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玉生 @ 2000-11-26
雨中的未名湖
浦玉生
雨,苍茫了博雅塔影;雨,迷离了未名湖光;雨,虚虚幻幻恍恍惚惚模糊了湖心小岛;雨偏
多情,不多情就不会如此突发而至;雨自写意,不写意就不会这般兴会淋漓。
晨起,撑着雨伞漫步于未名湖畔。
未名湖,北大的象征。时断时续的夏雨将思绪跨越时空,进入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四百
多年的燕园变迁。
燕园原名淑春园,为清代宠臣和绅(1750-1799)“潜移逾制”,仿颐和园建,今日雨中的 石舫
静静地泊在未名湖中。多少年了,石在草是不会灭的,就在石舫的缝隙中长出了一点点 青草,真
是铁树开花,石田绽青。
未名南路一侧,有北大百年徽标雕塑,此为贝尔实验室所贺,为百年校庆时所建。主题是弘
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
蔡元培(1868-1940)半身塑像,象征着他挺立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北大的兴盛离不开蔡元
培,毛泽东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乾隆诗碑、梅石碑记,前者为清代乾隆皇帝所作“谐畅春园”的诗,后者为他第一次南巡至 杭
州,看到奇梅刻于怪石上,喜之,运至京城留存,今日均立于未名湖边。
北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未名湖的西南角有一处为抗日战争联络点,山坡洞穴隐蔽处,当
年地下党组织在此传递文件、情报、军事器材。北大革命烈士纪念碑为1993年所建,在此有 83位
革命烈士,其中70名为中共党员,北京的党的支部,最早是北大占大部分,在北大的师 生、校友
中有名刻于碑上,我目光寻去有:李大钊、邓中夏、张太雷、闻一多、黄显声( 《红岩》中的人物
原型,1947年11月27日被国民党所害)等。
未名湖畔人影孑孓,但北大的师生均鲜活我的眼中、脑中。北大教授主讲“建设项目的可行 性
研究”,很快与今日凌晨,也就是几小时前世界关注的热点法国—巴西足球赛联在一起, 法国以定
位球的可行性分析,3:0胜巴西。昨晚遇另一教授,她在用英文撰写学术文章,拟 参加西班牙的
国际学术讨论会,与我们撰写调研报告不同的是,我们的文章要被领导批示并 在实践中可操作并
证明是正确的,而她的文章要被国际学术组织认可。
北大的学生刚放暑假二、三天,校园内是活跃的,招贴栏内有未名创作社的文稿撰写招聘活
动,组织百名博士生赴湖南浏阳暑期实践活动,还有交易自行车、合租单元宿舍的女生,另 有一
种自诩为高层次的文化消费,用一顿菜金可租碟片观摩2小时。他们声称一种全新的现 代文化消
费:能租就不买,花小的投入得到更多的实惠。
雨声淅沥,我漫步于水泥和鹅卵石相间的湖边小道上,周围是标有中英文对照的牌子名称:
侵蚀泥石岩、沙砾岩、油松、碧桃、垂柳、连翘、银杏等。
风住雨歇时,我从未名湖畔走进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读上午的课程,继续沐浴着春风风人、夏
雨雨人的温煦润泽。
智慧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