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苑
为龙散文:阜宁人在北京
作者:周为龙 @ 2006-04-12
阜宁人在北京
周为龙
连续几次出差到北京,有机会接触了多位在京打工创业的阜宁人。3月中旬,阜宁在北京召开新农村
建设座谈会,特邀了好几位打工者出席,阜宁县委书记、县长单独会见了他们,他们很是风光,也很高
兴。
谈起阜宁人在北京,每一位在京做事的人都充满自豪。据北京有关单位预测,阜宁人在北京约有8万
人,其中建筑工人3万人左右,从事第三产业的有5万人。北京大街小巷里修自行车的,百分之九十五是阜
宁人,无论你在北京哪个街道,一开口就能听到乡音。北京市场做音像碟片买卖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是阜
宁人,无论在哪个大商场或小商店买一盘磁带或碟片,服务员都会向你神秘一笑,接着便说:唉!你侬也
是阜宁的呀,咱们是老乡嘛!据北京市工商局办公室范耀光主任介绍,阜宁人在北京领执照开门市办商场
的大大小小老板有近千户。他们手中有多少钱估不透,千万元资产的也有上百户。
阜宁人到北京创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九十年代初就有一批先行者走出家门去京,他们大多数是沟
墩镇的,主要从事小买卖。然后陈良镇搞建筑的,东沟搞装璜的,一批批到京。近几年,全县形成创业热
潮,各镇都有年轻人走出家门,一个带一个,一批带一批,进入了京城,从事各类经商活动,每个乡镇还
形成一个产业特色。
阜宁人在北京经商以吃苦为上,以诚实为本,很受北京人欢迎。在艰苦拼搏中,许多人已举家进入北
京。沟墩镇三合镇陈老板,今年才34岁,他24岁就单身闯京城,吃了很多苦,蹲过屋檐,睡过桥下,喝过
自来水,起初给小超市装装货送送物,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自己已开了一个500平方米的超市,年收入
百万元以上,家属孩子都到了北京,自己还带了10多个老乡在超市,买了三套房子两部小车。他说,今年
还要扩大超市,多带一些家乡人去打工。前几年到京打工的,都是初高中生,还有部分没有文化。京城的
市场,京城的生活,让人们感到光有苦力不够,竞争中他们意识到要提高文化层次。东沟在京搞装饰公司
的王总这样说,没有文化只能苦小钱,吃饱饭;有了文化有见识,才能挣大钱。他已自修大专、本科,公
司聘请了本科生、研究生当技术人员,他自感没有文化跟不上。像王老板这样的阜宁人,在京都开始由劳
力型向知识型、经营型转变,预计不久的将来,会成长一批出色的大老板、企业家。
与这些打工仔见面,他们都很热情,都很关心家乡建设,也愿意为家乡建设出力。中国有部电视剧
《北京人在纽约》让世人大开眼界,在京的阜宁老乡也期望拍部电视剧《阜宁人在北京》,让所有的阜宁
人都风光风光,让这些创业者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