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社区
美文欣赏:纤塘乌篷水乡游
作者:沈桔敏 @ 2006-05-20
美文欣赏
纤塘乌篷水乡游
http://www.zjrb.cn 诸暨网 2006
作者 沈桔敏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
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
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鲁迅《社戏》
小时侯看《翠姐姐回娘家》,没记住很多,却对那乌黑的小船记忆犹新。爸爸说那叫乌篷船,是我们
绍兴特有的。后来,认识了鲁迅,我试着去读懂这位文学大师笔下的绍兴,和他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深
情,可是,大师的深奥又岂是小小的我能读懂的。读懂的只是:大师也喜爱家乡的乌篷船儿。在大师的眼
里,船让生活变得美丽,变得有滋有味,充满情趣。
遗憾的是,一直未能有机会坐一坐这美丽的乌篷船儿,原因很多,也许是以为每天生活在绍兴这座水
城里,什么时候坐不可以呢,不急于一时。于是,我只是静静地欣赏小船儿飘摇在水中的悠然,只是慢慢
地拿起相机拍下这美丽的画面。
直到有外地的朋友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他坐过乌篷船了。我问他什么感觉,他闪着大眼睛问:“你不
会没坐过吧?”我点头。朋友很疑惑,却还是向我讲起了坐船的感觉,他用了一句诗:“人在乌篷中,乌
篷却在水中”,不知道是谁说的,却足以代表很多坐船人的心情。
为了这梦幻般的感觉,趁了个假期,我特地跑去东湖。记得古人有云:“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
属。”小小的乌篷船儿真的好似水城上的一叶叶扁舟,那乌黑修长的船身,轻灵飘逸地穿过古城街河的水
面,与周围环境极协调地融合在了一起,天地人和,尽在不言中。我想,大自然最美丽的杰作也不过如此
吧!
游人坐在小船上,划来荡去,观看远山近水,很是写意。有大胆的甚至会将双脚伸到船边,拨水嬉
戏,犹似进入了一片水海之中。遇到下雨天气,“船底江声篷背雨,游人听得最分明”,更是别有一番风
韵,似幻似梦又似真。
浦玉生说,绍兴清亮的河水给予文学大师们注入了艺术的灵性,而绍兴的乌蓬船则是大师们让灵性得
以飞扬的温床。的确,陆游的“轻舟八心,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让人忆起陆放翁摇着乌篷船的形
象;鲁迅、周作人兄弟坐着小船儿长大,在他们的作品里不时能看到乌篷船的身影……文学大师们用他们
坚定的笔记下了他们对小船的深情,也记下了他们对家乡的深情。
乌篷船没有秦淮河里的船令人迷醉,比不上北京颐和园的船气派,更比不上西湖的船那么雅致,也没
有威尼斯的小艇轻灵敏捷,但绍兴小巧玲珑的乌篷船自有它的特色,它是绍兴水乡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
它已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是绍兴水乡流动的生命。它像一条黑色的丝带,从远古飘来,一路哼着咿呀咿呀
的越调,闯进绍兴人的生活,走进绍兴人的心里。
纤塘乌篷水乡游,绍兴人抹不去的一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