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街
梁山泊与律师事务所
作者:杨培国 @ 2007-01-06
按:梁山泊与律师事务所挂起钩来,不能不说是山东律师杨培国的一个创造,是对水浒文化的一种弘
扬。这里我们选载《梁山泊与律师事务所》的一部份,全文将在《水浒杂志》新一期上登载,欢迎大家关
注。
梁山泊与律师事务所
十三、宋江安排孙二娘开店,看律师事务所业务部的设立
凡是读过《水浒传》或者听过《水浒传》故事的人,没人不知道在孟州道十字坡开“路边店”卖人肉
包子的母夜叉孙二娘,《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的故事一直
脍炙人口。
武松与两个公人来到十字坡孙二娘开的酒店时,孙二娘见武松的“包裹沉重”,并且对她“说起风
话”,挑逗她,就给武松下了蒙汗药,准备剥他的人肉当“黄牛肉馅”的包子卖,那知久经江湖的武松早
已看破孙二娘的“把戏”,把酒“泼在僻暗处,口中虚把舌头来咂道:‘好酒!还是这酒冲得人动!’”
并假装中毒,骗过了孙二娘,在孙二娘“脱去了绿纱杉儿,解下了红绢裙子,赤膊着”准备把武松“提
将”去“人肉作坊里”剥肉剔骨时,被武松就势压在地上,恰好,孙二娘的丈夫菜园子张青回家撞上,一
经询问,方知都是江湖上好汉,“闻名久矣”,最后,双方惺惺相惜,武松与张青结义为兄弟。不过,正
如武松戏谑孙二娘的话语,孙二娘夫妻在十字坡开的“夫妻店”确实在江湖上富有盛名:“大树十字坡,
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看来,孙二娘确实是经营“黑店”的江湖高手。
《水浒传》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里,孙二娘与丈夫张青随同鲁智深、武
松等十二位好汉上了梁山泊,成为了梁山泊的山寨头领,这样,宋江便对梁山泊的人员、职责有了变动,
其中,“山边四面筑起墩台,重造西路、南路二处酒店,招接往来上山好汉,一就探听飞报军情。山西路
酒店,今令张青、孙二娘夫妻——二人原是酒家——前去看守;……”在《水浒传》里,根据好汉原先的
职业安排在梁山泊的“工作”,予以特别说明的可能就是这里对孙二娘、张青夫妻类似于“注释”的解
释,即之所以安排张青、孙二娘夫妻负责“山西路酒店”,是因为他们夫妻“二人原是酒家”,完全体现
了梁山泊的头领根据好汉们的专长、业务能力安排好汉们的职务的用人原则。
其实,看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一百单八将的职务安排、负责
权限、职责范围,也体现了梁山泊“用人所长”的特点,譬如:
“……
梁山泊掌管机密军师二员:
智多星吴用 入云龙公孙胜
……
马军五虎将五员:
……豹子头林冲……
步军头领一十员:
花和尚鲁智深 行者武松……
梁山泊四寨水军头领八员:
混江龙李俊 船火儿张横 浪里白条张顺……
梁山泊总探声息头领一员:
神行太保戴宗
梁山泊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四员:
……鼓上蚤时迁……”
以上,我引用的只是在读者中有极高“知名度”的几个梁山泊好汉。一眼便知,梁山泊对好汉们的安
排,完全是按照他们的能力、擅长,从他们的职务看,他们都是负责自己“业务”专长相应范围内的义
务,由此,我想到了律师事务所业务部的设立。
现在,一些律师事务所业务部的设立,尽管比较细致,但是,对个业务部负责人的安排,却还是由律
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兼任,并没有选拔律师事务所中有相应业务专长的“专家”律师,以致于有各个业务部
设立之名,没有专业分工之实,不仅没有拓展相关法律专业的业务,而且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专业律师,其
结果是这样的律师事务所就是一家从事综合法律服务的“杂货店”,因此,学习梁山泊按照孙二娘有开店
经验,让她夫妻俩负责梁山泊“山西路酒店”的做法,安排具有专业特长的律师负责相关专业的法律业务
部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十四、饮马川、芒砀山好汉加入梁山泊,浅说律师事务所的兼并
从《水浒传》里,我们看到,自林冲被逼上梁山以后,江湖好汉们或是一人,或是三五成群结伙,投
奔梁山,再一种方式,就是一个山寨集体并入梁山,譬如《九、众好汉投靠梁山,靠的是品牌效应》一文
中提到的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少华山、饮马川、芒砀山、黄门山八个山寨的好汉们集体加
入梁山泊,从梁山泊的角度讲,就是梁山泊“兼并”了这八个山寨。不过,“兼并”的方式分为两种情
