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苑
晓惠散文:城市的名片
作者:张晓惠 @ 2006-12-18
城市的名片
张晓惠
在国内,很欣赏鼓浪屿的。老别墅幽静秀雅,木棉花灿若红云,一片片一瓣瓣,与鼓浪屿人的笑容一
样灿若人心。那日与团队跑散了,想去菽园的钢琴博物馆,可绕来绕去全是环形的山坡,不知道该环进哪
个路口。一颀长清矍的老先生从那个院子中急步而出行色匆匆,见我一脸的茫然,驻足询问:请问需要帮
助吗?我说想去菽园,可不知怎么走。那先生说你走反了方向,只见他举臂看了一下手表,掏出手机说了
一通,听不懂的闽南语。院子里,一位老妇人走了过来。老先生打了个招呼匆匆而去,老妇人笑容可掬,
拉着我说是送你到这个巷口,普通话。走出巷口,老人家说你再上坡左拐再下坡就看到那门口上的菽园两
字。五月的鼓浪屿有点热了,老妇人的额上沁出了点汗珠。挥手再见,三年了,想起鼓浪屿,与美丽的海
涛红艳的木棉一起在心头灿烂的是老先生的行色匆匆,与菽园的钢琴一起悦耳叮咚的是老妇人温婉的笑
语。
在国外,最倾心的是温哥华的维多利亚。古老的路灯上悬挂的是巨大的七彩斑斓的花球,房屋建筑的
每一个窗口都是鲜花蓬勃;穿着黑色燕尾服的绅士挽着着长裙的女子忽地就出现在那城堡的拐角,让你恍
若隔世;一只肉呼呼的有着硕大脑袋的花狗擦着你的脚边,友好地伴你一起东张西望。学院请我们去那满
溢贵族气息的女王饭店通透的茶座享用“high ter”(下午茶),人有点多,有人坐在窗口翻杂志,有人
立那儿欣赏壁画,进进出出,整个茶座里没有一个高声喧哗,偶见人交谈却近乎耳语。用茶完毕,我们让
院长先走,院长却立到门边,周到地为我们每一位女士拉门。稳重、作为BC省的省会,维多利亚没有一丝
急躁没有咋咋乎乎,似一位持重、稳健、风度翩翩的绅士,又象极了一位宁静、优雅又风情万种的贵妇。
也常对别人说,我居住的这座小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是座恬静幽雅适宜人居的小城,更
是座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小城。
依稀记得十多年前小城红绿灯前的路口拉着一根黄色的绳子,行人骂骂咧咧无奈地在黄绳前驻足。十
几个花开花落,红绿灯前忆井然有序。
小城就那么大,抬头低头不是亲戚就是熟人。小城人热情爽直,人行道上、电影院里,抬头一见就分
贝十足:吃过那?吃过了!再有熟捻的,问了对方还带着问全家:你老头子现在在哪块啊?小的上几年级
啊?一人说话八方响声,惹得四周相识不相识的瞬间都知道这两位女子“吃过了”!丈夫在何处高就小孩
在哪儿读书,读几年级。
小城不大,银行也罢、饭厅也罢、还的商店的柜台。人堆人身靠身。你不要挤啥!我又没碰到你!你
离我远点!银行是你家的啊!×妈妈的!不得了、了不得,全是英雄。就为排个队,一分钟前的陌路人成
了生死冤家。
小城人的称呼很特别,大姑啊大爷哎的称呼透着几分乡土几分亲切,现在已经很难听到。不分男女,
对你一声老板一声师傅倒是让你哭笑不得。看看自己肚不大腰不圆思来不应有老板之貌,想想自己不精手
艺也不见有啥特长,何以被人喝来呼去师傅长师傅短的。
小城的女子有很胆大的,姐儿几人穿了睡裙蕾丝花边飘逸飘逸地就到了鹤翔公园,大声说笑旁若无
人。那日黄昏,看得我那帮子外地来的文友眼直直地,半晌回过身来看着无地自容地我:你们这儿的女子
很性感啊!气这帮子文人的孟浪气,更气这帮子小城姐妹不会穿,没好声气:你的眼睛不会看体育馆上的
彩灯啊!文友想了想说你不是当地人,得到肯定是盐城人的回答,对方又会说你真的不像盐城人。是恭维
还是对盐城人的贬损?脸上就有几分挂不住。
可爱的是小城的孩子。那日回家,时值中午。十来年前还需拉一根黄色带子的红绿灯路口,已在若干
人驻足,绿灯行红灯停。一漂亮女子拖着电动车就往路对面走,四后座上的孩子失声大叫:妈!是红灯!
那女子对着孩子大吼:呆子!那个人不是也过去了!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委委曲曲:老师说的要我们遵守交
通规则的!路边人大笑起来,那女子板着脸干脆骑上了车扬长而过。可惜了,长得蛮好看的。我身旁一位
大男孩子和身旁的女友说笑。
可敬的是小城的老人。就那个巷子口的补鞋修拉链的师傅,日复一日年复年,老人与小城一样饱经沧
桑。修鞋的次数不多,每次路过都见老人谦和的笑容,接过包和鞋,付过钱都听得老人轻轻地一声:谢
谢!还有一句:请走好!这么多年了,达官显贵、平民百姓、同事朋友,有多少人永远在话语中缀上真诚
的谢谢?有多少人记得对陌生人对熟悉的人在话语中嵌上一个郑重地“请”!
可喜的是小城的风景区。每座公园的景点和观赏植物边,常看到一些拟人化的口吻提醒着游人:“别
踩我,我怕疼!”这是那片嫣红的小花在低语。“我是你的玫瑰我是你的花!”谁会对这一丛属于自己的
玫瑰动了折枝的念头呢?就我住的这个小区,桂花园里香气四溢,今年的花期特别长,往年那捧着盘子采
桂花的女人们,今年充当了桂花园的保护神。看见小孩跳跳蹦蹦手伸向那束蜜黄,就轻声曼语:别动啊!
让桂花香着吧。桂花愈发地香气弥漫,温润而绵长、匀称又细致地浸润着来来往往人们的心房。
有人说:文物是城市的名片;
有人说,建筑是城市的名片;
还有人说,美食是城市的名片。
我说,人心,人的微笑、举止直至修养是城市真正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