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广场
是“开拓日”还是窃取日?
作者:钟声 @ 2011-01-13
是“开拓日”还是窃取日?
钟声
据2011年01月14日人民网报道:日本冲绳县石垣市议会于2010年12月17日通过一项条例,将每年1月
14日设为该市的“尖阁诸岛开拓日”,目的是“更明确地向国际社会表明,尖阁列岛(中国的钓鱼岛列
岛)在历史上也是日本固有领土,争取开启国民舆论”([日]《产经新闻》网站)。之所以选定这一
天,是因为1895年1月14日是日本明治政府通过内阁决议秘密决定在钓鱼岛建立标桩的日子。至今,日本
仍把钓鱼岛非法划归冲绳县石垣市所辖。
众所周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1895年之前根本就不是什么“无
主地”。将窃取别国领土的行为称之为“开拓”,是荒唐的,也是霸道的。日本军国主义当年侵略中国
东北时,就曾把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日本移民组织称为“开拓团”。这种所谓“开拓”只不过是殖民扩张
的代名词。然而,就当年日本秘密霸占钓鱼岛而言,1月14日这一天,与其说是“开拓日”,不如称为窃
取日更为确切。
对于日本窃取中国领土钓鱼岛这段极不光彩的历史,从日本自己官方文件的记载便可看得十分清
楚。
根据日本外务省编撰的《日本外交文书》第十八卷,1885年9月至11月,日本明治政府曾三次派人秘
密调查,结果均从不同侧面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非无主地,而属于中国。
第一次调查结果是:1885年9月22日冲绳县令(后称知事)西村捨三根据日本内务省命令所做调查
称:“有关调查散在本县与清国福州之间的无人岛事宜,依先前在京本县大书记官森所接受秘令从事调
查,概略如附件。久米赤岛、久场岛及鱼钓岛(注:日本所谓“久米赤岛”是赤尾屿,“久场岛”是黄
尾屿,“鱼钓岛”即“钓鱼岛”,因日语语法是动词在宾语之后,故中国钓鱼岛被篡改成“鱼钓岛”)
为古来本县所称之地方名,将此等接近本县所辖之久米、宫古、八重山等群岛之无人岛隶属冲绳县下一
事,不敢有何异议,但该岛与前时呈报之大东岛(位于本县和小笠原岛之间)地势不同,恐无疑系与中
山传信录记载之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等属同一岛屿。若属同一地方,则显然不仅也已为清国册封原
中山王使船所悉,且各附以名称,作为琉球航海之目标。故是否与此番大东岛一样,调查时即立标仍有
所疑虑。”([日]日本外务省编撰:《日本外交文书》第十八卷“杂件”,日本国际联合协会发行,东
京,1950年12月31日,第574页)这至少说明,日本冲绳地方政府当时已经确认,这些岛屿可能是中国的
领土,并担心占领行为会刺激中国。
然而,内务卿山县有朋仍不甘心,要求再做调查,以利建立日本的“国标”。其所谓的主要理由
是,这些岛屿“并未发现清国所属痕迹”(目前日本仍沿用这一错误主张作为占有钓鱼岛的借口)。不
过,再度调查结果反使日方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当时日本的这些动向已引起中国报界警惕。据1885年9月
6日(清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申报》“台岛警信”指出:“台湾东北边之海岛,近有日本人悬日
旗于其上,大有占据之势”,意在提醒清政府注意。做贼必心虚。日本明治政府一面为占据钓鱼岛而加
紧进行秘密登岛调查;另一面通过中国报章报道等密切关注中方反应。
第二次调查结果是:1885年10月21日,日本外务卿井上馨致内务卿山县有朋的信中称:“该等岛屿
亦接近清国国境。与先前完成踏查之大东岛相比,发现其面积较小,尤其是清国亦附有岛名,且近日清
国报章等,刊载我政府拟占据台湾附近清国所属岛屿等之传闻,对我国抱有猜疑,且屡促清政府注意。
此刻若有公然建立国标等举措,必遭清国疑忌,故当前宜仅限于实地调查及详细报告其港湾形状、有无
可待日后开发之土地物产,而建国标及着手开发等,可待他日见机而作。”(《日本外交文书》第十八
卷,第575页)
这次调查进一步确认了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岛是“清国所属”。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井上馨特意叮嘱
山县有朋,不宜将日方秘密调查公诸报端,而要暗中进行,以免引起中方反对。
第三次调查结果是:1885年11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