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书屋
读浦玉生散文集《心花》有感
作者:知新 @ 2008-10-30
读浦玉生《心花》有感
知新
外面是零下11度的寒冷,我坐在温暖的屋子里看《心花》,心里洋溢着幸福的感觉。我喜欢拟人化
的《银杏》,看了让人发出会意微笑的同时,不难品味出其中的几分无奈,其实表达的是他在恶劣生存
现实中不与俗同的思考和清高。有的文章,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道尽沧桑;有的文章,纯净澄澈,如
孩子般自豪坦荡,如《天与多情不自由》《粗线条》等等。许多杂谈随笔里所体现的,也是他在《世纪
最智慧的头颅》里所推崇的钱钟书先生坚韧不拔的淡泊和高贵。从《烛光》《枯枝牡丹》《我爱您中
华》这样讲究布局谋篇和立意升华的散文里,还能看到八十年代以前的印记和属于那个时代的文章里独
有的浪漫。他“用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让你看不到疲惫的思绪,找不到颓废的情感。不管是心
香一瓣,还是智慧心语,从对中华文明的思考而萌生的责任感,到从生活琐事中得到的启迪,信笔拈
来,即成文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四方情,晓八方韵,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把浮躁的心灵,沉淀
成悠扬的歌声、壮美的风景,细心收藏。他说“真正的文字必出自真诚的心灵,必是血与汗所凝成”
……看来,文学真的是他的真爱,而完美的作品,是他心中“一座永远的麦迪逊之桥”和美好的畅望。
而他的表达,像一个硬汉经营的家园,一片芳华,简洁明快,没有丝毫感伤 。
文如其人。智慧的人,必定多思、勤勉,从他丰富的学术成果、工作业绩和散记杂文中皆可窥见一
斑。我喜欢《心花》,不是因为其写作手法多么高超,而是书中透露的那份执著和与之相伴的自豪。枯
燥、乏味,看似千篇一律的生活,因为点滴的记录,而变得丰富和厚重。写作,可能是他享受人生的最
好方式。这让我感悟,生命虽然只有一次,但是,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经历艰难困苦还是一帆风顺,只
要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刻,你就拥有了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财富,当你渐渐老去的
时候,回眸眺望,心灵将为这些熟悉的文字而感动,记忆里就会永存人生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