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林
大学生论文.试论经理的创新能力
作者:浦玉生 @ 2000-10-10
试论经理的创新能力
各种各样的经营家、企业家,他们到底是怎么成功的?成千上万与他们知识不相上
下的企业经理之中,有不少人后来却碌碌无为,这是什么原因?不少“神童”、“天才”毫
无建树,很多“报童”、“学徒”却业绩辉煌,这些难道全都是偶然现象吗?
不,显然不是!这里有规律可寻。
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是的,大千世界是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有的管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默默无闻,
有的大型企业掌舵的勤奋者收效不大,这是为什么?
是机遇吗?日本“现代发明大王”中松义郎,他所发明的产品获得注册专利权的达
2360件,超过爱迪生将近1倍,这2000多项发明难道都是碰巧?
是天资吗?一个从小学念到管理学院毕业都是高材生的人,难道他们不聪明?而一个
只念过三年书的名列第二的世界银行家郭芳枫又特别聪颖在哪里呢?
是勤奋吗?古往今来,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都离不开勤奋,但是终身勤奋者不计其
数,为什么偏偏他们成功?
是条件吗?世界最大的广告公司总经理克罗尔,不为老师赏识,被迫退学,又无良
好的外部条件,他只是美国一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
考察这些经理成功的要诀,我认为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或新事物的能
力。即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是人的智力和能力发展
的集中表现。
经理、经理,顾名思义就是经营管理,它是价值规律、商品信息、经济管理的代名
词。经理的创新能力是经理作为现代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所独具的。它是经理凭借个人非
凡的胆识和对问题的敏感,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综合分析,独立地发挥创造性思维,
为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服务,争取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定目标的能力。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经济改革浪潮的冲击,促使企业必须迅速实现转轨变型,迫使
现代企业经理要以全新的创造能力、独特的经营方式,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适应社会需
要,抵挡来自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能力在现代企业经理的经营决策中
居于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新技术革命对中国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挑战。著名经济学
家童大林呼吁:造就一代具有巨大创造力的新型企业家,已是一项历史性的战略任务,
我国如果不甘心在下一世纪落伍的话,应该在发展企业经济和造就现代企业家上面做文
章。
日本实业家野间清治的秘诀是:“我每天十分繁忙,但总要抽出半小时,以静思发
展公司业务的创意,假如我上厕所,我也要在那里沉思创意”。
在壮怀激烈、革故鼎新的信息时代,企业竞争主要是经理人的较量,创造力的对
抗。对一个企业经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他应有很强的事业心,对企业和职工有使命
感;他应有活跃的思想,对新事物敏感,而不为旧框框匡死,不被老套套套住;……但
是,他还应该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创新意识和能力。没有很强创新能力的经理,他就不
能总是站在高山的峰巅上,放眼世界,深谋远虑。
考察各种各样的经营家、企业家,尽管他们成功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创新能力强。经理的成功除了机遇、条件、个人努力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创新能
力。之所以有的管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默默无闻,有的大型企业掌舵的勤奋者收效不
大,关键就是缺乏创新能力,结果高材生昙花一现,勤奋者劳而无功,不能不令人遗
憾!
那么,经理怎样才能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呢?
二、经理要有极强的创新意识
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前提渴望创新,也就是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一个不想当将
军的士兵终究不会成为出色的将军。时势造英雄,但是时势决不会去惠顾任何一个墨守
成规、不思创新的平庸之辈,它只垂青于善于争天时、夺地利、得人和、有创新意识和
能力的佼佼者。
日本“现代发明大王”中松义郎,非常想用“益智安乐椅”触发自己的思维,造福人
类。由于他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所以他才能在遭受无数次的失败后仍然坚持,直到最后
发明成功“益智安乐椅”。坐这种椅子可提高思维能力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倍受医学界、
学术研究界的重视,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创新意识的重要。
经营管理史上确有不乏偶然情况而成功的例子。如,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一笔交
易坐收渔利,陡然可赚上万元等等。但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对事物不敏感的人,往往走
到真理的边缘也无法抓到它,这样的事就多了。
匈牙利数学家鲁比克发明了“魔方”,他和他本国的玩具厂商却没有发现魔方的潜在
价值,倒是一个精明的美国商人买下了他的专利权,拼命生产,风靡全球,一下子赚了
大钱。
事情就是这样冷酷:在同一魔方的问题上,缺乏创新意识的生产厂商,投入巨资而收效
不大,面临市场饱和,甚至连本钱都未收回。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经理,不断创新,在
魔方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成“魔棍”、“魔条”,把六面正方体改成四面正棱锥等等创新,
从而使生意保持不衰。
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创造意识,创新意识的前提是自信。据笔者对全国著名改革家、
企业家、全国优秀青年厂长(经理)、各地报刊表彰的开拓型、创造型经理共47人的问卷
调查表明:他们的创造思维特征是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他们的创造动机占比例最大的
是信念型。事业心、责任心属于动机的信念范畴,是创造动机的主要方面,可以称为信
念型。要自信,大企业家高不可攀,那是因为你跪着,站起来吧!
