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耐庵亭
文化保护访盐城市水浒学会会长浦玉生
作者:夏泓泉 刘华东 徐勇 @ 2009-07-25
文化发展长宜放眼量
施耐庵著《水浒》之北宝寺旧址亟待保护 (载《盐城晚报》2007年月12月7日)
□记者 夏泓泉 刘华东 徐勇
文化保护与发展需高瞻远瞩
——访盐城市水浒学会会长浦玉生
“‘施公遗踪’是盐城市新十景之一,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与施耐庵有关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址。这
几年,山东四个县、市以及和我们毗邻的兴化市都很重视水浒文化的开发,都在错位发展,共同建设我
们的水浒文化家园。如果说,我们有一些遗址目前还没有能力恢复,那我宁愿看到的是‘有管理的荒
凉’。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需高瞻远瞩。‘耐庵故里’是白驹、大丰乃至盐城第一层次的文化品牌,我们
应该做好这方面的文章,在城市开发与建设中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走‘建设性破坏’的路子。”
盐城市水浒学会会长浦玉生如是说。
今年九、十月间,浦玉生先后出席了山东省旅游局、济宁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梁山水浒文化节和中国
水浒学会、兴化市政府主办的明清小说与水浒文化学术研讨会。作为山东省邀请的20位专家之一,他与
李永祜、袁世硕、马成生等教授们一起参与中国水浒文化高层论坛。水浒的世界,世界的水浒,那几天
的济宁与梁山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央视四套一台高水准的大型文艺晚会《同乐五洲》在梁山脚下举行。
山东的梁山、郓城、东平、阳谷四个县分属济宁、菏泽、泰安、聊城四个地级市,过去大家都在争水浒
资源,甚至不惜为地名权走上法庭,所以有网友说,只有山东省成立水浒市,才能统筹资源。如今山东
省旅游局整合资源,统一打造水浒之旅的品牌。兴化市政府也连续两年与中国水浒学会联办明清小说与
水浒文化学术研讨会,保护性开发施耐庵陵园等旅游项目,将“板桥故里、水浒摇篮”作为自己的城市
品牌。
由于盐城市水浒学会与山东省水浒文化中心有着良好的互动,山东省一些旅行社也希望打造一条
“水浒文化之旅”的线路,将山东的水浒文化与盐城的“耐庵故里”及麋鹿、丹顶鹤等生态资源融为一
体,共同开发两地的旅游市场。然而由于白驹对施耐庵故里的开发较慢,这条旅游线路也就耽搁了下
来。
“白驹有座施耐庵纪念馆,与白驹一水相隔的兴化市新垛镇有座施耐庵陵园。如果说山东的水浒文
化与白驹是互补关系的话,那么兴化与白驹就是直接的竞争关系了。” 在盐城水浒学会秘书长、施耐庵
纪念馆馆长窦应元看来,兴化这几年的水浒文化发展很快,这更让他着急。窦应元说,如果兴化提前建
好了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施耐庵就是兴化的资源,前期的推介成本相对也小,全国各地的旅行社都会先
与兴化联系,从而形成旅游习惯。到那时,白驹的努力可能连事倍功半都达不到,因为对于普通的游客
来说,学术的研究是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的,哪边的景点更有名气、哪边的景点更吸引人,游客们就选择
到哪去。
制约“施公遗踪”开发的规划之痛
作为施耐庵故里,白驹镇拥有巨大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自1993年施耐庵纪念馆建成之后,后续的
进展相当迟缓,如今与施耐庵及《水浒传》密切相关的北宝寺遗址更是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而这一切
的原因都是因为对施耐庵文化的开发没有长远而正式的规划。
记者从大丰市规划局了解到,该局并不负责乡镇这一级的规划管理,各乡镇的规划由各自组织实施
及论证,只在市里备案。
其实白驹镇对施耐庵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1986年,陈远松等9名县人大代表
就曾提出过保护施耐庵文化的提案。据了解,白驹镇对施耐庵及水浒文化的开发一直有规划,然而由于
党政领导的更迭、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素,这一规划在不停地进行调整,一直没有形成正
式的决议。
隶属于大丰市文化局的施耐庵纪念馆也有着自己的规划,然而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纪念馆目前有5
名工作人员,馆长窦应元的策略是“自建扩张”:经费紧张时,窦应元就在花家垛上植树,自己搞建
设,几年下来,花家垛上已是绿树成荫,有了一定的财力,纪念馆就进行扩张,比如今年大丰市文化局
拨出专款40万元,购买下纪念馆西侧的文化站,并重新进行了装修,这样整个花家垛才真正成为了纪念
馆的范围。
困扰窦应元的不仅是财力,更主要的是没有正式的长远发展规划。他举了个例子,纪念馆曾想建108
