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岛
防盗经济现象引出社会话题
作者:国 标 @ 2000-12-03
“防盗经济”现象引出话题
国标
经济学家钟朋荣指出,消除“防盗经济”现象,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失业人口
的就业和吃饭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钟朋荣最近接受记者专访时称:眼下防盗门、防盗窗卖得很火,
防盗产品的广告铺天盖地,在城市、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防盗设施。这种“防盗经济”现象
的出现,说明社会缺乏安全感。钟朋荣分析,“防盗经济”现象的背后是小偷太多。而小偷的滋生,
根源于城乡失业人口的增加,社会的财力有限,用于防盗的钱多了,用于积累和消费的钱势必就会
减少。“防盗经济”是一种畸形的、不健康的经济现象,不仅有损国家形象,而且阻碍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他指出,消弭“防盗经济”现象,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失业人口的就业和
吃饭问题。首先,要进一步为民营企业“松绑”,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钟朋
荣说,“如果把中国的'公章'减少80%,把民营企业增加80%,中国的失业问题就有望解决。”他
认为,政府要提高效率,降低门槛,打破禁区,在外贸出口、贷款担保、上市融资、市场准入、税
赋负担、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扶持和倾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
以机制灵活胜出一筹;中国加入WTO之后,民营企业要与跨国公司———“外国的民营企业”掰手腕、
比高低。政府要尽快把上市融资、外贸出口等“武器”交给民营企业,增强其竞争力,帮助它们到海
外找订单、拓市场,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使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队”。此外,
应以法律形式,承认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鼓励民营企业家进行“二次创业”;以西部大开发为契
机,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在温州、台州等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创办小型的、地域性
的股票交易所,让规模大、档次高、实力强的民营企业就地上市,加速发展,增加就业,并为民间
投资提供渠道。第二、扶持非正规经济的发展,为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创造宽松环境。对那些规
模小、收益低的夫妻店式的个体经济,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可采取“一不办照、二不纳税”的特殊政
策,“扶一把,送一程”。这种非正规经济(我国一直称“地下经济”)在欧美许多国家大量存在,有
的国家比重甚至高达30-40%。第三、放宽出入境限制,扩大劳务输出。我国劳动力占世界20%之
多,受观念和体制的束缚,我国劳务输出规模很小,不到世界劳务总输出量的0.5%。我国劳动力
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力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不必担心“人才流失”。应该借鉴东南亚国家的做法,放
宽出入境管理,让更多的人到国外去找“饭碗”。这不仅可以减轻国内就业压力,还能增加外汇收
入。第四、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鼓励一批老百姓(包括东南沿海的有钱人)到西部种草植树。
政府可实施谁投资、谁绿化、谁拥有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政策,鼓励人们到西部进行长期开发。这
样,可以把闲置的劳动力和民间资金转化为草原和森林。钟朋荣强调,钱要花在刀刃上,国家的财
力和资源有限,谁最能创造财富、最能创造就业岗位,国家的政策就向谁倾斜。