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广场
美国对台军售伤害了谁?
作者:陈积敏 @ 2011-09-29
美国对台军售伤害了谁?
(2011-09-28)
9月21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向台湾出售一批先进武器装备,即为台“改装”其
现有F -16A /B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总额达58.52亿美元。这也是奥巴
马政府上台以来第二次对台售武。就目前而言,奥巴马政府对台军售总额已经达到了小布什政府的8成。
从其频度与力度上看,美国对台军售似有加剧之势。
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巨大障碍。现如今,虽然中国国家实
力明显增强,中美之间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但美国对台军售却依然如故,这其中的利弊得失值得细
细解读。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数次对台军售当中,虽然存在着各种国际政治因素的考量,
但更多的还是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在发挥影响力,而美国各大军工集团所形成的利益群体对美国国家政治
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显见,在对台军售当中,最大受益者是美国国内的军工集团以及这些集团在美国
政治机构中的代理人。
与对台军售的受益面相比,受损面则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具体而言,美国对台军售损害了美国
的国家形象与国际声誉、损害了中美关系的大局,尤其损害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
利益。
首先,对台军售是对美国国家形象与国际信誉的嘲讽。众所周知,1982年所发表的“八一七公报”
当中,美国政府明确表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
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
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然而,事实证明,美国政府的这种承诺仅仅是一张空头支票。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对台军售是对美国国际信誉的一种考验。在这份答卷上,美国得了负分。正所谓“人无信不立”,
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无信则衰”。从本质上来看,对台军售是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侵害中国
核心国家利益的粗暴行为,而通过数次对台军售行为,美国一再将自身塑造成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麻烦
制造者”。这种行为比美军“虐囚”事件给美国国家形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对台
军售行为是一种纯粹的政府行为,是美国政府对国际法和其他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的公然践踏。对于一
个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来说,缺乏最基本的国际信誉,无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维护必将撼动其霸权合法
性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台军售并不是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最优选项,而只是满足美国国内部分
利益集团利益诉求的一种手段罢了。可见,利益集团,尤其是军工部门对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巨大,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美国政府的决策,这再次验证了艾森豪威尔对于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担忧是
一种先见之明。另外,这种政治现象也表明,美国所标榜的自由、开放、透明的政治原则只不过是一小
部分利益集团进行政治操作的遮羞布而已。从这个意义来说,“山姆大叔”需要关心的不是一个远在亚
洲,和平发展的中国,而是其内部糟糕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日益混乱、狭隘的政治文化。
其次,对台军售伤害了中美关系的大局。前不久,在与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代表团的座谈中,笔者听
到一位美国学者抱怨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变得傲慢,这令美中关系更加复
杂,美国感到与中国这个债主相处越来越不容易。但是,实际上,中国在与充当世界霸主的美国这个债
务人相处时更为不易。对美国而言,这种不易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即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壮大,美国
那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受到不小冲击,“美 国 老师”和“中国学生”的惯性身份开始动摇,并在一定
程度上出现错位。从本质上来说,美国所失去的只是心理上的满足感,而非实际利益受损。但对中国而
言,这种不易则更多体现在承受实际利益损失这个方面:从经济层面来说,中国拥有大量的美国债券,
这些美元资产时刻面临着缩水的危险;从安全层面来说,美国一再对台军售,严重侵犯中国的核心国家
利益,置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于度外,置中国人民的切身感受于度外。事实证明,对台军售已经成为当
前中美关系震荡的主要因素。显见,这种行为无助于中美两国建立战略互信,无助于双边关系的稳定发
展。
最后,对台军售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无论台湾岛内某些政客承认与否,大陆和台湾同属一
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是无法抹灭的,两岸人民在文化上、传统上的血缘关系是不可能割裂的。美国对
台军售,从表面上看,台湾是利益获得者之一,但事实上,这种行为对台湾的伤害甚大,最明显的一点
是助长了台湾岛内部分台独势力的气焰。他们认为,只要拥有美国提供的先进武器,只要紧紧抱住美国
大腿不放,他们就可以与大陆相抗衡,并伺机走出法理“台独”的险棋。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两岸
之间缺乏政治互信的情况下,对台军售行为必然会造成大陆与台湾的“安全困境”,必然会引发大陆对
台湾未来意图的猜疑与警惕,这不仅影响到两岸走向政治和解的第一步,同时还将影响到两岸的经济关
系与文化交流。对台湾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因小失大”的短视行为。事实上,两岸实现良性互动才符
合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才是人心所向,历史大势所趋的正义之举。从近些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来看,这
种良性互动对于台湾是最有利的选择。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曾提出“外交休兵”和“活路外交”的新思
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陆善意政策的一种回应,从而缓和了两岸之间的紧张关系。与此同时,台湾
也获得了更大的国际空间,这是一种双赢的表现。再比如,两岸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这
也有利于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与融合。在这一系列互动当中,大陆与台湾都从中获益,而台湾则是其中
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对台军售破坏了这种有效的、有益的互动模式,这无助于两岸关系的积极发展,
不利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对台军售不仅是中国政府所完全不能接受的,也是
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所不能容许的。
针对美国的历次对台军售行为,中国政府都采取了反制措施,但效果差强人意。不可否认的是,从
实力上来看,中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但是从比较优势上来看,中国并非无计可施。因此,中国政府
能否运用手中的优势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如美国债券)、安全资源(如核扩散问题)来形成对美国的
反制之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与此同时,我们未尝不可以换一种思路,以釜底抽薪的办法来应对这
一困境,即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从经贸关系、文化关系到政治关系,从经济互信到两岸政治互信,实
现两岸的政治和解,从而消除美国对台军售的市场。毋庸置疑,这条路既充满艰辛,又存在诸多不确定
性,但却是一个值得去研究与探索的战略性课题。很大程度上,美国对台军售的终结一方面取决于中国
国家实力的增强以及运用这种国家实力的意志与智慧,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陈积敏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