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云 @ 2006-08-14
古典情韵与声色之美
——观影片《英雄》有感
张云
“你为什么不挡我的剑!?”。
“这样你就信了。我一直都想和你回家......”
走出文化城已近夜里10点,飞雪那一声无限凄怆的仰天长啸和帕尔曼如泣如诉的提琴演奏久久回荡在
耳边,慷慨悲歌,荡气回肠。张艺谋不愧为世界顶级导演,玩味他的智慧,一下子揪住了亿万人看天下谁
是英雄的好奇心,只让人大有不看《英雄》不罢休,不吐《英雄》不为快的急切感受。我也一样,在眼角
恋恋不舍离开屏幕的那一瞬间,不禁问自己:《英雄》好在哪里?我不是影评家,不能头头是道地说出什
么“成功”和“败笔”,我只是凭我的感观体会到片子好就好在“美”!是一种古典情韵与声色相渗相融
的美。
坐在幽暗的电影院中,好多次我都是热泪盈眶。在纪念爱尔兰独立运动的英雄们的时候,叶芝有一句
诗:“一种惊人的美已经诞生。”这一句诗不停地涌上我的心头。美仑美奂的音乐、色彩,流畅的故事,
了不起的想像力,华人世界中盛极一时的明星,这些要素都被奇妙地组合起来,成就了这一场惊人的幻
象。这是一部写中国故事、拍给中国人看的电影,写意、抽象,哲理、底蕴、文化,有着酣畅的大开大阖
和古老的东方唯美。水,枫林,剑招,对白,琴棋书画,就连打斗的声音都是用京剧的唱腔;影片里所讲
的书法和剑的关系、琴、音乐和剑的关系,还有“知己、舍身取义这些概念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髓。细细想来,从当年的《红高粱》到如今,拍电影这么多年的张艺谋几乎所有成功的影片都是取材于老
祖宗文化,他是“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的最直接的受益者。但张艺谋也并不完全沿袭传统,他的
片子还是能让人体会到一种追求,一种努力要有所突破的味道。就说片中的武打动作,一对一的打斗常常
是在充满意境的环境气氛中展开。这里的动作是与所有“美”的元素的融汇,用一滴水在舞动的剑尖上飞
舞来表现轻功,以漫天飞舞的黄叶来映衬决斗的萧杀,求的是动作传达的意境,飘逸灵动,美奂绝伦。
犹如写意泼墨般挥洒的色彩则是张艺谋在本片独具匠心之处,不同的颜色表现不同的故事,表现不同
的意境,塑造不同的个性。红色的枫林、绿色的山水、蓝色的书房、白色的沙漠;服装颜色的变化更是肆
虐泼洒出英雄的风情韵致,张曼玉红衣飘摇中的绝美,李连杰黑衣劲装中的刚毅,梁朝伟白衣飘飘中的孤
绝。影片的四色剧情中以红色最为热烈,飞雪一剑刺向如月时杏黄色的树林瞬间被染成红色,如血般的树
叶飘然而落,此时无需更多语言,观众就能感受到两个女子那压抑的情感瞬间的爆发。张艺谋优异的镜头
感和审美情趣并没有因为其故事内容的空洞而变得平庸,而是极尽渲染,如诗如画、如歌如泣。在杳无人
烟的世外桃源里,在江南的空山灵雨中,在等级森严的大殿前,在漠北的残阳狂沙下,观众始终贯穿于人
与场景之间那种可以置换的气韵里流转;随剑气飞舞的黄叶,漫天如蝗的箭矢,迷人的山水风光,余音绕
梁的配乐,秦军大气磅薄的口号......几乎所有的画面,甚至每一桢都可以截下来独立成为一幅很美的画
面!
幻化的景美折射出透骨的情美,侠骨柔肠、情之美更为摄人魂魄。影片以和平、天下为主题,表现出
来的义,如长空飞雪为无名捐出自己的义,残剑和无名为天下放弃刺杀的义,都让我波澜不惊,唯有飞雪
残剑的情义才真正令人感动。残剑与无名过招,一滴水渐到飞雪的脸上,残剑立刻放弃比武,直奔飞雪,
为她擦去水滴,充满怜爱;镜头轻轻拉近,珠帘悠悠划过指间,蓝色的飞雪那一抹淡淡的微笑,传达出一
种渗透了吸引的矜持,也流露出一个散发着母性魅力的成熟女人即将为爱付出生命前的平静;残剑在因为
放弃刺杀和劝阻无名而被飞雪误会时,他宁可用自己的生命来让飞雪明白自己对她的爱。听到飞雪那一声
无限凄怆的仰天长啸,看到她彻骨的悲伤,任何一个灵魂和肉体尚未剥离的人,都会为这个女人的爱而流
泪;任何一个真诚爱过的人,都会感受到她的心碎。
“你为什么不挡我的剑!?”。
“这样你就信了。我一直都想和你回家……”。
“你为什么不挡我的剑。”飞雪拥着残剑的遗体在他耳边轻语:我们回家去,回我们自己的家……忽
然间她握剑回收,让它把自己和心爱的人连在一起……
这一刻我只觉得心绞成了一团,心随轻衫动,魂为容颜痛。为爱执着的人是美的。因为太多的理智会
冲淡人本来的活力和热情;太多的修饰只会折损人最生动的一面。如果这世间真的有爱,不需要轰轰烈
烈,只要真诚,只要细腻,任何一个善良的人都会毫不保留的付出,都会全身心的体味。想必残剑飞雪之
爱就是现代人所苦苦追寻的经典爱情!
数字时代的新人类们随着鼠标的轻轻点击,刷新的思绪,虚拟的遐想,早已无法定性吸取经典中的精
华。感谢《英雄》,带给我们超越时空的精神享受,不知不觉地让思维停泊,在古典文化的精神世界中留
恋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