况,一种是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少华山、饮马川、黄门山七个山寨的“和平演变”,一种
是芒砀山的战争结果。
《水浒传》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里写道,神行太保戴宗在蓟州寻
找公孙胜时,与锦豹子杨林在“山势秀丽水饶峰环”的饮马川遇到了在这里安营扎寨占山为王的裴宣、邓
飞、孟康,戴宗见他们各有本事,“心中甚喜”,便有心招揽他们加入梁山泊,于是,在筵宴上“只管把
言语说他三个”:
“晁、宋二头领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四方豪杰,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仗义疏财,许多好处。众头领
同心协力,八百里梁山泊如此雄壮,中间宛子城、寥儿洼,四下里都是茫茫烟水;更有许多军马,何愁官
兵到来。”
戴宗的“言语”,从晁、宋二头领的领导风范、众位好汉的、梁山泊的地理优势、梁山泊的人强马壮
四个方面,打动饮马川的三个好汉。我猜测,戴宗除了“言语”这些内容之外,绝对渲染梁山泊“替天行
道”的光辉思想和“仗义疏财”的行为准则,以及梁山泊“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梁山泊好汉之间
“交情浑似股肱,意气如同骨肉”的理想境界。
果然,戴宗的“游说”立竿见影,饮马川山寨之主裴宣代表其他好汉表达了希望戴宗把整个山寨“引
荐于大寨入伙,愿听号令效力”的愿望,用现在的话说,裴宣希望把自己的饮马川山寨集体加入到梁山
泊,除了三个好汉外,“寨中也有三百来人马,财赋亦有十余辆车子,粮食草料不算”。
这样,戴宗作为梁山泊的“使者”,经过与饮马川三位好汉的“平等对话”,达成共识,饮马川山寨
就主动地被“兼并”于梁山泊。
当时,被梁山泊“兼并”的山寨,除了饮马川这类“协商一致”的外,还有通过战争“归降”的,这
就是“豪言壮语”要“吞并俺梁山泊大寨”的芒砀山山寨。
芒砀山山寨寨主是混世魔王樊瑞,身边的两个好汉项充、李衮也是武功了得,在与梁山泊的第一次较
量中获胜,致使“宋江失惊”[见《水浒传》第五十九回“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于
是,公孙胜便于樊瑞斗法,樊瑞失败,“引人马奔走上山,走不迭的,折其大半”,项充、李衮也被梁山
泊擒拿,随之被宋江义气感动,主动提出回到芒砀山寨劝说樊瑞投拜梁山泊,两人回到山寨后,对樊瑞诉
说宋江义气,樊瑞也深有感触,说:“既然宋公明如此大贤,义气最重,我等不可逆天,来早都下山投
拜。”这样,第二天,樊瑞三人便下山投拜到宋江面前,宋江与他们一见如故,“彼各倾心吐胆,诉说平
生之事”,这样,樊瑞他们在“数日之间,牵牛拽马,卷了山寨钱粮,驮了行李,收聚人马,烧毁了寨
栅,跟宋江等班师回梁山泊”,于此,芒砀山山寨被梁山泊顺利“兼并”。
究其实质,芒砀山山寨被梁山泊“兼并”,有两个原因,一是梁山泊实力强盛,自己山寨人单力薄,
“鸡蛋”难以与“石头”抗衡,只能附首称臣;二是宋江的“义气”衣薄云天,代表了江湖好汉崇尚的
“替天行道”。因此,在较量之后,甘心被梁山泊“兼并”。
现在,大多数律师事务所的壮大发展,思路还停留在依靠被合伙人“分配后”的“利润”的积累上,
缺乏强劲的动态力量,这样,律师事务所要想扩大规模,搞规模化拓展,最速度、最节省的办法就是梁山
泊对饮马川、芒砀山两种形式的无成本或者低成本“兼并”,就是通过与其他律师事务所的谈判、协商一
致,把两个或者数家律师事务所合并为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甚至成立律师集团,或者通过一定的条件,
“兼并”乃至“收购”自己的竞争对手,合并于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这样,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仅仅是通过
自己律师事务所优秀的制度,或者文化,或者品牌,就能快速实现规模化,因此,借鉴梁山泊“兼并”饮
马川、芒砀山的一些道理,可以帮助律师事务所有利的实现兼并、收购战略。
十五、梁山泊接受招安,看律师事务所战略错误的悲剧
从《水浒传》中我们不难看出,梁山泊的三代首领,王伦、晁盖、宋江,只有宋江文化水平最高,
“自幼曾攻经史”、“刀笔敢欺萧相国”,又在县衙门做押司,“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自然,当时社
会的“主流思想”——忠孝节义在他心中根深蒂固,所以,他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逼上梁山后,时刻想到
