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涪 @ 2006-04-11
我见到了毛主席
邹涪
寒风呼呼地吹着,寒冷并不因太阳的照耀而有所减弱。此刻,我排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去瞻仰毛主席的
队列里,双排队列在缓缓地前行,已经行走了很久了,前面的队伍还在很长很长,我离着毛主席纪念堂仍
然还有很远的距离,而后面则看不清队伍的尾。据说自从毛主席纪念堂开放以来,近三十年时间里,这样
尉为壮观的场景都在每一个开放日隆重上演,形成世界上一种罕见的人流奇观。
我已经迫不及待,恨不得立刻见到敬仰已久的伟人。
这是我一生中最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为了这个时刻,我的期待已伴我走过少年的遐想和青年的渴盼。
一代伟人毛主席在我心中是那样神圣,他的容貌是如此谙熟。我出生后不久亲爱的毛主席就逝世了,虽然
没有更多的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生岁月,但伟人的人格魅力始终深深地吸引着我。从书籍到图片,从选集
到诗词,从电影到电视剧,从别人的谈论到目睹真实的纪录片,凡是有关毛主席的一切无不让我如痴如
醉。对伟人的崇敬甚至使我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
句在开国大典时毛主席惊天动地的划时代的声音。去年在庐山游览美庐别墅时,我甚至在毛主席和贺子珍
住过的房间前足足缅怀了两个小时,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毛主席曾经用过的实物,想象着当年主席
的生活场景,我似乎触摸到了历史的脉动,感受到了主席的英容笑貌。庄重而朴素的桌椅、床铺似乎还留
着主席的余温,他仿佛没有走远,他还会回来伏案彻夜工作,在这小小的房间里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写
诗作赋,书写激扬文字……
离毛主席纪念堂终于越来越近,我的心跳也越来越加剧。在瞻仰的人流里,人们的表情带着庄重,黑
头发的,白皮肤蓝眼睛的,年轻的,年长的,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各种阶层的人,这时他们也一定有着和我
同样的心情。
步入纪念堂,我突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和感伤,这种感觉或许来自我从小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缅
怀。这一刻,往昔的想象和真实场景发生了碰撞和对接。前厅是毛主席的塑像,庄严而肃穆,他端坐在沙
发上,目视前方。前面摆放着瞻仰的人们陆陆续续敬献的鲜花。从前厅进去便是安放毛主席的水晶棺材。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我抑制着几乎快要跳出的心脏,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起来。在工作人员的指挥
下,两列平行的队伍向水晶棺材两边分开鱼贯而行。水晶棺材按东西向摆放着,里面灯光柔和,叱咤风云
的伟人毛主席安详地躺着,胸部以下盖着鲜红的党旗,他头发稀疏,面色红润,身着他平时喜爱的银灰色
中山装,他的遗容依然那么鲜活,那么神采奕奕,仿佛只是睡着了一样。瞻仰的每一个人神情都十分庄
重,没有任何喧哗,人们从毛主席的遗容旁轻轻走着,仿佛谁也不愿惊扰这位把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的伟大领袖,要让他好好地安息。我激动不已,这位从韶山冲山坳里走出的十三伢子,这位南征北战解救
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伟大领袖,这位全国人民无比爱戴和敬仰的卓越的共和国的缔造者,此刻与我离得
如此之近!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的目光深情而感伤,心情沉痛而沉重。我在心里说:“敬爱的
毛主席,我终于见到您了!”队伍在前行,瞻仰者只能绕着水晶棺材缓慢行走半圈,我与伟人仅仅只有几
十秒钟的目光停留,但我却感到了一种无以伦比的幸福。今生能够见到毛主席是我最大的愿望,就在这个
寒冷冬日的上午,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纪念堂后厅北面的墙壁上,是脍炙人口的毛主席创作并手书的大幅诗词《沁园春·雪》,毛主席独创
的毛氏书法是那么雄浑豪放,飘逸洒脱而又神采飞扬,诗的意境是何等的大气磅礴,体现了伟人对祖国山
河的无限热爱和伟大的志向。
毛主席仙逝已近30年了,他一手创建起来的新中国经过几代继承者的不懈努力,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若是在天有灵,伟人也感到欣慰了!他所创建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始终引领着后继者们沿着社
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他的思想他的人格魅力必将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