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藏馆
我国最早铸行的一枚铜圆
作者:黄忠言 @ 2008-11-08
我国最早铸行的一枚铜圆
黄忠言
铜圆俗称铜板,它流通了半个世纪,品种繁多,版别复杂。在我数百种的铜圆藏品中,有一枚极易
得到又有着特殊意义的铜圆,它就是我国最早铸行的铜圆——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自从秦始皇以外圆内方的秦半两统一全国货币后,外圆内方的铜钱形制在我国的货币领域统治了二
千多年。但在清光绪年间却破了老祖宗的铜钱形制,流通起中无方孔的铜圆来了。光绪二十六年
(1900),在洋务派总督张之洞和李鸿章的竭力主张用机器冲铸货币,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同意先让
广东试铸铜圆。这首批试铸的铜圆正面中间铸满文“宝广”和对读“光绪元宝”,上铸“广东省造”,
下铸“每百枚换一圆”,背面中间铸飞龙图案,周围是英文“KWANG——TUNG ONE CENT”,翻译为中文
是“广东一仙”。这枚铜圆直径2.8厘米,厚度近0.2厘米,紫铜材质,机器冲压,文字图案精美,它的
“每百枚换一圆”明确表明了铜圆与银圆的比价。铜圆的出现,马上被用了二千多年方孔铜钱的我国百
姓接受,以后铜圆就在全国各省大量冲压,从此铜圆成了大家最乐意最常用的货币。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后,铜圆才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退出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