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街
施耐庵故里的水浒文化
作者:仓显 @ 2006-05-31
施耐庵故里的水浒文化
仓 显
施耐庵的《水浒传》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其巨大的文学成就,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达到了现实
主义的创作高峰。
正因为《水浒传》具有伟大的历史价值,才使这位文学巨匠卓立千古,饮誉全球。大丰,作为施耐庵
的故里,更是对这位前辈乡贤,情有独钟。多少年 来,人们对施耐庵和《水浒传》的研究不断深入,不
断普及,使施耐庵的水浒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简单地概括起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施耐庵研究会
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于1985年,它是以研究施耐庵及其作品《水浒传》为宗旨的群众性的学术团
体。
二十多年来,施耐庵研究会在资深的施耐庵和水浒研究专家刘兆清会长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细致的
研究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每次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都在50到80人不等,在全国
乃至海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1996年,研究会和盐城水浒学会、施耐庵纪念馆联合召开纪念施耐庵
诞辰700周年学术研讨会。台湾、香港的学者都不远万里赶来与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再如,
1998年我们以施耐庵纪念馆建馆五周年为契机,召开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热情开展了对中央电视台播放
的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进行评论活动。在新闻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中央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
台等四家省级以上电台,对大会实况进行采访。2001年,我们又和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联合召开学术年
会,着重对施耐庵的友朋和《水浒传》的版本进行研究和探讨,把施耐庵和《水浒传》的研究不断引向深
入。2005年,在大丰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和中国水浒学会共同举办2005年中国水浒暨明清小说和
施耐庵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大家记忆犹新,也取得显著的效果。
与之同时,施耐庵研究会,也经常派员参加全国各地的学术研讨活动。研究会成立伊始,1985年派员
两次出席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一次秦皇岛会议,一次浙江白沙会议。次年,又派员出席浙江水浒学会年
会、全国第四届《水浒》讨论会。其后,多次派员去浙江、湖北、山东等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吸取各地专
家学者对施耐庵和《水浒传》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使施耐庵和《水浒传》的研究不断深入地开展。
《耐庵学刊》是施耐庵研究会的内部刊物,《耐庵 学刊》不局限于施耐庵生平和家世的研究,而且
包括其作品《水浒传》研究,研究的领域、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时空都很开扩。它是学者专家研究施耐庵
和《水浒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园地。二十多年来,学会会长刘兆清担任主编,他积极组稿到目
前为止,《耐庵学刊》已出版16辑,约200多万字,这是全国市县级学术团体中绝无仅有。同时,我们还
和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联合组稿,编印了两本《施耐庵研究》,约100万字。
在施耐庵诞辰700周年之际,施耐庵研究会又和盐城市水浒学会、施耐庵纪念馆联手,耗资13万元。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纪念施耐庵诞辰700周年书画集》,这本《书画集》汇集了全国30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港、澳、台和海外作者300多幅作品,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张爱萍、邹家华、费孝通、吴阶
平、周克玉为画册题字,台湾97岁的文化名人陈立夫,也从海峡彼岸寄来了“大著千古”的条幅,《书画
集》的出版,全国多家电台、报纸予以报导,在海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二、施耐庵纪念馆
基于施耐庵研究会的研究成果,广大专家学者的强烈呼吁,大丰市施耐庵纪念馆于1993年8月在施公
故里白驹花家垛落成了。
施耐庵纪念馆是一座以施氏宗祠为原形的巍峨壮观、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群。
施耐庵纪念馆的建成,这是施耐庵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既是对前一阶段施耐庵研究工作的
