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文舟 @ 2006-10-26
石洞寺
许文舟
在一块巨石上,盘座着两间楼阁,叫云岩双阁,建于清乾隆后期(1794)年前后。阁与阁之间相距4
米。巨石耸立在一座小山上,象大力士一夜之间从哪里搬来,两块巨石上凿石窟建寺而名为“石洞寺”。
阁上有联云:“石楼耸翠微,宛如天台,好向山中寻药草;洞府探玄妙,若逢吕子,愿从笛里听梅花”。
顺着盘旋的石级,你可以登临楼阁,微小的凭栏上可以远眺四方。此刻,天上白云朵朵,仿佛伸手可摘,
大地上任何风景,都尽收眼帘。茶园青葱碧绿,牛羊在山坡上闲适地走着,香客们忘了身在凡尘还是仙
境,或者留影或者远望,总在这石洞寺的天生桥上,逗留些时间。
《天下游》杂志胸怀很宽,想让读者“身未动身已远”,只是想不到的是,这家杂志盯上滇西凤庆县这座
石洞寺,竟有两三年时间,编辑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电询问寺的情况,我也才得以静下心来,悉心阅读
石洞寺春天怒放的茶花,夏天结在松柏上的鸟语,秋日落叶铺成的幽径,冬日天高云淡的空阔与旷远。
秋意渐浓,从凤庆县城驾车到28公里之外的石洞寺,落叶铺在坦石公路上,车轮滚滚发出春天松涛一样的
声音,沿路是被秋风吹红的柿子,挂在一家一户的屋顶上,跳皮的小鸟盯在熟透的柿子上,说着与农人一
样庆祝丰收的甜言蜜语。冒着炊烟的农舍后面是在秋天还牵着藤的红豆或南瓜,老公鸡蹲在屋顶对着一只
母亲卖弄喉嗓,水果箩卜担在村姑的挑箩里,想吃就免费送你。
石洞寺风景在于石奇。整个寺座落在一块巨石上,石头坚硬得举起了两间寺宇,还有来来往往都要登
临石洞上的香客。不知道古人是花了多少时间开凿出一级一级的石阶的,凿痕清晰明了,象是钢笔素描的
风景,每一条线都按一定的方向用力,最终将坚硬的石头开避为通幽的便道。时间具体为苔藓缝纫着的暗
绿,岁月简单成踏损下去的石阶。两座寺之间,是一条天生的石桥,小桥古典风格,天造地就,还加了扶
栏,却是人的思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味道,据说是两座寺亲密的牵手,也有人说是一个人与另一个
的连心,只要面对天生石桥,什么想法都会产生,我甚至想到,是不是这两座兄妹一样的寺宇挽着的手
臂。前来游乐人或者香客一到这石洞寺里便都轻声细语,变得文质彬彬,否则要是换了农贸市场或者其他
超市,宽不过三尺的天生桥注定要出人命。几百年间,前来敬献香火的人不计其数,这小小的天生桥承载
着多少人的脚步,急匆匆赶来为自己的过失祈祷的,散淡地把苦恼带到寺里化为纸灰的,都在天生桥上停
留过,看看远方黛青色的大山,才觉得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据说,再是痛楚的心情,只要站在天生桥上
想想,就都云开雾散,再是想不开的不幸,也都会在此地云消雾散。个中原因我看得益于站得高看得远的
风景,一览众山小的绝佳位置,但香客们把功于对石洞寺潮拜,也是个人的事情了。因此,这里总是拥挤
着许多人,他们一脸虔诚,他们一心疑惑,他们一怀悲戚,只是当他们从天生桥走下来,顺着盘旋而下的
石级,抵达一个经年清泉四溢的莲花池,就都像换了个人似的,有的沉默,那是感恩的风景,有的满面春
风,那是自信的姿态,有的唱起了小调,那是流露出来的喜悦。
从巨石上下来,可以阅读许多题写在上巨石路边的诗。这又是到石洞寺的另一个风景,是文化的风
景。石头一大块,再是绝奇还都是石头,可是文化一旦与石头结合,就是风景。凤庆是文化名邦,石洞寺
的巨石上,都题满诗文,要不是管理机关对题诗略有限制,石洞寺就会成为诗洞寺了。诗意深刻,笔题千
钧,既是书法名人的杰作,又是诗家思想的流露,读起来看起来都很舒服,很多人在题诗前一呆就是很多
时间,或记或抄或与之留影,把文脉味带着回去。这时又有一座石桥,在一个不大的水池上横架而过,是
人工的,却也有个年代,据说与石洞寺一起修建的,而今游人只能从布满苔藓的石头上完成猜想了。一棵
梅同样上了年纪,树身苍桑态十足,每年冬天都努力地从老枝开出很瘦小的梅花,雪白的那种,在这离城
不远的石洞寺,成了城里人每年都要前来潮拜的风景。从石桥上走过,便可以看到大殿,一路拾级而上,
穿过新修的凉亭,便会与一棵上明代载种的茶花相遇,树高12米,覆荫77.7平方米,一人合抱有余,名
为蒲门茶,与寺齐名茶花系凤庆名花,九蕊十八瓣,每年春天便开得灿烂无比,当地人也称为万朵山茶,
如霓似霞的风景是石洞寺春天的看头。有人说是燃烧着的鲜血,有人说是沸腾着的生命,有人说是笑容满
面的春风。只是我们来的时候,茶花才打骨朵,只能想象一下,花开野寺山中的美丽了。
大殿里金碧辉皇,香烛明明灭,厢房里出售香客们的用品,居然摆了一个品种齐全的百货柜台。师缚
云游去了,留下前来看守寺的当地农民,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坐。茶水呈现玫瑰色泽,一品才知是普洱
茶,后来才知道,寺里为了配合茶文化大县的建设,也响应有关方面的号召,来客都能喝上本土的云南大
叶种制作的普洱茶,能饮上风行世界的滇红功夫茶。在石洞寺品茶,环境当然是一流的,清风徐来,松涛
轻吟,香茗里品得出仙味仙骨的味道。
1983年,凤庆县县人民政府拨款修缮了破败的石洞寺,列为旅游景点,设置专人管理看护。当我再度
面对石洞寺大门 “云岩古刹”四个苍劲大字,想得很多,那幅“云山雅静出尘世,岩石清虚如画屏”的
对联恰到好处给石洞寺作了总结。如果要说遗憾,也就是 “树头万朵齐吞火,残血烧红半个天”的茶花
此刻没有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