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大师
继往开来 开拓创新
作者:冯 征 @ 2000-11-27
继往开来 开拓创新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冯征
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富强、祖国的和平统一,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
展,人类的文明进步,迈向二十一世纪,这是我们面临的庄严任务。
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联合世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奋斗。"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孙中山先生针对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对国际形势的评
述和主张,今天仍有巨大的意义。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主流,确实"浩浩荡荡"谁也不能阻挡,谁也
阻挡不了。团结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族和人民制止帝国主义推行霸权主义阴谋,走和乎与发展的道
路,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这里有必要加以说明,"天下
为公,世界大同"是孙中山先生大力倡导的,但不是孙中山先生发明,而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体
现,是几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珍品。早在二千五百年以前,我国伟大的哲人孔了在《礼记·
礼运》篇里就说过。孔夫子倡导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宣扬的中化民
族自强不息、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天人合一","和为贵"的思想是一致的,是几千年
来以孔、孟为代表的代表的儒家,老子(李耳)为代表的道家,以及从汉唐传入并在我国扎了根的
佛学,共同的核心,这种精神和思想,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
不断吸取外来文化(如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的精华,有力地推动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融合
与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国家大统一的思想和爱国大团结。而且通过汉唐盛世,元、明、清各
朝,经过南北丝绸之路,鉴真和尚东渡扶桑,玄奘取经,郑和七下西洋等,把中华文化传遍了世界
各地。在迎接二十一世纪到来的今天,我们重温孔子的名言和孙中山先生的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强调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正是为了解决面临的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包括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推动世界发展前进。
孔子这位中国古代的圣人,不仅提出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并且对实现这一
理想作了具体的说明。他提出了"仁、爱"思想。提出了个人修养要达到"智、仁、勇"的目标,达
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努力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惧"。要求仁人志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子的继承者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爱"的学说,提
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要求人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主
张"不嗜杀人者"方能统一天下。稍后的墨学创始人墨翟,主张"兼爱"、"非攻"。一九三八年毛泽东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讲话中,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向知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许多珍
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加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要求我们重视学习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中的珍品,从中吸取教益和力量。毛泽东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包括中国传
统文化和历史经验)相结合,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文化,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继承、发扬
了毛泽东思想的邓小平,吸取了苏联、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论理。江泽民最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就是这个思想理论最新的集中
阐述,对于我们吸取二十世纪的经验,探讨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的走向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