肯定,它又标志着施耐庵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施耐庵纪念馆作为一个实体,它已成为施耐庵和水浒研究的重要基地。它珍藏着极其宝贵的文物史
料,如以施耐庵为始祖的《施氏家谱集》,还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序》、《施氏族谱序》、
《施让墓志铭》、《施子安残碑》、《施让地照》、《施延佐墓志铭》、《施奉桥地券》、《施□桥地
券》以及施氏宗祠遗物木主、石鼓等。
在这里,人们还能看到数以百计的不同版本的《水浒传》,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水浒传,为《水浒传》
的研究提供许多翔实的资料。
其次,施耐庵纪念馆已成为闻名全国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旅游事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新兴产业、大丰市施耐庵纪念馆以其巍峨观、古色古香的雄伟建筑和幽
静典雅、清香四溢的外部环境称著于世,更因为施耐庵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海内外大量游客。中
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对施耐庵纪念馆有专题报导,施耐庵研究会会长刘兆清、纪念馆馆长窦应元
在影片中已把纪念馆有关情况向广大观众作了翔实的介绍。施耐庵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多达数万人次。
建馆10年来,累计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其中英国、日本的国际友人远涉重洋、历经风霜来纪念馆参观访
问、查阅施耐庵研究资料,另外,还有韩国、朝鲜、东南亚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的游客也不时光临。
目前,“施公遗踪”已成为称著全国的旅游景点,是“盐城十景之一”,施耐庵纪念馆已被省、市政府部
门分别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教育基地”、“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
与之同时,施耐庵纪念馆还协助国家邮电部发行水浒纪念邮票,水浒传系列邮票共发行5组20枚和3枚
小型张,这在我国邮票发行史上是罕见的。其中三组、四组、五组的首发式都在纪念馆举行。近年来,又
和浙江省邮票局,富阳市邮政局编印发行《水浒传邮票珍藏册》。总之大丰市施耐庵纪念馆在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三大文明建设中越来越显出其勃勃生机。
三、施耐庵公园
施耐庵公园是中共大丰市委、市政府在2003年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为人民公
园、烈士陵园改建、扩建而成。
施耐庵公园占地面积为13.4公顷,总投入2.8亿人民币,2004年完成主体工程并向市民开放,2005年完善
配套工程。
施耐庵公园是大丰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它也是大丰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人文景观,在黄
海之滨放射着奇光异彩。公园内有:施耐庵雕塑广场、施耐庵史迹馆、仿真水泊梁山、梁山英雄塑像群、
动感的音乐喷泉、大型鹅卵石滩,多种类型楼榭亭阁、地方特色的小桥流水等等。每年接待晨练及游客约
50万人次。施耐庵公园已成为盐城地区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旅游景点。
四、有关施耐庵的作品
大丰人民对施耐庵情有独钟,许多人情不自禁地舞文弄墨,各路艺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施耐庵研
究会的会员更是当仁不让,如喻衡、刘兆清、姚恩荣、张袁祥、王同书、浦玉生、黄同诞、童斌等等都纷
纷撰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论述施耐庵。张袁祥是早期研究施耐庵的学者之一,除写了多篇学术论文
外,还把搜集到有关史料,撰写成《施耐庵的传说》(与胡永霖合撰)、《施耐庵》等书籍,先后由河北
人民出版社和台湾智茂文化有限公司和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十余万册。王同书也是研究施耐庵问题
的专家,他的《施耐庵之谜新解》、《白驹·水浒·施耐庵》等专著颇受读者青睐。浦玉生作为市委办公
室的负责人,工作上可以说日理万机,但是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沿着施耐庵的足迹,遍行天下,终于
写出《千秋才人——施耐庵小传》这一本才华横溢、文史兼长的脍炙人口的好书。施耐庵前任馆长施金根
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他把全国各地名人大家赠给施耐庵纪念馆的诗词,汇编成《水浒诗钞》。再如,老
诗人蔡怀柱,他以《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为题材写成108首格律诗;巾帼不让须眉,女诗人人陆秀云,也
以梁山好汉为题,写诗108首。大丰聋哑画家翟登山在阔不盈寸的画面再现梁山108名英雄的光辉形象,雕
刻家王介宾把梁山好汉雕刻在108块瓷砖上,金石家王平才为梁山泊英雄刻了108枚印章……,大丰地区专
家、学者、诗人、画家、艺术家都纷纷以施耐庵、水浒传为题材,创作自己的艺术精品。至于“水浒酒
店”、“武大郎烧饼”等商铺店号,更是枚不胜举。
大丰,作为伟大文学巨匠施耐庵的故里,到处洋溢着水浒的气息,表达故乡人民对先辈施耐庵的尊崇
和怀念,也表达了大丰人民荣耻分明、不懈进取的思想感情。
(作者系中国水浒学会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