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大师
中国文化艺术的硅谷在哪里
作者:王彬生 @ 2000-12-03
中国青年报 2000年12月3日 星期日
中国的文化艺术硅谷在哪里
王彬生
对曾经热闹一时的圆明园重修与反对重修的争论,我以为只是停留在文物的层次上,主张重修
与反对重修应当说都有一定的道理。在两种观点当中,我认为,反对重修派的现实意义太少,你反
对修,要保留现状吗?圆明园的现状是,一半是杂耍游乐场,一半是垃圾物,你所想要的苍凉、悲
怆之感、肃穆的凭吊感、沉重的历史感,这种意境和价值,只有在个别地方(大水法等)还有一
些,绝大部分区域已无处寻找,它已经彻底地成了一个历史上的文化“楼兰”区域。
其实,反对重修的人进入了一种理念上的误区,总想把历史的幽灵在现实的残垣断壁中找到一
丝丝感觉。事实上圆明园几百年的历史已经永远地写入了中国历史。哪怕现有遗址被洪流卷走,这
种历史信息回荡在炎黄文化的血液里,不是用物的东西能比拟的。圆明园问题的本质是一种历史的
精神现象。它不依物的变换而改变。反对重修的观点把圆明园遗址与罗马的竞技场、元老院、希腊
神庙、断臂维纳斯放在一起比喻,这是没有可比性的。那些东西只能和兵马俑一类的文物相比。圆
明园之大和现实意义根本不是一般文物所能比拟的,在这一点上把圆明园比作一般文物是不妥
的。
但是笔者的观点并不是停留在“盛世修园”和旅游开发上。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就像计算机的软
件与硬件。北京的中关村地区要建成中国的现代科技硅谷,那么,中国的文化艺术硅谷在哪里?这
一设施的硬件本身在哪里?是故宫、黄帝陵、兵马俑、长城吗?是现代的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
吗?于是,我想到了圆明园。圆明园几百年兴衰史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缩影,在这里建立东方大学
区是最积极的保护和利用,是中国文化艺术硅谷最好的载体。在此进行的将是崭新的文化艺术活
动,将给圆明园遗址注入活的灵魂,显示出勃勃历史生机。中华文明的大风车要在这里转动起来,
旋转出新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文化的凤凰涅槃。要让千万的学子在这里修炼,感悟民族文化的真
谛,成为东方文明复兴的文化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