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广场
“父女同日辞职”背后的“冷思考”
作者:倪洋军 @ 2013-04-23
“父女同日辞职”背后的“冷思考”
2013-04-24浏览 7966 次
据大众网官方微博消息,因女儿韩寒25岁担任镇长而广受质疑的济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韩东亚
已于昨日辞去现职。同一天,韩寒也辞去了镇长职务。目前,济宁市仍在就此事进行调查。(2013年4月
23日中国新闻网)
据媒体之前报道,山东金乡县鸡黍镇一位名叫韩寒的25岁女镇长4月15日被网民举报,称其升迁得益
于父亲“济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韩东亚”,于是,“从科员到镇长只用了三年时间”。金乡县委宣传部
证实消息属实,韩寒的父亲确是济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韩东亚,但她的任职经历均符合国家干部任免的
相关规定,此次担任鸡黍镇镇长亦是“高票当选”。由于有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光环”罩着,一个
年仅25岁的“官二代”从科员到镇长只用了3年时间;而由于女儿的火线提拔被网民举报后而使得父亲与
女儿竟然奇迹般地“同日辞职”。如此的“见光死”很值得我们深思。
特权思想作怪。坊间有云,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原本是与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严重背道而驰的,但
是,现实中类似于前文提及的这位年轻女镇长的“升迁史”却屡见不鲜。尽管从干部任用的“程序”方
面来看,那是绝对符合,这位女镇长也是“高票当选”上的。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任何人为痕迹或拉
票贿选之嫌,但是,让老百姓难以接受的是,如果不是因为有着身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老子,不
用说三年能从科员“速升”为镇长了,对于普通群众出身的一般工作人员,估计最快也要五年以上。而
作为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对于女儿的“火速提拔”不可能全然不知。退一万步讲,这位“父亲”对自己
的女儿升迁可能真的没有打过任何招呼,完全是凭其工作能力和实绩等各方面突出表现而走上镇长之位
的,而在官官相卫、媚权恃权的官场,恐怕其一个电话都不打,也会有“下面”的同志帮着“安排”得
有条不紊。因为“下面”的同志对于市委组织部的领导还是“敬畏”有加的。因此,官员的特权思想不
除,官场的媚权心态不消,类似的“火箭提拔”、“火速升迁”乱象还会接二连三发生。
制度落实走样。干部年轻化,是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和方向。但是,年轻化不是唯年龄论,更不允
许在其间夹带任何人为因素和附带条件。换言之,必须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落
实。应该说,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很健全、程序很规范、条件很明确,关键要发挥好制度管人、管事的
作用,而不能将制度束之高阁,任凭权力绑架制度,让制度戴着“脚镣”跳舞。类似的年轻干部提拔之
所以会屡遭质疑,或“见光死”,起码说明或暴露了一点,那就是,年轻不是错,提拔任用年轻干部也
不是不可,而错在有关方面没有认真领会并坚决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精神,未能切实做到“坚持
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群众路线搁浅。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干部工作中,坚持贯
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做到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同时也是“立党为
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度的重要保证。干部能不能上、该不该提,当地干部群众
应当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前文提及的这位25岁女镇长尽管也是“高票当选”,但其中的“含金量”值得
商榷,其中群众路线也肯定有走样的地方。而其“父女同日辞职”就显得更加蹊跷,是迫于压力,还是
缓兵之计,后续的群众监督能不能及时跟上,都是未知数。因此在干部工作中,尤其在提拔使用年轻干
部上,一定要落实好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提升
社会公信度,提高群众认可度,也才能避免干部任用的不正之风。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网民举报、网络反腐,已经逐渐成为了党政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及反腐
倡廉的有力推手。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一些干部也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不法行为买了单。应该说,
“父女同日辞职”是网民举报、网络反腐的胜利,但绝不能止于辞职,后续的相关调查以及结果的及时
公开仍然要跟进。同时,还要深刻反思政治生态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规则”
或不正之风,并拿出壮士断腕和刮骨疗伤的勇气,让正义之剑真正发挥威力,从而实现干部清正、政府
清廉、政治清明。千万不要出现“父女同日辞职”后“父女同日复出”的闹剧。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济宁25岁女镇长与父同日辞职 父亲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