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广场
中国海军未来的战略重点是进入印度洋
作者:三军 @ 2009-08-02
三军论坛 中国海军未来的战略重点是进入印度洋!
2009-07-31
进入印度洋,可以从海上对印度的贸易利益施加压力,也可以对日本的能源走廊构成威胁,更重要
的是,印度洋上中国的对手海军实力相对弱小。因此,中国海军未来的战略重点应当是进入印度洋。
中国的战略竞争者是印度,而印度有条件依赖印度洋发展为海上大国
印度是一个麻烦,对中国来说格外麻烦。由于存在很大的领土争议,两国经济联系在陆地边界上很
难快速发展。加上克什米尔地区的复杂利益,印度难以对中国放弃敌对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之间
竞争大于合作,这也是目前的现状。此外,从地缘角度,印度的地理位置比中国要好不少,其领土深深
切入印度洋,拥有东西两条海岸线,周边没有过于强大的对手挑战,有利于其发展海上贸易,甚至控制
中国等其他东亚强权的能源走廊。中国海军如果不进入印度洋与印度海军展开竞争,单纯在陆地边界上
难以对其形成强大压力。不要忘记,在陆地边界上印度的战略运输条件仍然远远比中国有利,尽管中国
已经有了一条青藏铁路。而目前印度海军实力并不特别强大,与日本、美国海上力量相比还很弱小,正
是中国海军抓紧时间进入的时机,哪怕是为了提高与印度领土谈判时的地位,海军也应该去印度洋建立
立足点。
印度洋是非洲资源与中东能源的主航道,没有印度洋就谈不上资源与能源安全
老牌西方国家是怎么实现经济起飞的?掠夺非洲的资源。现代西方工业是怎么发展的?强占中东的
能源。中国由于不幸地占据着亚洲最东缘的地理位置,海上的战略贸易不得不通过印度洋。如果在印度
洋没有任何海上武装力量的话语权,资源与能源安全是根本谈不上的。另一方面,从中国往东看,想要
在短时间之内突破由日本海自与美国太平洋舰队联合打造的岛链封锁是缺乏现实性的。要知道光是日本
海上自卫队的联合舰队都是世界级的远洋力量,同时有着悠久的战争历史,积累了大规模作战的丰富经
验。然而,如果中国海军声东击西,转向印度洋,则无需直接面对日本。从中国南海的海军诸港到东南
亚海域,再到马六甲海峡,沿途只有越南海军能略加威胁,其他小国海军根本不敢出港迎接。中国海军
只要能在巴基斯坦或缅甸找到可以租借的基地,完全可以在源头上控制日本的海上资源需要。而海上自
卫队如果同样准备进入印度洋寻找中国海军决战,则沿途不得不经过中国沿海各岸基反舰武器基地的打
击范围,中国海军航空兵也同样可以一路“护送”他们直到南沙群岛。双方战略位置的优劣一目了然。
当前印度对海军的发展计划雄心勃勃,已经准备在安达曼群岛建立无人机基地,并试图在非洲寻找
可以租借的适当立足点,甚至准备和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军事合作关系,最终独霸印度洋,把
印度洋变成真正的印度的海洋。中国虽然曾经打败印度,但那是在几十年前,在遥远的大陆深处。面对
印度海军,中国不能轻敌,要尽早进入印度洋一争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