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研报告厅
竞争力:中国营销城市
作者:星岛 @ 2007-04-23
竞争力:中国营销城市
星岛
中国,这个发展速度让世界各国都瞠目结舌的国家不仅爆发出无穷的发展精力,其下各省市间的城
市,也都在进行着一场白热化的竞赛,看看谁能出类拔萃成为国家级的排行榜城市,对内既可光耀门楣,
对外亦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公布各大城市竞争力的排名就成了各大城市比
赛结果的成绩单。但从20世纪末开始,在各地区角逐竞争力时,一个现象尤为突出:以城市群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单个城市竞争力被区域整体竞争力所替代。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
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
整的城市“集合体”。目前,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
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未来二十年仍
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负责做城市竞争力排名的倪鹏飞教授曾解释说,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创造财富的能力。就像500强企
业排序依据营业收入一样,城市竞争力的排序依据的是它赚钱的能力。因此,在综合经济实力上,上海的
竞争力超过北京并不奇怪,因为中国经济带是由南向北逐步繁荣的,最早开放的是广东,其次是上海开发
浦东。另一方面,北京所独有的政策优势正在变弱,比如北京申奥、上海申博,中央政府都支持;上海有
汽车产业,现在北京也有了。
而实际上,北京与上海的差距并不仅是两个城市之间的,还有周边城市的影响。北京周边最大的三座
城市:天津、石家庄、唐山在各方面都不能跟上海周边的苏州、宁波、杭州、南京、无锡相比较。
“天津的发展最近比较迟缓,作为港口城市受到大连、青岛、烟台等渤海港口的挤压,而唐山则是在
地震后重建起来的。但上海就不同了,依托的是江浙一带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产业链完备。北京再往北是
内蒙古和东北,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尚在转型之中,上海的纵深则是整个延长江经济带。从区位看,上海
是整个大中华的出海口,而天津只能说是北京和河北的出海口。”
如果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北京是带着几个落后的小兄弟与上海的几个新贵在竞争,“好像瑞典
乒乓球队和中国队比赛,瑞典的老瓦尔德内尔可能会赢中国的孔令辉,但并不能说瑞典队就比中国队实力
强,打团体赛还是可能输的。单纯的竞争力排名是没有意义的,眼前只是一堆抽象的数据,更重要的是能
够读懂格局——你的兄弟们怎么样?”
正是如此,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形成且在各地区的城市中增长的最快。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
3月25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该地区2005年的生产总值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高达19.63%。
这一数字再次印证了城市、城市群之间的“角力”将改变区域经济版图的事实,也将“中国经济重点
正在北上”的观点推到了社会关注的前台。报告称,京津冀区域的后发优势极大,既可以站在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这个历史高点上,抓住全球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又可充分利用顶级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全力发展
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国家信息中心专家高辉清预计,2007年
环渤海地区的增长潜力将开始逐步发挥出来。
城市的营销战略
在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单单靠一项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是不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还需要具体到对
各个城市环境、营商条件等指标的分析,这些因素对城市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正如倪鹏飞教授说的
那样,“城市正在变成消费品,而城市的政府应该把投资者、旅游者、市民当作顾客和消费者;把城市的
基础设施、城市的文化、城市的环境当作产品”。市长成为城市的营销者,领导班子成为董事会。在这个
意义上,城市的竞争力的排行榜,更像一篇中国城市的“消费指南”。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吴志强1996年留学回国,发现国内城市之间竞争激烈,“计划经济时
代,地方执行中央的任务,而现在地方政府则是主动出击争夺资源,他们是利益的主体,越来越多地用管
理公司的方式管理城市,争取投资者与游客的消费。但另一方面,政府又有维护公平与公正的职责,照顾
弱者。未来的政府,将同时操控这两套并行的体系。”而对于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第一个转折刚刚发
生。
早在上海市拿下世博会的举办权后,上海市政府就挑选中意的公关公司。这些公关公司主要作用是以
“塑造上海独特的魅力”为己任,以达到宣扬其城市精神、提升上海的知名度及国际影响力的目的。北京
现代城市形象研究所所长、北京MCI专家团总策划居易教授说,“上海申博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形象公
关,他们把世博会做成了和北京办奥运一样,是全国人民的事。还有2001年上海承办APEC会议也使上海几
乎成了全世界的焦点,堪称中国城市营销的成功案例。上海非常善于以‘售卖精神’获利。”
有类似效果的还有昆明和哈尔滨。昆明以春天概念这张“名片”,使昆明在2002年实现旅游收入
141.4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游客7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亿美元。哈尔滨市旅游局用他们两年间在
央视投下的300多万元的城市形象广告,换来的是“冰雪节”5个亿的收入净增长。
中国现有城市666座,城市化率约为36%,从中国社会城市化的角度看,“在未来15年中国的城市化要
达到50%”。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吴志强说,“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政府将用公司化的方式管理
城市,争取投资者与游客的消费;但另一方面,政府又要维护公平与公正的职责,照顾弱者。未来的政
府,将同时操控这两套并行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