三、开发经理创新能力的方法
经理——作为企业最高的经营决策者,开发其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从实践来看,大体
有十种方法可供借鉴。这对经理创新能力的开发虽说不是“一本万利”,但至少是“事半
功倍”。
1.综合。一粒钢珠滚进石缝里,石缝太窄,太深,铁丝拨不出,磁铁吸不出,如果
把磁铁缠到铁丝一端,就可吸出钢珠,这是综合法。在铅笔的一端加上橡皮,就成了橡
皮头铅笔;把蘸水笔和墨水瓶综合在一起,便成了自来水笔;把各种日常五金用具集中
于一把小刀上,就成了具有剪指甲、开罐头、撬瓶盖、作餐刀、削水果等多种用途的旅
游用品,这种创造技术的产品真是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经理的工作是一项高度综合的
实践,这不仅是因为如何最有效地综合动用多种知识,本身就是一门学问;而且各种知
识的综合必然创造出一门新的知识,创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移植。攻玉巧借他山石。近年来,《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在日本、西欧一
些国家的企业界成了热门货。
按理说,兵书、小说与工商业风马牛不相及,怎扯到一起。原来,“商场即战场”的当今
世界,企业间你死我活的竞争也与激烈的军事斗争无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在
对抗谋略上的精辟见解和锦囊妙计,自然可资企业家师法,这是借兵书之“石”,攻企业
管理之“玉”的移植法,颇有一点启发。
3.杂交。生物学中动物、植物的杂交可以生产优良品种。交叉科学的出现,导致了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通和交流。我国“魔球理论”(信息交合论)创始人许国泰同志曾
大胆设想杯子功能和数学交合,可在杯内壁加刻度做量具,人们服药及需要控制饮水量
时会大感方便;和温度交合,便可在杯上加温度计;杯子上可绘上历史年代表、中国地
图、小学生的“九九口诀”、英文字母、太阳系图甚至乐谱,成为“知识杯”;利用杯中可
旋转的特牲,可制成“函数杯”、“24节气杯”、“四季星图杯”、“银行利率杯”、“外汇换
算杯”、“照相曝光杯”,以及可以用来推算人的生辰属相的“生辰杯”等等,真是异彩纷
呈,交相生辉。科学技术管理上的杂交,也能产生杂交的优势——创造的成果。上海某厂
与杭州某厂横联协作生产电视机,不但保证了原料市场供应,增加产量,而且投入的劳
动量却显著小了,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4.改变。改变会产生创造,也意味着更新。商场上有句名言:“经营就是要适应环
境的变化”,就是说,社会形态在不断变化,做生意就必须随机应变。“戏法人人会变,
各有巧妙不同”,在改革、挑战、竞争的面前,企业经理要有马胜利的“三十六计”、“七
十二变”。他的“七十二变颇有门道:大变小——大包装改成小包装;一变多——一个品种变
成多个品种,其它还有“死变活””、“净利变互利”、“花钱变赚钱”等等变法。改变一下
老传统,创造出新事物,市场畅销,效益增加,何乐而不为?
