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大师
21世纪,中国必须有“大军”
作者:51军事观察室 @ 2010-06-04
21世纪,中国必须有“大军”
中国有大军,才能保证中美无大战。中国有大军,不仅不会引发大战,还是防止大战的根本保证。
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需要制衡,这个国家才能够成为民主国家;国际社会需要制衡,才能够形成民主世
界;世界军事力量也需要制衡,才能够维持世界和平。美国和苏联的军备竞赛,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军事制
衡,结果是以军备竞争防止了战争,避免了大战的灾难。军备竞赛不可取,但是军力制衡不可无。中国
的安全需要中国强大,世界军事平衡也要求中国必须强军。
应对美国威胁,中国必须有大军。冷战结束,强大的美国并没有放慢强军的步伐。美国通过发起新
军事革命,继续快速提升军事力量,其新军事革命的许多方面都是针对中国的。美国战略学家托马斯·
巴尼特说:“我们绞尽脑汁重新规划我们在亚洲的军事部署,以对付中国正在上升的影响”。“无论是
五角大楼还是华尔街,都在2000年把中国纳入了它们的视野”。面对这种战略态势,中国人当然不能两
眼只盯着“大钱”,还必须建设“大军”。
中国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国家,但“中国智慧”也存在着弊端:过于崇尚“大智慧”的作用,而鄙
薄“大力量”的价值。在中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大战略、大智慧的最高境界,但是,“不战而屈
人之兵”也要靠大力量的作用。智慧是运用力量的艺术,没有力量的智慧,只能是空想和空谈。诸葛亮
的空城计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有力量。
在21世纪实现中美无大战,靠中国有大智慧,也要靠中国有大力量。21世纪的中国,既要崇尚大智
慧,又要崇尚大力量;既要有大智,又要有大军。
中国的军事能力不能老是处于“弱”的境况,武器装备不能老是处于“劣”的状态。中国的军事崛
起,中国的强军事业,就是要尽快改变先辈们曾经不得不以高昂的代价在“敌强我弱”的艰难条件下进
行军事斗争的局面。建设强大的军队,告别“以劣胜优”,是中国军事崛起的必然追求。
在今天的国际事务中,国家的军事力量始终是坚强后盾;在国际关系中,军事力量始终是一只看不见
的大手。战争,只是军队发挥作用的一种有形形式。和平,才是军队价值的持久体现。尽快建设和始终
保持一支大军,是中国必须进行的安全投资、发展投资和崛起投资,中国必须把一部分生产力转化为战
斗力,把一部分财富转化为军事能力,把一些“钱袋”变成“子弹袋”。
中国有大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遏止和避免战争。把军队建设的主要目的由“赢得战争”转变
为“避免战争”,是美国战略理论界在二战后提出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全面核战争来说,确实如
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通过建设大军来避免大战,是中国军事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