将的雕像,准备找企业赞助,李逵的像就找姓李的老板,花荣的像就找姓花的老板,底座可以刻上老板
的名字和企业简介,按每座最低一万元计算,很多人是掏得起这笔钱的。而且像宋江这样家喻户晓的水
浒人物,如果中意的人多还可以实行竞标,这样纪念馆可以不花一分钱就能分批建成108将的雕像。“然
而这一方案无法得到实施,因为花家垛的面积有限,施家垛和北宝寺的地方我们又不能动,这些像建成
后摆在哪儿呢?”为了能做好水浒村项目,窦应元每年都外出招商引资,然而由于没有完整的项目规划
书和可行性报告,很多有兴趣的公司在接洽后也是不了了之。
其实在水浒研究专家看来,无论是白驹镇的规划还是施耐庵纪念馆的规划都是闭门造车做出来的,
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规划。要想充分挖掘施耐庵故里的独特优势及白驹本地的文化资源,使整个项目能
够为旅游市场所接受,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必须委托专业的公司或学院进行操作,拿出一个具有可行
性的规划方案。而这笔费用一般要三四十万元,无论对白驹镇还是纪念馆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
学者们建议最好能由大丰市文化或旅游部门牵头,将花家垛、施家垛和北宝寺旧址纳入保护范围,正式
做出一个详细的规划,并提请人大列项,使之具备法律效应。
擦亮“施耐庵”这块金字招牌
初冬的一天,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大丰市白驹镇——施耐庵故里采访。坐在温暖的采访车内,窗外随
处可见繁忙的工地,城市化的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
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记者在采访中,真切地感受当地群众对保护水浒文化的热情和期
盼。谁也不愿看到,随着一片片“水泥森林”的崛起,一处处自然人文景观湮没在历史长河里。
在白驹镇,记者除感受到了火热的城镇建设氛围,更被一种精神所感动。记者了解到,高继宽、李
元祥、陈远松等一批当地老同志,当年为发掘施耐庵文化,不辞辛劳、千方百计收集文物资料,如陈远
松等人收集到的《施氏家簿谱》,对确认白驹施氏为《水浒》作者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样,为争取在白
驹镇建设“施耐庵纪念馆”,当年大丰县组织了大规模的乡土调查,开展施耐庵研究,取得令人信服的
研究成果,最终获得省政府首肯。筹建纪念馆期间,大丰有关方面,克服重重困难,南下北上多方筹措
资金,纪念馆终于在1993年8月建成开放。大丰市为弘扬优秀文化遗产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令人感动。
目前,大丰施耐庵水浒文化发展遇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
想,树立全局观念,以社会效益为重,城镇的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地方的人文特色。白驹向来是人文荟萃
之地,浓厚的文化积淀需要一代代地传承,发扬光大。水浒文化应成为白驹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精神
之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
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
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
扬向上。”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
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
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
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且对世
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述道理不难理解。问题是具体到一个个案时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眼前经济利益的
关系。记者切身感受到,“施耐庵”这块历史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我们打造得还很不够。这既有经济实
力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的问题。比如,施耐庵和水浒村整体规划长久得不到重视和落实。事实上,只
要规划得当,文化资源很快就能够成为经济效益。这方面特别需要我们的政府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