5.加大。在一种东西上另加些什么,或把原物加高一些、加长一些、加厚一些,这
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新的用途呢?如,普通手表附加日历装置成了日历手表;电视
机添加照相机能把电视屏幕上的画面摄下来长期保存,成了拍照电视机;在电风扇上加
上定时器,到时风扇就可以自动关闭了。日本有家“山贼老面店”,这家店的特色是什么
东西都大。有名的“山贼大面”,是用四五个人吃的大钵盛满一钵,价900日元。你如果
在规定的时间内连面带汤全吃光,会当场受到表扬,并把你的大名写入墙上人名一览表
内。另外,这家店的特大啤酒杯,可装十瓶啤酒。如果有人能喝完一杯,那就隔天可以
免费奉送一杯。这样花样翻新的面店,好奇的客人接连不断。
6.缩小。把一件东西变小、浓缩、袖珍化,或是放低、变短、减轻、省略、分裂、
流线化,会有什么新的结果呢?这能给人以许多想象。现代电子消费型产品愈来愈向
轻、薄、细、小的方向发展,以至于日本的电子广告敢夸口:“你现在可以把整个家庭
的娱乐设备放进一个公文包里,走到那里一插电源就行!”产品的体积变小,生产所需的
原材料、产品运输和仓储成本也相应下降,这都有利于降低商品的售价;加上城市人口
不断增加,人均居住面积难以扩大,音响组合家具用品小型化对于生产厂商和消费者两
方面都是合适的。
7.变化。这件东西能不能作其他用途呢?或者稍微变化一下另派用场呢?热水瓶早在
19世纪就已问世,目前我国已有64家生产厂,1970年上海保温瓶生产厂把热水瓶的体积
缩小到杯子大小制成保温杯,又不断转化,继而气压式保温瓶、电热杯等不断出现,创
造出多功能的热水瓶。我国民间著名泥塑艺人“泥人常”,他捏老寿星出了名,便以此
“老本”为生,谁知有人把他捏的寿星做成模子,制成了大批假“泥人常”泥人,以假乱
真,结果真假难辨,生意顿萎,他于是发愤创新,巫医百工无所不塑,由形似转向神
似,结果非但使“泥人常”重放光彩,还获得了世界博览会大奖。
8.代替。是不是什么事情就一定得自己这样做呢?有没有其它的东西可以代替呢?如
能源中的植物能、原子能以及未来的核聚变能、氢能,均有可能代替煤炭、石油等化学
能。在采购管理中,采购员采购不到指定商品的花色品种,要能选择适销的产品代替。
外贸中,客询卡丝袜,如一时无货供应,则可介绍混纺丝袜和尼龙丝袜,一则可以听到
客户的反映,二是可望达成交易。某市准备筹建一座博物馆,但苦于资金不足,恰巧有
违纪建筑的楼堂馆所,当即借来,转化为精神文明的设施。管理之道在于借力。授权乃
是成事的分身术。成功的管理恪守杜拉克的传统:利用适当的人代替自己去做适当的
事,并且将之做得适当。
9.颠倒。正反互换怎样?凹凸镜,凹面缩小凸面放大,一反一正就是两个不同的作
用。以治厂有方闻名遐迩的一家服装厂厂长,还以生意做绝使商界刮目相看。推销员主
要任务是推销产品,而他的推销员首要任务却是收集商品信息,他的推销员每到一处,
先要象一个顾客去看服装商店,问服装行情,再去逛马路、跑公园,以观察当地居民的
穿着喜好的习惯,乍看,这有点本末倒置,是不务正业,其实不然,每晚守在电话机旁
听推销员反馈信息的这位厂长,就是根据各地推销员传来的有关信息,而做出生产安排
的,他认为,只要产品适销对路了,它会不胫而走——顾客会找上门来要货。否则单靠几
个推销员是塞不出去的。有一次该厂举办订货会,一下子订购250万件衬衫,超过生产
能力,根本用不着推销员到处叫卖,这种本末倒置的推销术,叫做“颠倒法”。
10.重组。零件互换,部件互换,因果互换,程度互换,不同的序列,不同的比
重,不同的结合形态等等,譬如,企业家群体应当是一个具有不同知识结构和素质的组
合体,有序列、有目标的组合,可以达到智能互补、专业配套、能级相济。然后综合放
大为群体的智能,形成一种新的优势,这是因为众多的思维信息互相碰撞、互相熔炼,
就能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新设想、新功能。
请记住这十种方法吧!
