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关锦囊
金镜头评委会认定《挟尸要价》为真
作者:张轶 @ 2010-08-23
金镜头评委会认定《挟尸要价》为真 当事渔民不服
2010年08月23日侨报网综编
张轶拍摄的原始图,拍摄时相机自动生成的编号为“DSC_7771”,拍摄时间为2009年10月24日16时50
分。张轶摄
8月21日,王守海站在当时捞尸体的渔船上展示捞尸体用的钩子。王守海称,每捞上来一具尸体,至少要
花费半个小时整理钩子,然后才能再次下钩。捞尸体间的停顿并不是因为钱没到位而不打捞。《中国青
年报》摄
【侨报网讯】获得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的《挟尸要价》真假引争议,今天(23
日)上午,记者从人民摄影“金镜头”评委会获悉,针对《挟尸要价》图片所涉及的新闻事实的调查结论
已出,认为《挟尸要价》的新闻是真实的,不存在造假问题。
调查结论分三点分别为:
1,照片反映的“挟尸要价”的新闻事件真实存在;
2:照片中的主要人物王守海虽不是主谋,但其客观上参与了挟尸要价的过程,是这一行为的执行者;
3:照片记录的过程是整个挟尸要价的一部分。虽然王守海极力辩称自己没有开口要价,但据现场目击者
称,王守海他们是当事人,参与并执行了要价。
随着事态升级,人民摄影报(22日)昨日独家刊登《挟尸要价》作者张轶关于图片真实性的自述文章,一
并公布了全套60张原始照片。(图集)
作者张轶自述:
1.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我不想因违反报社制度和“破坏荆州
人民大营救的壮举”而失去这份工作,但又不想让一张好的新闻图片没有出口,更不想让真相被掩盖;
2.在荆州,我是一个外地人,我一个涉世不深的小人物不得不考虑个人安全问题;
年底,《挟尸要价》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图片提名,署名“真真”。
同时,还获得《人民摄影》年度编辑部大奖,我知道这个奖是鼓励作品和激励作者的,恐怕一辈子都难
获得,但我还坚持署名“真真”。
中国记协举办的“中国瞬间”新闻摄影大赛,我委托《华商报》并以其记者的身份参赛,在评奖现场,
评委们向我求证该图片的真实性,并对《挟尸要价》给予肯定;颁奖时,在多位老师的鼓励下,我首次
用了“张轶”署名,新华社也发了消息和我领奖时的图片。
消息传到荆州,报社没有问责,但扣了我的工资和年终奖金,我意识到危机来了,想趁春节休假之势来
淡化我获奖的影响,但因个人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不得已离开荆州。
“金镜头”获得年度大奖,我感到很意外,我感谢评委、感谢大家关注《挟尸要价》,我愿说出我在拍
摄中的所有细节,并积极配合和接受一切调查以还原真相。
张 轶
2010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