计分析,人的一生中25-45岁之间是
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被称为创造年龄区。江苏盐阜人民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长施建石成长历程,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三是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企业经营
管理人才队伍。支持盐城工学院等院校用优厚条件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
退休教授以及博士、硕士前来任教,创造条件尽早开设企业经营管理、管理工程等专
业,一方面可培养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此为阵地对企业
现有经营管理及营销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素质,强化本领。
--以树立品牌、构建营销网络、拥有市场份额作为提高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措
施。过去,外地人只知有“燕舞”,而后才知有盐城。而今,国人知道盐城有个“森达”、
有个“江动”和“悦达”。可见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的巨大效应。我市当前应把名牌(规
模)战略的实施落实到扶持、促进知名企业、名牌产品的资本、市场份额的有效扩张上
来,以兼并、租赁、托管、参股等不同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和投资向名牌(规模)企业
积聚和集中。充分利用知名企业拥有的品牌、营销网络、市场占有份额等软资本优势,
盘活社会存量资产,不仅要鼓励本市范围内的资本有效流动,还应当更多地要开放资本
市场,吸引外地及国外知名企业来盐城扩张资本。惠州市在经营软性资本时,先后与湖
南、河南、安徽、湖北、上海、辽宁、内蒙古等地多家停产半停产企业合作,利用它们
的闲置设备生产自己品牌的产品。他们在借人家的母鸡下蛋的同时,也救活了这些合作
的企业,实现了双赢共进。
--建立创新机制,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地
区、一个企业发展和兴旺的灵魂所在。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1)
技术创新。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在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谁
忽视技术创新,谁就面临将衰退、萎缩的生存危机。“燕舞”的深刻教训之一也正在于
此。《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传出一条信息,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每年的淘汰率达
20%。建议我市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升级,采
取有效措施把“科教兴市”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大丰市通过推行“哑铃模式”,竭力推进企
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崛起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以精炼油、
永磁材料、高效生物化工等为重点的三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实施高新技术项目20多个,
其中有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星火计划,13个省级高新技术,到“十五”期末,大丰
高新技术产业可望形成销售收入30亿元的规模。(2)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往往是通过产
品创新来实现的。如今,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呈加速递减的趋势,市场上的老产品、老面
孔越来越少,不实现产品创新,企业也就没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江苏金兰集团早
在前几年即未雨绸缪,抢先开发出色纺纱系列新产品,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全省第一
的色纺纱生产基地。今年1-9月份,该集团实现销售1.15亿元、税收633万元,分别增长
47.3%、26%,减亏增效900万元。随着国家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城乡用电价格合
二为一,农村电价将大幅度调低,今后,北方农民将可能更多地使用电机抗旱,而这就
意味着“江动”小柴油机传统市场的萎缩。因此,我们应从“江动”目前的兴旺繁荣中看到
潜在的危机,建议市里重视“江动”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产品创新工作,从产业政策导
向、资本金投放、技术服务、人力资源供应等诸多方面,对“江动”等予以重点支持,引
导传统产业企业,尤其是“悦达”、“江动”、“飞驰”等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上市公司、规
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伸出触角,并积极运用高
新技术和其它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帮助他们尽快开发新的产品和市场,提高产
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支柱;(3)制度创新。惠州市对国有企业制
度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跨越单一公有制的局限,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用少
量的国有资产吸引大量社会资金和外资。如TCL、德赛、麦科特等集团总部是国有
的,而下属二级企业的经济成分则五花八门。据统计,在过去的5年里,惠州市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仅占1.55%其余98%多是外商、集体、股份、私有
资金。二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大力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者奖
励股权,让企业家成为真正的老板。建湖县已在积极探索在国有企业内部营建“私营小
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将企业的部分产品转化为私营。如县农药厂采取“抓两头、
放中间”的形式,将新药烯唑醇的生产权放手让私人经营,企业只统住原料进口和产品
销售这两个关口。目前“剑”牌农药已重新焕发生机,1-9月份,实现产值7537万元,利
润264万元;二是将企业部分车间转为私营。县齿轮厂将热处理车间和浇锻车间分别租
给个人,引进个人资本150万元,用于新上项目;三是将企业的部分设备拍卖给个体业
主。县缫丝厂将所有的针织烘机拍卖给个人,企业实行反租使用,降低了维护成本。目
前建湖县已有六成企业采取这些形式活化机制,降本增效。
1999年10月16日第四稿
附:参考文献及资料: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2版;
2、亚诺什.科尔内:《短缺经济学》(上、下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3、刘诗白:《论经济过剩运行》,《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4、陈建辉:《惠州:抓“软件”抓到大实惠》,《经济日报》1999年8月12日A1版;
5、焦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新华日报》1999年8月26日B1版;
6、张伟新:《浙江省传统产业结构调整颇有新意》,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动态研究
与决策建议》第10期(1999年3月25日);
7、中共盐城市委办公室:《综合信息快报》1999年第26-30期;
8、李鸿忠:《软件策略:城市经营管理新理念》,《经济日报》1999年10月13日D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