的就是接受朝廷的招安,实现自己“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凌云志向,因此,梁山泊的事业的结局,就受到
宋江“时刻准备着”招安的指导思想的影响。
其实,早在宋江“落草”梁山泊之前,宋江就曾以接受朝廷招安的思想劝说过武松。《水浒传》第三
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里,宋江在白虎山的孔太公庄上与武松相遇,在送别武松
到鲁智深、杨志占据的二龙山时,特地嘱咐武松:“……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
了。日后但是到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
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得做大官。可以记心,听愚兄之言,图个日
后相见。”宋江对武松的嘱咐,明白无误表现了他对啸傲江湖、聚义山林的江湖好汉们的发展结局的选
择,另外,在他暂时位居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时,就把梁山泊的“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忠,对
谁忠?自然是对朝廷;义,对谁义?自然是对梁山泊的弟兄们。看来,在宋江的心底里,梁山泊的发展战
略、前途命运只有一条,就是接受朝廷招安。
不过,他的这种思想在梁山泊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如,曾在江州府牢城营里做节级的戴宗就是如此。
在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中,戴宗蓟州城里与石秀相遇,邀请石秀喝酒
时,不仅向他宣扬梁山泊的好处,而且描绘投奔梁山泊的前景:“只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个官人。”
但是,梁山泊的发展前景,在好汉们眼中,还有一处光辉前途,这由黑旋风李逵“话粗理不粗”的语
言为代表。在《水浒传》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里,宋江被梁山泊好汉救应
到梁山泊后,说起黄文炳捏造的谣言:“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这时,
李逵跳将起来道:
“……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吴先
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
似这个鸟水泊里?”其实,如果梁山泊按照李逵的说法发展,说不定真正能够实现他的说法。因为,李逵
的说法,在梁山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譬如,《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手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在一次宴会上,宋江乘
着酒兴,作了一首《满江红》让乐和唱,其中有一句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惹的武松不快,叫道:
“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鲁智深的说法更是明确:“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
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意思是,接受招安没有前景,不如一个个散伙,各自去自谋生路。
于是,尽管宋江再三向众位好汉解释,还是“当日饮酒终不畅怀,席散各回本寨”。
但是,梁山泊最后还是按照宋江的主导思想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梁山泊的“替天行道”、“仗义疏
财”、好汉们之间“交情浑似股肱,意气如同骨肉”、“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已经成为昨日黄花,
好汉们“星落云散,七损八伤”,问题就在于宋江决定、梁山泊好汉们愚从的接受朝廷招安的战略的错误
上。
梁山泊战略的错误,毁掉了一百单八位英雄好汉创立的辉煌的事业,那么,作为由众多位律师精英创
建的律师事务所,能够不慎重的选择、决定律师事务所发展方向的文化战略、人才战略、市场战略、品派
战略吗?
