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区
中国互联网为何大洗牌
作者:苏北 祝海 @ 2000-12-02
有人说今年是我国网站倒闭年,有人说今年是我国网站并购年……
中国网站为何“大洗牌”?
苏 北 祝 海
互联网“大洗牌”说明什么?
9月29日,一场声势浩大的“首届中国互联网站拍卖会”在北京举行,有60多家网站拍卖,200
多家公司参与竞价,这标志着我国网络业从浮躁开始走向理性。
今春以来,网络业的并购案不断见诸报端,并购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先是小规模网站收购,像
人人网站接连收购了“奇迹”、“全景360”和“打折啦”;嘉德在线拍卖网站收购“网猎”等。紧接着重
量级的大手笔也跟进,先是李嘉诚旗下的超级门户网站Tom.com用1400万美元收购鲨威体坛和163
电子邮局。随即联想集团以2.9亿元入注在国内证券类网站中排名第一的赢时通。就在联想收购赢
时通前后,广东证券也收购了盛润2000。到了9月中旬,搜狐打出了其上市后最抢眼的一张牌,宣
布正式收购ChinaRen(中国人)网站,并同时宣称自己成为国内最大的门户站点。
其实,起初的小网络公司并购和后来的几家重量级网络公司加盟并购行列,可以说是中国网络
今年“大洗牌”的前奏。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位负责人事前就认为,从世界范围看,目前互联网和
网络经济都处于盘整阶段。此时出现并购和重组风潮是一种必然。有实力的网络公司会选择收购相
关网站,以迅速扩大业务;上市遥遥无期但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公司将会寻求资本支持,出让部分股
权,另一些网站则急等着被有实力的公司兼并。我们看到此次北京拍卖会成交情况也证实了这一
点。拍卖涉及了网站域名、网站整体、网络企业部分或全部股权、网站技术或产品、网站栏目或栏
目经营权以及栏目部分所有权等。
新网络时代为并购潮推波助澜
从北京首届网站拍卖会情况来看,进场的卖家80%是从事简单的内容服务并且没有传统产业基
础的综合类网站,出让的金额最少的只有十几万元,如果不出让或尽快拍卖掉的话,它们将会“无
疾而终”,尤其是被人们称之为新网络时代的悄悄来临,对那些服务内容单一、资金实力单薄的小
网站来讲,不但是一场灾难性的冲击波,而且将迫使中国企业再次作出重大战略调整。
宽带网络浮出水面。近日,美国在线宣布以1640亿美元的天价并购时代——华纳集团,表明世界
网络正在进入自身发展的新阶段,也预示着宽带网络技术即将浮出水面。这是以微软、CISCO、
3COM等一批知名公司及10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投入为主体,聚集巨额资金和人才精英,全力开
发,增加网络带宽,提高网络速度及负载能力,尽快改变互联网拥挤不堪、漫长等待无法随心所欲
冲浪局面的一次大行动,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调制解调器收发数据的速度是每秒56千比特,
这是大多数家用计算机上网速度的极限,而随着高速度宽带技术的出现,网络运行的速度将比现在
快几百到几千倍,通信、信息和娱乐行业将完成深度融合。网络与电视合二为一,实现实时动态图
像传送,电视观众可以在屏幕上打开窗口,也可以随时查阅有关导演、演员的丰富信息,更可以随
意点播任何一部电影,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在遥远的观光胜地作三维虚拟旅游成为寻常之事,用
户化的新闻可以直接送到厨房墙壁的显示屏上。
“昊波平台”有线联网。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与电信之间的竞争被形容为“巨人之
争”。早在80年代末,有线电视就开始介入网络产业。有调查表明,大多数消费者说,如果电信部
门能够提供娱乐服务项目,他们就不需要使用有线电视;如果有线电视能够提供电信服务,他们就
不需要使用电话。山东淄博市在我国利用有线电视光缆提供电信服务开了先河,但由于受行业垄断
影响,目前只能维持现状,面对这个有着巨大商业利益和发展潜力的领域,全球性的竞争将会非常
激烈。中国信息产业界正在积极投身寻求对策,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近推出的“昊波平台”计
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的。据介绍,“昊波平台”是一个包括电缆、电话、卫星、移动通讯的全
社会公共信息的应用平台,并且分为两步实现社会的全面信息化。第一步,通过建立光纤电缆混合
网络的应用平台,为用户端提供各种娱乐和通讯信息服务的处理终端,开设数字视频广播、准视频
点播和数据信息广播等业务,提供视频会议、电视购物、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和远程
监控等灵活多样的综合服务。第二步,它将通过建立跨平台的集成系统,实现各种传输信息的相互
集成和信息共享,进而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化服务。目前,数源科技投入巨资,与安徽有线电视
台组建网络公司,正式启动“昊波平台”计划。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已达1亿用户,实际入网户