方法对则事半功倍,规律熟能举一反三。
四、经理发挥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素质及其条件
开发经理的创新能力除了上述十种方法外,还需经理具备一些重要的素质和条件。
具体有:
1.要自信,坚定创造信念。“自信是锅炉中的蒸气,车轮缺少了它,就不会滚动前
进”,知识和能力固然是使经理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仅有这两点还是不够的,还需
要有赋予知识与能力的粘着力、渗透力以及持续力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坚定创造信
念。在困难的时候,能给人以见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力量的,就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古
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凡是创造性的工作都是坚定信念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新形势下,更需要现代企业经理具有为事业而献身的坚定信念。
2.要想象,突破思维的定势。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总
是有限的,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前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3.要挖掘,开发潜在意识。近代科学家用扫描电子仪测出人的大脑中总共有140亿
到200亿个神经细胞,平时这些细胞大多处于休眠状态,最多时只有30%的脑细胞在发挥
作用。人的意识犹如冰山,只有十分之一在工作中暴露出来,其它十分之九都是潜意
识。“富有创造性的领导艺术,在于建立一种体制,调动人力和各种技术力量去形成一
个体现新颖而持久的价值观念的有机体”,使各种人才都有所开发创造的潜在意识:善
于思想的人——从事深谋远虑;善于活动的人——从事各种难题的调解;善于出头露面的
人——作打头阵的工作;善于分析的人——从事综合分析的工作。清一色、一刀切,是建立
合理智能结构、开发潜在意识的大敌。
4.要观察,投身改革实践。观察力是人的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和联想是创造
学的基本方法。世上之事,都有征兆;万物之长,起于细微。从月晕可明风期,视础润
而晓雨至;从青萍之末能知狂飙起落,从晨露闪烁可见日月之光。一个远见卓识的经
理,还应该是一个观察家,在变革创新的年代,要善于观察,能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事情
上看出破绽,发现问题,从而在工作实践中发展创意,千万不要忽视身边的每一件细微
的事物,即使错误的东西,也可以受到启迪。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
在众人之上”。
5.要自学,完善知识结构。综合就是创造,杂交才能创新。作为经理可以不是专
家,但要是“通才”、“全才”、“帅才”,要有经营管理的能力和组织指挥的才干,那种只
知一门、不晓其它的单一知识结构的人,不能当经理,至少不是一个成功的经理,因为
知识面狭窄的人,会患事业上的营养不良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指出:“唯有
全面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出完善的人。我们再也不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需要终身
学习才能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经理更要勉励自己终身的学习,以求知识不
断更新,这样,经理才能随时都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多维交叉思考,从而在分析、综合
的辩证思考中,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以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6.要激励,鼓励集体的创造。能够主动创新的经理属于有创造力的人,鼓励集体创
造的经理,也可以贴“有创造力”的标记。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公司总经理松下幸
之助说:“当你仅有一百名职工时,你必须站在第一线,即使你叫喊甚至打他们,他们
也听从你。但如果这个集团发展到一千人,你就不可能再留在第一线,而是身居其中。
当企业增长至一万职工时,你必须退居到最后”退到后面干什么?用激励法,鼓励集体的
创造。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重大问题的解决,往往是靠集体的创造。如阿波罗发射
工程,就用了40万各类人才。经理要善于利用“头脑风暴法”(多人聚集室中,彼此激荡
各种建议,任何建议都不会受到批评),开拓思路。须知:5+5=10是两个人未交流之
前的能力,5×5=25是两个人交换信息后的能力。经理还需要使用目标激励法、行为激
励法、嘉奖激励法,借助“外脑”,利用“智囊团”、“思想库”的人才,去调动人们干事业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理实施领导的过程,就是激励、鼓励集体创造的过程。
这是一个需要人们手脑并用、激发潜能、发挥学识和能力的商业时代。
推陈出新,领先创造,一直是企业界所锐意追求的目标。
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
经理的成功源于创新。
对经理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条。
一部经理管理史,就是一部发明发现史,也就是一部创业创新史。没有创新意识和
创新能力的人是无法问津的。
谁要想成为一个有效的经理,就必须多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因版本问题有删节) 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