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藏馆
收藏“铜板” 注意看清版别
作者: @ 2008-11-08
收藏“铜板” 注意看清版别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国铜元俗称“铜板”,主要流行于清末民初。
铜元与一般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铜元铸造时间不长,前后仅流通了五十多年,铜元的品种
大约有1000余种,但存世量相当惊人,估计有近百亿枚以上。
铜元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发行的。1900年,广东仿造香港辅币制成铜元。这种铜元正面为“光绪元
宝”和“广东省造”(简称“广宝”铜元),下面有“每百枚换一圆”字样。背面中央刻一蟠龙纹,周
围有英文“广东一仙”。这种铜元的试样品比“广宝铜元”小一些,系二百枚换一圆,比较罕见,现价
高达25000元一枚。
1904年,“广宝”铜元正面的“每百枚换一圆”字样改为“每枚当制钱十文”,背面的英文字“一
仙”也改为“十文”。改铸后的铜元存世量还很多,钱币市场里每枚仅售0.5元~1元。背面英文字母错
版为“TENCASH”的,值10元一枚。
1905年,清政府铸“大清铜币”。这类钱币分四种:
1、当二十重四钱,其中背面有珠圈者,目前市价约60元一枚,中央有星点约10元一枚,普通的仅值
0.5元~1元一枚;
2、当十重二钱,中央有星点约15元一枚,普通的仅值1元~7元一枚;
3、当五重一钱,约50元一枚;4、当二重四分,约60多元一枚。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
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交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等字样。在目前的钱币市场里,一些
普通的“开国纪念币”仅值人民币数角或数元不等,一些存世量较少的可值数十元、数百元左右。河南
曾铸有一种五百文的大铜元,这可能为面值最大者,市价接近5000余元。
清代铜元里,各种面值甚多,一般最常见的是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百文。“广宝”铜元
十文非常普通,五文却极为罕见;“大清铜币”的中心粤、淮二十文、“开国纪念币”小写二十文、吉
林中花十文等都是常见面值里十分罕见的珍品。
一些小面值的半文、一文、二文铜元流通时间不长,存世量也不是很多,同样具有一定的收藏价
值。目前钱币市场里一枚普通的“广宝”铜元,通常仅值0.5元-1元,若有幸能收集到30枚同一品种却不
同版别的普通铜元,那身价可能高达千元以上。当然,收集30枚同一品种却不同版别的普通铜元,是需
要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只要你在不经意处细细留意,只需花费不多的资金,就可得到非常丰厚的回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