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青年 @ 2006-05-08
怡香茶馆
郭青年
《江南时报》2006-05-03
我是带着复杂的心情描叙我们瓦镇的老茶馆的。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就读过苏童的小说《南方的堕
落》,在小说里香椿树街上的梅家茶馆是一个制造闲言碎语、充满桃色想象的无聊场所。我读《南方的堕
落》的时候,正是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的五月。我躺在瓦江河岸清爽宜人的柳树林里,而身后就是我们那
个衰败的小镇有名的老茶馆——怡香茶馆。
瓦镇只是一个临河的湘西小镇,除了上上电影院,在两条大街上来回走走,瓦镇人就只能泡泡茶馆。
怡香茶馆是瓦镇几家老茶馆里最有来头的。宅子原是民国时代一个官员的公馆,后来家道中落,被镇上开
粮栈的秦家买了下来,辟作了茶馆。那时茶客云集,茶香缕缕,过往的官商在怡香茶馆里像赶集一样穿梭
不绝。
怡香茶馆解放后被关闭,茶客们四下里逃散,房子被充公。茶馆没了,我祖父试图重温旧梦,每次得
到好茶,就在自家八仙桌上用珍藏的紫砂壶泡上几壶,偷偷邀上几个当年的老茶友在临河的二楼窗边品
酌。80年代后,政府把怡香茶馆的房子归还给了秦家的后人,怡香茶馆重新复兴。作为瓦镇上的一个老
茶客,我的祖父显然是一个在茶道上富有小资情调的人,他每天坐在自家客厅里对于怡香茶馆今不如昔的
茶质和每况愈下的茶风大发脾气。
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无数个黄昏都是在怡香茶馆茶客的喧闹声中度过的。我们小镇的工厂、街上的店
铺养着大批游手好闲的人,他们把午饭以后大把的时光都扔在茶馆里。我家与怡香茶馆紧邻,这是让人非
常悲哀的事。怡香茶馆的女主人王莉华是个全镇最风骚的女人,她和茶客们打情骂俏的尖声浪笑钻过怡香
茶馆古旧残破的瓦檐,飘落到我家的房间里,再像刺鼻的劣质香水一样扩散到全镇大街小巷里。
瓦镇的男人在夏天的午后花费在怡香茶馆的时间会显得更加的漫长,因为炎热的天气使他们泡在临河
凉爽的怡香茶馆里更加惬意。夜晚的江风扑进茶馆的窗口,灯影晃动下的男人们光着上身,踢踏着拖鞋,
摇着蒲扇,鼓舌如簧。我祖父的时代,还可以在茶馆里看看旧戏。听听评弹,而80年代的瓦镇男人在茶
馆里除了打牌搓麻将,惟一的快乐就是谈论和调戏女人,他们比我祖父作为一个纨绔子弟的时代还要俗不
可耐。不得不承认,王莉华是我们瓦镇最时髦的女人,比如,王莉华最早穿起了低胸的连衣裙,最早烫起
了火鸡头,最早戴起了项链,最早穿起了高跟鞋。甚至,她在瓦镇最早穿上了一种紧绷的黑色的健美裤。
瓦镇的女人们前天晚上还在男人面前喋喋不休地批评着王莉华卖弄风骚的最新款式,第二天早上马上跟风
穿了起来。瓦镇高中那些可笑的、追逐时尚的女孩,每天上学路过怡香茶馆都会探头往王莉华的身上扫
视,来获取最新的服饰资讯。瓦镇的女人跟瓦镇的臭男人们一样,愚不可及。
我祖父终究只是一个对茶道有着小资情结的老顽固。他不识时务地迷恋旧茶馆的气氛和维护茶馆的民
国传统,对于怡香茶馆今天的乌烟瘴气终于有一天爆发出来。某年秋天的午后,这个怡香茶馆昔日的老茶
客把女人王莉华堵在我家门口,勃然大怒,高声指斥王莉华毁了怡香茶馆。王莉华是个精明狡猾而懂得克
制的女人,她微微一笑,闪身而过,疾步走进人声鼎沸的怡香茶馆里,把我那可怜的祖父气急败坏地丢在
原地。我站在窗前,看到夕阳下祖父的身影很是孤独。
后来我长久地离开了瓦镇,结束了小镇上的平庸生活。隔壁喧闹如潮的怡香茶馆以及关于茶馆的一些
旧事只成为一种粗糙的记忆。祖父去世后,我把他的紫砂壶留了下来,有时想想,觉得这个老头很可爱。
--
姓名:刘兵伟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
邮编:06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