数突破8000万,成世界第一,全国联网后,将会发展成最大的有线互联网,届时,电信和有线网又
将不可避免展开一场“生死抉择”。
网络转型为并购又火了一把
前两年的“网络热”带来了今年网络公司的“并购热”和“产权交易热”。据来自上海产权交易所的
消息表明,今年上半年,该所共成交20宗网络公司的产权或股权交易,买卖总金额达5亿元,“网络
经济”仍显巨大魅力,20宗交易平均每笔达2500万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20宗交易原先账面资
产总计不足7500万元,而收购总价却达到了2.5亿元,这些收购企业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大集团,如
上实联合、联华超市、大众交通、紫江企业、漕河径开发区、海虹控股、浙江广厦等,这些大的收
购行为并非只是资本市场概念的炒作,而是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大多是传统企业利用收购网络公
司来实施电子商务,可以看出,“网络转型”已成为传统企业迈向“新经济”的一大重要步骤。
圈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当今网络公司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被收购似乎成
了网络公司实现资本快速增值的最有效途径,同时,1999年我国风险投资的重点也在发生变化,以
前主要是投门户网站,现在已转向有稳定扎实产业背景但尚未“触网”的传统产业,也就是业内认可
的“鼠标+水泥”的模式。
并购热能带来美好的明天吗?
今年可以说是互联网的“大喜大悲”之年,从年初的气势如虹到年中颓态初现,直至如今在美上
市的四大网站股价齐跌,国内各家公司的并购联合也风生水起,一个个网络新贵成了昔日黄花,而
网络并购才刚刚拉开大幕,并购后的网络能否有一个好的人气、财气呢?对此,人们需要有足够的
耐心拭目以待。
并购可实现网络经济的“优化组合”。在网络的革命性功能无可置疑的今天,网络经济的发展特
别需要具有敏锐眼光和谨慎思维的战略投资者。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投机的繁荣带动起真正的经
济繁荣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19世纪30年代英国铁路的投机性繁荣所带来的是40年代初期许多最早
建立的铁路公司的倒闭,在此之后,铁路的修建才变得轰轰烈烈,有利可图,汽车业的发展也同样
经历过这样的一个阶段,2400多家企业倒闭或被吞并,而三大公司却脱颖而出,成为汽车业的龙头
企业。为了应对潜在的竞争或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通过并购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在企业界并不
鲜见,例如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盈科数码收购香港电讯,通过整合双方在不同领域的优势资
源,取得对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地位。搜狐收购ChinaRen后,两家一合并,每日的页面浏览最高
达4400万,注册用户达780万,这一数字远远超过新浪和网易而成为国内第一门户网站。
并购是后来者迅速进入的有效途径。对于一些实力雄厚而又在电子商务方面很有抱负的传统企
业来说,这是一个进行大规模收购的难得机遇,这将使它们用很少的成本就使自己的企业在电子商
务方面有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后来者更是天赐良机。最典型的就是Tom.com和FM365,
一个后台老板是李嘉诚,一个背靠联想集团,它们有资金、有实力,但由于进入时间晚,与先行者
如新浪、网易、搜狐等拉开了一段发展距离,这次通过并购有可能出现“后发制人”的效果。
并购能为网络盈利创造有利条件。现在,有没有多样化的收入来源,能否盈利已成为衡量网站
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随着网站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残酷,投资者不再关心什么页面浏览率,在他们
眼中只有利润两字。因此,无论到什么时代,一个不能盈利和创造价值的网站迟早是会倒闭的,尽
管并购可奠定盈利的基础,或许也能铸造一种盈利的模式,但那只是个基础和模式而已。因为我们
看到,很多新兴的网络公司并非新兴的企业,说穿了只是股市的投机者而已,即使他们有商业计
划,也只是寻求上市或被人收购,完全不是创业,这些“垃圾”网站从创办开始就注定要走向自然消
亡,但愿并购不要成为“垃圾”+“垃圾”的游戏。
有资深人士这样形容说,投资网络公司,两年前是闭着眼投放;一年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投放;去年年底,是两眼都睁开投放;现在是两个眼都睁大了投放。这段话,也许是对中国网
络“大洗牌”最好的注释。
《大地》 (2000年第二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