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藏馆
马未都说收藏:元青花传奇
作者:马未都 @ 2008-08-06
马未都说收藏:元青花传奇
现在要书归正传,讲讲鬼谷下山罐为什么这么贵。
第一,是它的题材决定的。瓷器题材很少有故事情节,过去中国人画画也很少画带有情节的画,都
是《观瀑图》、《花鸟图》,不画情节。画出情节的画,都是国宝,比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
宴图》。“鬼谷下山”是著名的历史军事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诸侯纷起,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军事人
物。王翊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军事奇才,号称“鬼谷子”,大名鼎鼎的孙膑(孙子)就是他的徒弟。当
时燕国和齐国交战,孙膑是齐国这头儿的,被燕国俘虏了。齐国就求他的师父鬼谷子下山救徒。这青花
罐画的就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
在瓷器上画故事情节,这个情节后面一定隐藏一个故事。元末时期,朱元璋很长时间驻扎在景德
镇。当时朱元璋率领的明军跟陈友谅的汉军交战,一开始处于劣势,陈友谅号称有六十万军队,他才十
几万。打了几次仗,朱元璋都没有占着便宜。曾经有一次,朱元璋被陈友谅追得一直跑到浮梁。浮梁有
一座红塔,今天还在,是用当地的红土砖砌成的,一下雨,砖一湿就变成微红色,到现在也叫红塔,40
多米高。逃到此处,朱元璋走投无路,就钻到塔里。据说他是从层层叠叠的蜘蛛网下爬进红塔,躲到塔
顶。追兵追到这儿,见门口全是蜘蛛网,就没往里进,这红塔算救了朱元璋一命。
景德镇当时是朱元璋的根据地,朱元璋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我怎么能拿下这个江山。所以,鬼谷下山
这样的瓷器就应运而生。建国前夕和初期,人们一般都对战争题材感兴趣。像战争片《地雷战》、《地
道战》、《南征北战》,都是建国初期拍摄的。而当生活好起来的时候,这样的片子就少了。朱元璋在
景德镇时还没拿下江山,他关心的就是战争题材。比如元青花中画着“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
庐”、“鬼谷下山”的作品,一定会受到他这样的人的喜爱。这就是元青花鬼谷下山罐之所以值钱,最
主要的潜在政治原因。
第二,元青花开中国陶瓷装饰的一个先河。在它之前,瓷器的装饰都不这么强烈。鬼谷下山罐的颜
色、画艺、质量,今天看都是登峰造极的水准,永不过时。
第三,就是这个罐子的传奇色彩。民国时期,一个住在北京东郊民巷的荷兰军官,在1913年到1923
年之间,无意中买了这个鬼谷下山罐。这个荷兰军官是使节护卫军的一个司令,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
保安队长。他买了这个罐子后带回国,在他们家阁楼上搁了将近一百年。上世纪70年代,佳士得的专家
去看过,当时因为研究不深,大家认为它是明朝的罐子,出价几千块钱,这家人没卖。2005年专家再次
来看,发现它是一个元青花,于是把它隆重地请出来拍卖,最后卖了这么高的一个价格。在卖之前,这
罐子一直在他们家装CD。
画有人物纹的元代青花罐非常罕见,全世界不足十个,分别藏在博物馆和私人手里。主要有东京出
光美术馆藏的“昭君出塞”青花罐、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的“尉迟恭救主”青花罐、日本大阪万野美术
馆藏的“百花亭”青花罐、英国铁路基金会藏的“锦香亭”青花罐、苏富比在1996年拍卖的“三顾茅
庐”青花罐,还有“西厢记”、“细柳营”两个青花罐,都为私人收藏。就是这么大的画人物的罐子,
全世界就这点儿,所以就变得非常贵。
参与竞拍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能够拥有它是一种快乐。我认识一个朋友,他跟我
说:“我有很大一笔钱,闲了很多年,我能不能把这元青花买了。”我说:“你可以买,这东西很重
要。”他问:“有多重要?”我说:“这样的瓷器,北京故宫没有,台北故宫也没有,全国的博物馆里
都没有,你说多重要?”他一听两眼放光,说:“我买!”我说:“你可以买,但你出多少钱呢?”他
说:“我有六千万块闲钱。”我说:“你可以试试。”要知道,如果当时6000万买了这件元青花,也是
元青花的世界纪录了。结果到了拍卖现场以后,他都没好意思伸手,叫价就过去了,人家争到2.3亿了。
这件事表明了今天收藏者的一个心境,愿意参与文物的回流。我国的文物,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的一百多年内,一直是外流的趋势,都是以经济为目的的外流。西方列强终于打开了神秘的东方古国的
大门,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宝物,都希望获得这些东西。而我们由于积贫积弱的时间过长,导致大量文物
外流。今天,当我们国力强盛的时候,我们能够有机会尽个人之力把文物回收,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
情;对民族而言,则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所以,他就参与了竞拍,尽管没有买到,但我觉得这种参
与态度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