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苑
文舟散文:文庙品茗听洞经
作者:许文舟 @ 2006-10-26
文庙品茗听洞经
许文舟
喝茶是讲究环境的,好茶如果环境选择不当,喝出来的味道就逊色三分,品质差一些的茶叶,只要在
优美的环境中品味,也会品出茶的真味来。
古人认为,喝茶本是雅事,因而与俗人饮茶是有违茶的清的精神。因此而引申出来了品茶即品人,茶
品即人品之说。饮茶活动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提升个人修养。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所
写:“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茶道之净的境界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说,一就是饮茶环境的净,另一个就是饮茶茶具的净,只有这两条
做到了才能真正地做到茶道的境界。于是在凤庆文庙喝茶,就显得十分诗意。当鸣凤阁的风铃在晚风中轻
轻鸣响金属的韵律,从大成门拾级而上,眼前是泮池水波微兴的蓝色,而棂星门在夕阳下显得苍老,如果
再过龙门石坊,便可以在青石板壤着的院场上席地而坐,此刻,凤庆茶文化艺术团的茶道表演已经准备挺
当。鸣凤阁的铃当再次被风吹响,幽远而富含诗意的铃声,使人想到茶马古道上渐行渐远的大马帮,马背
上的普洱茶,正把文庙染得到处是鲜香的茶味。棂星门苍老的石材布满岁月的苔藓,铭刻其间的对联被风
雨洗出深沉的韵律,把盏的游人目光浸泡在对联上,每一笔都牵动不尽的遐想。龙门虽然不比滇池西山那
座雄峻,站在其上有一种凌空的感觉,却也有一种气势是镇住你思想的,那就是龙门的古老造型中那翔飞
的文字与仙风仙味的图案了。泮池里的鱼不知黄昏来临,还在为孩子们丢弃的食品随波逐流,而古老的洞
经音乐已让占地1.2万平方米,气势恢宏,金黄色碧壮丽的文庙调起了另类风情。
听着莎拉布莱曼的《月光女神》,不要让自己在天籁之音中入梦,服务员早已把“凤庆早春绿”泡到
你面前,听洞经品茗茶,你会看到寻常不太在意的茶叶,在你的眼前一芽一叶地舒展开来,婉然春天茶园
里美丽的采茶少女。当乐队开始演凑小提琴独奏《梁祝》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迷人的灯光经过特别
处理,折射出一种与文庙合谐的韵味,这时可以喝世界出名的滇红功夫红茶。这是延生的文庙所在地的以
云南大叶种茶作原料的顶级红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每一片芽叶都是浸淫着风庆古老茶文化的气息,
在梁祝优美而有点忧伤的旋律里,你会把滇红茶这枝头的凤凰品出属于自己内心感动的滋味。当年英国伊
丽沙白女王高兴地从云南省长手中接过的两件礼品之一的滇红功夫红茶,在凤庆文庙里却成了一般消费者
享受得起的饮品,想想该是件多么诗意的事。在这里,更多的是民族的乐器,葫芦丝里流出了悠远缠绵柔
和婉转的音符,这时可以选择“百抖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完全可以诠释“百抖
茶”的意蕴,表现地地道道的民族茶道的博大精深内容。在火塘上支着铁三角,烹茶人手起手落之间,茶
香在文庙弥慢,喷喷停停,一直要抖一百下,茶水才让人品而不忘。面对服务生烹制的“百抖茶”,如果
你是来自乡下,大山上你有百发苍苍的老阿妈,那么接下来的《回家》就真的让你的思绪飘舞着一种比
“百抖茶”还浓的乡愁。其实,这“百抖茶”取材于民间的火塘边的日常茶道,没有多少艺术加工,烹调
出来的滋味才那样受人爱戴。
这时候,琴瑟相闻,整个文庙沉浸在一种只能意会的由茶泡出的环境,半个月亮爬上来,古筝独凑
《枉凝梅》的是适才还在为我们泡制功夫红茶的美丽的少女,颖指落处,是弦,我却仿佛看到那是老家山
坡上的茶叶,在春天正被妹妹一芽一叶地采摘着。同行的作家朋友要听《城里的月光》,却又不好意思上
去点,服务生很快看出作家的意愿,把点歌本礼貌地拿到作家手里,让作家尽情地点。我也点了《一生何
求》,是啊,能在文庙里听音乐品茗,还有什么让我不满足的呢。
结束的时候,乐队演凑了《春江花月夜 》。古筝为主,听起来恍然入梦,竟不知这文庙其实就在我
天天工作生活的小城。好些时候都从门前路过,只是每天身陷在琐事之中,竟然很少进到里面,为孔子圣
像点一柱心香,品读那些从千年的泥土中发现的汉代编钟、战国时代铜钺、铜剑、铜鼓以及新石器。 文
庙的绊池,水波微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凤庆,源源不断的凤山甘泉为他注入了潺潺流水 ,孩子们在
假日能钓起鲜灵的快乐,而夜里的绊池边,更多的时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他们在为生活交流着蜜语,他们
在为自己的未来祈求着幸福。我很少来文庙,但每一次来,都选择在有月的晚上,清澈的绊池里月亮更
明,零碎的小星星在水中荡漾.激起层层乡恋之漪。而守门的杨老大爹的上千盆名贵兰花,虽然是他自己
的私物,却每时每刻都在为观众奉献着迷人的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