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2000-12-02
荷
乔小苏
我爱荷。是那些古诗绝句将我领入这“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地,使我深深地为她着迷。
仲秋的一个假日,我来到紫竹院公园。当我望见水塘里的残荷时,我的心不禁颓然了。那
些被朱自清形容成“亭亭舞女的裙”的荷叶,在这一潭秋水之上,已是残缺不整,古铜色代替了她的
碧绿欲滴,“荷叶绿泉中,碧叶齐如规”的意境在这里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冷碧秋新水,残红
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的感觉。尤其是在堤岸上那些苍松翠竹的衬托下,水中的荷仿
佛显得越发颓败了。
是呀,残荷令人心碎。园中的游人们都纷纷聚向那些翠竹下留影,无意来理会这片残荷,
就连在这儿嬉戏了整个春夏的野鸭,也远远地避开了这洼颓败的荷塘。秋到此时,古人所吟诵
的“田田八九叶,败点绿池边,嫩碧才平水,圆萌已碧鱼”的春日荷塘已成过去;“荷叶罗裙一色
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夏日荷塘景色变成了回忆。想起人们常说的“世事沧桑”,我叹道:“如
荷。”
忽然间,一叶叶采莲船飘进了荷塘。船上的少女嘻嘻哈哈地玩笑着,伸手采摘下那一只只
亭亭玉立的莲蓬。更有身强力壮的男子赤膊跃入水中,在已显冰冷的塘泥中挖出像女孩儿胳膊一般
的嫩藕。个中的诗情画意盎然心头,使人一扫先前的颓然,不得不重新审视这荷塘秋色了。
“莲子房房嫩,葛蒲叶叶齐,共结池中根,不厌池中泥”,其实,古人似乎早已料到会有吾
一类心地狭隘之晚辈,特为颂秋荷之作以醒世。驻足细细品诗、品景、品荷、品情,顿觉豁然开
朗:荷那春嫩夏艳就是为了秋的生莲结藕,荷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秋。荷在为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的
同时,还在默默地为人创造着物质财富,而她对人却毫无所求。
秋天快要过去了。当冬季来临的时候,荷将在冰封雨裹中悄悄地隐藏起自己的生命。但
是,随着来年春天的到来,荷还要在如蓝的水面上露出尖尖的嫩角,在夏日里绽开娇艳妩媚的花
面,继而用生命孕育出来的果实去装点金色的秋天。
我爱荷,爱她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崇高品质;更爱荷那种不求虚华,默默无私
奉献的精神。
荷——花之君子也。
[评语]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荷花的赞誉美不胜收。无论是西子荷塘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
花别样红”,还是朱自清构筑的清华荷塘无尘无滓的纯美境界,都十分令人神往。而作者就是在夏
日荷塘的向往中宕开一笔,描写了秋荷的残败与寥落,这种对比的写法形成了视觉上荷感觉上的极
大反差,所谓先抑后扬吧。然而采莲人的欢声笑语,为秋日荷塘带来一派生气,作者的笔锋也陡地
一转,升华出秋荷的别一种人生况味:“荷那春嫩夏艳就是为了秋的生莲结藕”。也达到了先扬——后
抑——再扬的目的。全篇除了构思的巧妙、语言的典雅之外,我觉得可贵的一点,作者的悟(理)不
是直白地抒写出来的,而是在对荷的认识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所以写得灵,有深度,也很水到
渠成。(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