十六、李俊为暹罗国主,演绎律师事务所的分化
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并不是代表了所有梁山泊好汉的意愿,正如武松所说,招安会“冷了弟兄们的
心”,鲁智深所说,“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
安不济事”,但是,连黑旋风李逵这个一听到招安“便睁圆怪眼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鸟安”的反对
分子,最终还是跟随宋江接受了朝廷招安。我认为,他们不是对朝廷有投降之意,而是为了顾全对“宋江
哥哥”个人的“恩义”,只是突出了梁山泊“忠义堂”的“义”字。这一点,宋江本人看的十分明白,所
以,在他被 “至圣至明”的“皇上”赐药酒后,特地约请李逵,用毒酒药死李逵,就是明证。理由就是
担心他死了之后,李逵起来造反,对朝廷不“忠”。
其实,梁山泊的好汉们跟随宋江接受朝廷招安以后,人心已经变化,《水浒传》第九十三回“混江龙
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中描写的混江龙李俊的际遇可见一斑。
混江龙李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三人在太湖里榆柳庄遇到赤须龙费保等四人,七人结拜为兄
弟。在费保等四人帮助宋江的军队攻打下苏州城后,李俊三人送费保等四人回到了榆柳庄,“费保等又治
酒设席相款。饮酒之间,费保起身与李俊把盏,说出几句言语来”,言语的意思,就是让李俊知道,梁山
泊的气数已尽,“世事有成必有败,为人有兴必有衰”,尽快隐退,在江海内“了身达命之处”,以终天
年,此时,李俊等人大有醍醐灌顶之感,立即拜谢费保“指引愚迷”,这时,李俊对费保说的话,可以看
出梁山泊好汉们跟随宋江接受朝廷招安的意识:“……只是方腊未曾剿得,宋公明恩义难抛,行此一步未
得。今日便随贤弟去了,全不见平生相聚的义气。……”
由此可知,梁山泊好汉们跟随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只是出于与宋江的个人恩义,以及梁山泊崇尚的江
湖义气,否则,早就 “行此一步”在“江海内寻个净办处安身”了。
这样,因为宋江主导的梁山泊接受朝廷招安的发展战略,违背了梁山泊一些好汉的意愿,所以,难免
出现“人心思变”的情状,以至于出现了宋江的恩义也难以再把当日的梁山泊兄弟聚集在一起的状况,除
了燕青之外,最突出的还是李俊的事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整部《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好汉唯一一
次欺骗宋江的事情,就是李俊。
宋江征讨方腊胜利班师,途经苏州城外,“只见混江龙李俊诈中风疾,倒在床上。手下军士来报宋先
锋。”这时,宋江便亲自领着医生给李俊治疗,李俊还是继续装病,并且恳请宋江不要管他,以免耽搁回
军“程限,朝廷见责”,只是要求留下童威、童猛两个人照顾他,“待病体痊可”了,再随后进京。宋江
一则没有看出李俊装病的破绽,二则从来没有经过他手下的梁山泊弟兄们欺骗过他,所以,“心虽不然,
倒不疑虑”,“留下李俊、童威、童猛三人,自同诸将上马赴京去了”,而李俊、童威、童猛三人则径直
去太湖榆柳庄找到费保四人,经过商议,“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
并且,李俊“后来为暹罗国之主。童威、费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职,自去取乐,另霸海滨”,在暹罗国建立
起了另一个梁山泊。
可见,梁山泊接受朝廷招安后,依靠江湖义气,许多梁山好汉跟随宋江为赵家王朝东征西讨、南征北
战,但总归已经不是“志同道合”,出现兄弟们与宋江“分道扬镳”的事情,已经非常正常。由此,我不
由得想起律师事务所的分化。
分化,不是律师事务所的分离解体,是律师事务所中的部分律师,一起从原先的律师事务所“跳
槽”,或者集体加入其他的律师事务所,或者一起组建新的律师事务所。我观察,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
分化出来的这部分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或者是合伙人之间,在执业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方向、
管理策略、经营方针等重大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以至于出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局面,这样,一起创立
律师事务所时的“交情浑似股肱,意气如同骨肉”受到挑战,因此,作为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人、合伙人,
在面临律师事务所兼并、联盟,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制度的变化、利益分配制度的变化、发展战略、重大决
策的变化等事关全体律师的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一定征求全体律师的意见,且不可由负责人或者合伙人自
行决定,否则,出现类似宋江喝下朝廷“恩赐”的药酒时,还不知道李俊等人已经在暹罗国真正实现了梁
山泊好汉们“替天行道”的理想的事情,才是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合伙人管理律师事务所的悲剧呢。
[杨培国 山东邦源律师事务所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