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明春 @ 2009-03-31
站着阅读
金明春
风云孕育的是甘霖,风雨描绘的是彩虹。
我为《水浒传》的故事所震撼。一个个好汉的命运是悲惨的,但他们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选择了
向命运挑战。
不屈服命运,做自己的观音。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与天地自然和谐,需要与人类社会和谐,
还需要与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和谐。正是那种不和谐,才把他们一个个逼上梁山。
这些梁山好汉们,骨子里有一种民族的侠气,那种痛快淋漓和率真,闪烁着迷人的光辉。人生是一
连串的未知、不确定,人生中福祸难料又相倚。不会选择自己的活法,于是便有很多人活得很痛苦;选
择错了活法的人,于是便活得很累。如果你活得很痛苦,如果你活得很累,如果你活得很无奈,如果你
活得很没意思,如果你活得很糟糕,如果你活得很无聊,那么,你一定是不会选择或者选择错了。我们
看到生活很艰难的人,但他们活得有滋有味。我们看到经济很富裕的人,生活的却很痛苦。究其原因,
就是他们的各自选择出了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中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
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人们之所以会宠辱若惊,是因为人们把自身的得失看得太重;如果不把得失当
回事,还会“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吗?就是这些有、无、宠、辱、得、失,搞得人们魂不守舍、鸡犬
不宁,富贵病因富贵而致病,荣华梦因荣华而成空。
如果你是鱼,那就选择游泳,那就生活的水中。如果你是鸟,那你就选择翱翔,那就生活在天空
中。可悲的是,本来是鱼却选择翱翔、向往蓝天;本来是鸟,却选择游泳、向往大海。
痛并快乐着,那是因为你表观上是痛苦的,内心是快乐的,这说明你选择上是正确的。否则,你将
是痛并痛苦着。
善于人生规划的人,其实就是清楚自己并会运作自己的人。
不是骆驼就不要选择沙漠,不是雪莲就不要选择雪山。既然是骆驼就不要进驻大都市,既然是雪莲
就不要盛开在赤道上。
如果你是花,就选择美丽的开放。如果你是树,就选择一方水土一束阳光,快乐的生长。
孔子和弟子们畅谈人生理想。子路想安邦定国,冉求想发展地方经济,公西华想当小诸侯的礼仪先
生。对于这三位高徒的理想,孔老先生或哂然,或默然,而对于另一位学生的理想,却是大加赞扬,喟
然叹曰:“吾与点也!”。点,就是曾皙。当几位同学争先恐后严肃认真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曾皙正
悠然地拨弄着瑟。“点!尔何如?”老师的提醒,让他回过神来,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脱掉臃肿的冬衣,
穿上轻薄的春装,偕五六个伙伴,带六七个小孩,或到清澈的沂水河里洗洗澡,或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然后唱着歌回家。这就是曾点的理想。理想不一定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种权势,或者金钱,而是一个人
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如果你是陶渊明,那你就归隐世外桃源。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会滋养出你鲜美的生
活。但如果你不是陶渊明,如果你一旦长期进驻世外桃源,那与世隔绝寂寞贫寒长期与你相伴,你就会
感觉生不如死。如果你是玄奘法师,那你就选择漫漫苦行。一如风雨,一路坎坷,那是他的生活,再远
的路也阻隔不了他的追求。九九八十一难,成就了这位苦行僧。如果你不是玄奘,就不要选择领略那八
千里路云和月,因为路上有风景,更有艰难险阻。
快乐的人,各有各的快乐。
找到你自己的快乐生活。
梁山的好汉们走出梁山,也就走出了快乐,一个更大的悲剧在等着他们演绎。
我们在阅读中清醒,我们在阅读中无奈,我们在阅读中沉醉,我们在阅读中思索。阅读,其实是在
阅读一种思想。阅读,其实是在用视觉思考。我们在寻找凝聚精神的一种饱和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孟
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书,是要用
心来阅读的。如果你只是想用眼阅读,用猎奇心理阅读,那你会失却很多从书中应该得到的东西。那些
鲜活的东西,那些深刻的东西,那些淋漓尽致的东西,那些癫狂而又清醒的东西,那些刺痛而又激活你
的东西,从文字中裸露出来。这部书读着读着就坐不住了,于是就站起来,站着阅读。
智慧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